联类比照,以诗教诗
2009-03-27王幼娟
诗词鉴赏过程中,读者的想象与联想是进入诗词意境的前提。朱光潜说:“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甚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美备。” 联想与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必要因素,也是诗词鉴赏中必备的一种能力。除此之外,读者还需有效的鉴赏方法,这里,笔者介绍一种诗词鉴赏法,即“联类比照”,所谓联类,就是联想同类的,它可以拓宽诗歌的时空领域,由此诗及彼诗,在某一个点上产生共鸣。所谓比照,就是对比,或此诗与彼诗的正反对比,或诗词意蕴层次的深浅对比等等。简言之,就是教师以诗教诗,使学生能以诗学诗。
在学生对诗歌作品体验感悟比较深入的情况下,教师可启发学生联想,即不囿于一首,推及其他,联类比照,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温故而知新;扩大阅读,拓宽视野;映衬对比,加深认识等等。这样以诗教诗,以诗学诗,对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是大有裨益的。下面具体介绍几种联类比照的方法。
一、同一作家作品的联类比照
1. 同一时代背景下作品之间的比照
文学作品都是在特定的时代产生的,鉴赏诗词作品就一定要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作品的创作背景。这有助于理解诗词作品的思想内涵。学生在学习时,可对同一作家同一时期的作品进行联类比照。
如被誉为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经历了大唐帝国由盛至衰的历史阶段。他经历过坎坷的人生道路,卷入过战乱的漩涡,又长期沦落下层。但他能够深深扎根于现实的土壤,以天下为己任,宁苦身以利人。写出了许多深刻反映那个时代,堪称“诗史”的重大篇章。在教学他的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笔者用多媒体展示了诗人的经历及创作背景,在领悟了诗歌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后,请同学们就此诗的创作背景,回忆学过的杜诗中描写安史之乱给人们带来灾难的有关诗句。学生列举《石壕吏》中“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请从吏夜归”;《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为了配合学习,笔者还引进了许多诗作,如《咏怀五百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月夜》中“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以及《北征》《三吏》《三别》《兵车行》等。通过鉴赏和比照杜甫在同一时期所写的许多诗作,学生们对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对杜诗意蕴的体会更形象更丰满。这样整堂课以诗教诗,以诗学诗,师生沉浸在诗的氛围中。学生受到诗中意境的感化,诗中语言的熏陶,在学诗中提高了认识,愉悦了身心,得到美的享受,并拓展了视野,提高了鉴赏能力。
2.不同时期作品之间的比照
诗人个人的生活经历、所处的社会环境,乃至于创作风格、创作背景,甚至于同一个诗人不同时期的创作等,都是有其个人特点的,表达的情感也各不相同。针对这钟情况,我们可以运用比照法,来赏析其不同时期所创作的诗歌。
如辛弃疾曾在抗金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其诗词或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所以在教学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词以寄之》一词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了解诗人的这段人生经历及创作背景,使学生能深入了解辛弃疾壮志未酬的苦闷。同时引导学生课外查找有关辛弃疾的其他诗词,以便于联类比照。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教师可抛出这样的问题:辛弃疾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加上政治上遭受的压抑,使他创作了许多表现英雄之才、忠义之心和刚正之气的词,你知道哪些呢?学生们肯定会联想到他在《满江红》中“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的壮志豪情;联想到他在《贺新郎》中“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坚定信念;联想到他在《菩萨蛮》中“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的悲愤痛苦。这样通过诗人在不同时期所创作的作品的联类比照,学生们不仅扩大了阅读量、拓宽了视野,而且对诗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个热望恢复祖国河山、英雄失路、有志难成的爱国词人的形象就跃然脑中。
又如在教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诗时,为使学生能准确把握诗人在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笔者就拿李白的另一诗作《上三峡》来进行比照。《上三峡》中“巫山夹青山,巴山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两诗成了鲜明的对照:下江陵轻舟如飞,一日千里;上三峡行舟缓慢,三朝三暮。这一快一慢,是诗人境遇不同所致。诗人被流放上三峡,满心愁苦路途艰难;遇赦免下江陵,喜出望外,一路顺风。逆境时的苦闷与顺境时的欣喜正反对照,使学生能较好地把握诗歌的意境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不同作家作品的联类比照
1.同一意象的诗词作品之间的比照
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往往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不同作家对同一意象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读者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再由此诗的意象联想到彼诗,进行比照,深入领悟诗人的情感。而有些景物在古典诗歌中频频出现,已形成特定的内涵,一提到某一意象,会让人想到某种情感。
