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设计
2009-03-27杨传达
一、情境教学的界定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书先生灌输式的教授方式在中国延续了千年之久,这种现象的出现不可否认同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有很大的联系。如今中国千百年来的封建制度的影响虽然已经减弱,但在教育领域内起的消极作用仍然不可忽视,现在的教育中还存在着“教师教是为了应考,学生学也是为了应考”的观念。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这类现象。本来充满感情内涵的小学语文课,被一些枯燥的词语解释、句子理解、机械地背诵取代,使得小学语文教学显得呆板、烦琐、枯燥,而且效率不高,由此也压抑了小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最早的创设情境以提高教学质量,使情境教育成为教育学上的概念,始于杜威的思维教学。杜威认为,“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在他看来,如果没有思维,那就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因此,学校必须提供可以引起思维经验的情境。杜威提出了在当时影响较大的“教学五步”法,其中明确提及“教师给儿童提供一个与现在的社会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情境,使儿童有准备地去应付在情境中产生的问题”。可见在很早以前,情境教学的概念就存在了。杜威提到了情境必须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情境设计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随着改革的大潮的到来,我国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口号,而在语文课程方面也提出了“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情境教学对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情境教育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的教育专家李吉林认为,情境教学是“从情与境、情与辞、情与理,情与全面发展的辨证关系出发,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情境“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儿童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是“人为创设的教育情境、人际情境、活动情境、校园情境”,“渗透着教育者意图”,“使儿童的生活空间不再是一个自然状态下的生活空间,而是富有教育的内涵、富有美感的充满智慧和儿童乐趣的生活空间”。在她看来,“情境”是在教学和教育过程中创设的“有情之境”,是一种人为优化的典型环境。所以运用到教学中的情境就是在教学这个过程中,教师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组织和使用各种教学技术、教具和教学辅助材料的一个过程。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情境教学,使儿童身心愉快,情感丰富,有效地发展了儿童的认知能力,语文基本功扎实,没有过重的学习负担。
心理学中认为情境是对人体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情境在激发人的某种情感方面有特定的作用。学术界对情境教学作了多种定义:教育专家李吉林认为,情境教育是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即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感情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展开,让学习者的情感生活参与认知活动,以期待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 还有研究者把情境教学定义为在课堂教学条件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操作和联系需要,创设以模拟真实情况为主要特征的人为情境,让学生扮演情境中的不同角色,从事指定的活动以达到预定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还有学者认为,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的一种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情境教学可以作如下定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形象或者其它手段,来创设氛围,将教学内容和情景相融合,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智能水平和学习效果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情境设计是情境教学的具体方式和手段,情境设计着眼于创设一定的情境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能更好地进入课堂进入角色,更好地达到情境教学的目的,情境设计是实现情境教学的必要途径,情境教学得以进行情境设计起了必不可少的作用。
二、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情境设计的教学原理
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可以为教师定下一则金科玉律,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在感官的眼前。” 夸美纽斯的这个教学原则,是符合认识从表至里、由简到繁的规律的,对于儿童尤其重要。认知学习理论中的建构主义代表皮亚杰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强调学生的社会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还指出:教师要为学生设计情境性的、多样性的学习情境,要帮助学生利用各种有力的建构工具来促进自己的知识建构活动,由此可见,教师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建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还体现了直观性原则,把抽象概括的知识通过创设情境,具体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启发学生眼睛看,嘴巴读,大脑想,调动生活经验或已有知识的积累,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形象、情境。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早就指出,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皮亚杰把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阶段分为四个阶段,其中2到7岁的儿童处于前运算思维阶段,以表象思维为主,思维还具有不可逆性。可见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与面前的具体事物或其生动的表象相联系着,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形象性。小学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 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情境设计,是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创设情境可以把一些抽象概括的东西转化为具体形象的知识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从而掌握那些抽象概括的知识文化,因此情境教育在小学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汉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语,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精华,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要学好语文。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可以说在小学阶段,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是学好其它学科的一个基础。而它不仅是学习的工具,认识的工具,还是思维的工具,表情达意的工具。不但具有实用性,而且对于提高人们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有着特殊作用。这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学走“以情为中心”的道路,可以使小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了解语文,应用语文。语文教学从字面上来理解是对语言文字的教学,而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情境设计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抽象的语言文字知识。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教师一味地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座位上懵懂地听着那些抽象的概念,手里记着教师嘴里说出来的枯燥而难以理解的笔记。整个课堂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只是扮演着听众的角色,没有真正地融入课堂,没有发散他们的思维,所以他们所学到的只是教师机械地灌输给他们的知识,从他们自身来讲未必有真正的收获。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应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等个性品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整个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充当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所以,情境设计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有利于学生迁移知识并开发多种智能,促进全面发展
多元智力理论的创始人加德纳的理论认为,教育的直接目的就在于培养受教育者具有“真正理解并学以致用的能力”。小学阶段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开启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之门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般是以语言、数字和图画这些符号系统来达到教学目的,但是长期以来,这些符号教学显得单一、枯燥,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普遍感到乏味,知识传授显得死板。而且由于小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可能并没有真正掌握技能。小学语文课程中,课程目标以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三个维度,三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在新课程标准下,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要求知识和能力的并重。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寻找思维关键点,创设丰富多元的情境,打破旧模式的界限,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并发展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提高多角度思考的水平和发散思维能力。
(二)有利于课堂更接近生活,更易于学生接受知识
小学生所了解的生活应该是他们实际所熟悉的,所接触的东西。学习应当和生活相联系,否则没有明确的目的,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而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往往使学生只懂得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书本、课堂、考试中的问题。很少会关注语文知识所联系到的实际生活的经验。而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应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把语文书本上的知识同实际生活中的情景或者经验相结合。我们知道真实的情景与单一的教材是不一样的,它是复杂的、多元的、丰富的。这样的情境教学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认识,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达成,使学生真正地做到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三)有利于激发学习主体的积极性,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只有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吸收、内化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小学生课堂注意力一般不能完全集中,特别在传统的课堂上,语文教学只是教师一味地传授,小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处于被动状态,此时的学生就显得反应消极、呆板,甚至有的学生的思维会完全脱离课堂内容。但是如果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学生在面对一个个鲜活的情境时,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中。置身于鲜活的情景中的学生很容易产生探求知识的热情,解决问题的愿望,以及相应的责任感和主体意识,学生可以主动地搜集、筛选、分析、评价和吸收甚至开发信息。这种学习过程极大地张扬和肯定了学生的个性,并促成了教学的良性循环,学生更愿意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杜威.杜威论著选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2]李吉林.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A].李吉林文集(卷一)[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郭亨杰.论情境教学的心理内涵[J].中国教育学刊,1998,(05).
[4]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杨传达 江苏 宿迁学院教师教育系22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