例如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时,学生吟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体会着苏轼深沉的思乡怀人之情。再看月亮的形态及其变化,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钩,残缺不全。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宁静的月夜里,沐浴着清幽柔和的月光,人们很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离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绪常常飞越空间,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亲人、朋友。学生已沉浸在月的优美意境中。此时适时引导学生联想其他的咏月诗,在意象上比照。学生马上就列举出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便从心头油然升起了,诗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学生又联想到“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其他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学生又找了许多,并争相竞答,每个人都兴趣高涨。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南宋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等等,真是举不胜举。
当然,由于作者心境不同,在不同的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表现出的意蕴也往往不尽相同。再引导学生联想其他以月为意象的诗词,并与原先找出的诗的意蕴进行比照。学生不难发现古诗词中月也可以用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因此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又成了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学生列举了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联,这是一幅多么幽雅、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啊!在这里,一切都显得自在安然、新鲜活泼,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水间的飘逸情怀;又如王维的《鸟鸣涧》中“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月亮以动态的形式出现,一个“惊”字打破了宁静,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在这夜静春山空中,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再如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苏轼的“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和子由中秋见月》)和“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前赤壁赋》)等。千百年来,诗人们对明月倾注了不少感情去歌咏她!情由景生,景由情变。人心爽好,景色就美;人心黯然,景也灰暗。面对亘古的月亮,不同的诗人,不同的环境,各有不同的感受,都把自己独特的感受写出来,绘景寓情,便有不同的吟月诗词。所以教师在鉴赏分析诗歌时,可以抓住诗歌的意象,联类比照,不管意象传达的是同类的意蕴,还是不同的意蕴。只要由此及彼,就能达到以诗学诗的目的。
2.同一情感的诗词作品之间的比照
诗歌的立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所在。许多作家虽然创作风格不同,但诗中所流露的情感主线却是一致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运用联类比照的方法。
如在赏析柳宗元的《江雪》一诗时,笔者又拿张志和的《渔歌子》作比照。先以相关的知识作铺垫,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展开讨论,学生也比较顺利地辨出两者的异同:写得都是渔夫独钓,两个“渔夫”都对现实不满。但《江雪》中表达的是“孤舟蓑笠翁”无言的愤怒,冷峻蔑视社会现实的孤高与倔强;《渔歌子》中表达的是逃避现实,在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悠闲自在。这样,学生不仅在映衬对比中领悟了诗歌的思想感情,更是深刻地理解了诗歌的主旨。
而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多彩,不容易把握。归纳一下,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有: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思乡怀人、送别等。在教学中,遇到抒发忧国忧民思想感情的诗歌,我们就会联想到《泊秦淮》《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遇到抒发理想壮志的诗歌,我们会联想到《行路难》《望岳》《登飞来峰》《观沧海》《己亥杂诗》。遇到抒发喜悦赞美情感的诗歌,我们会想到《钱塘湖春行》《西江月》《秋词》《如梦令》。遇到抒发离愁思乡的诗歌,想到《相见欢》《夜雨寄北》《秋思》《黄鹤楼》《渡荆门送别》《使至塞上》……运用联类比照,把此诗与彼诗紧密地联系起来,既让我们明白了它们之间共同的意蕴,又让我们挖掘了它们的同中之异,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以诗学诗。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教学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手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联类比照、以诗教诗这一艺术手段的运用应该大力推广。当然,要把众多的诗篇引进课堂,这对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熟悉并掌握教材中所列诗篇,还需了解学生课外接触诗歌的情况;其次教师要广泛阅读古今诗词,并丰富生活内容,在各种活动中收集、积累诗歌材料;再则在教学中应拓宽引进诗歌的选择面。各种体式的古今诗词,教师自创的都可以。所选的诗歌,可作导入新课用,也可作中间穿插用,更可作结尾收束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引进的诗歌必须服从一条原则,即要有利于本篇诗歌语言的教学,做到适时、必要、健康。若偏离这条原则,就会跌入庸俗、低级的泥坑,与教学艺术的追求背道而驰。总之,教师应从自身的特长爱好出发,结合学生实际,加以创造性运用,求活泼、求趣味、求新鲜。创造性地搞好以诗教诗、以诗学诗,来激发学习兴趣,拓宽思路,加深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王幼娟 宁波市十五中学实验校区315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