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治疗贵在个体化

2009-03-27

糖尿病新世界 2009年1期
关键词:糖尿病人终生胰岛

导言

本刊2008年第12期《走在国际前沿的糖尿病专家》——访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朝阳糖尿病医院王执礼教授一文发表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数以千计的读者朋友给本刊和王执礼教授来信、来电,咨询糖尿病防治的相关问题。限于问题多种多样及糖尿病的问题专业性强,我们很难做到一一回复作答。应广大读者的强烈要求,本刊请王教授就读者所提出代表性的问题,给读者朋友做系列解答。

患者问:

我是一名糖尿病病人,今年37岁。我在单位组织体检中发现血糖高,空腹7.6mmol/L,餐后2小时12.0mmol/L,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我现在视力有所下降,血压有些高(140/90mmHg),体重偏胖,身高170厘米,体重82千克,请问我还要做哪些相关检查?现在很多媒体上广告宣传一些降糖药,宣称可以根治糖尿病,这是真的吗?请问我该采取哪些科学治疗方法,以取得较好效果?

王教授:

糖尿病是终生性疾病,目前还没有彻底根治的办法,而要终生治疗,但终生治疗并不意味着终生用药,糖尿病能否实现不必终生服药,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这些生理性疗法,也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方法。有些病人经过及时科学、系统的保护修复胰岛细胞综合治疗后,胰岛功能得以较好恢复,可以在不依赖药物,仅仅靠运动和饮食疗法就可达到平稳控制血糖的目标。这样的治疗办法,不仅经济节省,无毒副作用。而且还可预防和避免并发症。这是糖尿病人最为理想的治疗方法。这就是“糖尿病人可不必终生用药”的科学涵义。

应用个体化治疗方案

糖尿病得到很好的治疗,其关键要体现个体化的科学合理治疗,即针对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和发病特点,应用符合其本人的特点的针对性很强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千人一方既不能取得好的临床效果,又可能会造成对机体的危害。

对于占10%左右的1型糖尿病人来说,要终生给予胰岛素替代治疗,同时根据其生长发育、营养、活动量等情况,采取饮食、运动、药物等综合疗法,使其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从而尽可能避免并发症对机体的危害。

对于占糖尿病发病人群90%左右的2型糖尿病人来说,如果给予及时、正规、科学的医学干预,可有相当部分的2型糖尿病人群有可能不必终生用药,仅靠科学运动和科学饮食这种生理性的治疗方法,就能实现满意控制血糖和病情的目的,既避免了长期用药带来的生活不便或因长期口服降糖药造成的肝、肾损害等并发症,又能实现高质量生活和长寿的目标。

部分胰岛细胞可被修复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有相当一部分是胰岛细胞功能受损,但胰岛细胞受损并不意味着细胞坏死,在受损伤的细胞中,有部分是有可能被修复的。也就是说有些病人经过及时、科学、系统的保护、修复胰岛细胞的综合治疗后,一些病人受损伤的胰岛细胞得到不同程度的修复甚至不同程度恢复功能;使高质量的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增多,胰岛素受体活性增强。这样,不仅血糖能维持在满意水平,而且还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糖尿病分轻、中、重三类

在临床上,还根据病情轻重将糖尿病分为轻、中、重三类。轻型糖尿病,即仅见血糖轻度升高,无并发症或并发症较轻,属胰岛功能损伤较轻阶段。中型糖尿病,即血糖较高,出现一个及多个并发症,属于胰岛功能损害较重阶段。重型糖尿病,即血糖非常高,并且血糖波动较大甚至常在小于3.1 mmol/L或大于20.0 mmol/L之间波动,属“脆性”糖尿病阶段,此阶段并发症较多且病情严重,病情难以控制,病人往往可因并发症致残致亡。此阶段亦属胰岛细胞严重衰竭阶段。

轻、中型病人有望修复胰岛细胞

对于轻型和中型糖尿病人,其治疗目标不仅要平稳地控制血糖,而且还要最大限度地修复其已受损伤的胰岛细胞,争取能使其得到不同程度的修复,人体的糖代谢紊乱状态就会得以很好地纠正。这些糖尿病人是有可能不必终生用药的(即可不必须终生使用药物治疗,仅应用科学的饮食和运动疗法)。对于重型糖尿病人来说,其治疗目的关键在于控制血糖,使之平稳,控制并发症的进一步发生发展,避免因并发症致残致亡。

个性化治疗方案

针对你本人情况如能及时采取 “保护胰岛细胞综合疗法”,虽然你的糖尿病不能根治,但是你是有可能不必终生服药的。

1. 你今年37岁,又是初患糖尿病,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也不是很高,且尚无严重的自觉症状,这说明了你的胰岛功能损害程度可能不是很严重,初患糖尿病病人如能早期系统检查、系统治疗,修复受损伤的胰岛细胞,并使之不同程度的恢复功能,避免、阻断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你不必终生服药是有望可能实现的。

2. 需要对初次就诊的患者做尽可能详细的检查,比如胰岛细胞功能等,以便早期发现重要脏器的急慢性并发症情况,以便根据情况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方案。同时,在治疗中要考虑药物间的相互影响,要尽量避免使用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的药物。

3. 你已确诊为糖尿病病人,并且同时有高血压和高体重的症状,这符合“代谢综合症”的诊断标准。代谢综合症的患者一般伴有胰岛素抵抗而产生的高胰岛素血症,而高胰岛素血症产生的血管内皮炎性因子,可对血管内皮造成损伤,而产生大小血管和脏器的并发症。高胰岛素血症也会进一步损害胰岛素受体,降低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从而加重对胰岛细胞的负荷,加重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所以,要针对你的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积极治疗代谢综合症。

猜你喜欢

糖尿病人终生胰岛
临床胰岛移植发展与现状
浙大研发 糖尿病人专用稻米
糖尿病人应重视神经病变
胰岛β细胞中钠通道对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最后一次
专为糖尿病人设计的可穿戴智能设备
一次终生难忘的美国交通违章
终生学习必须终生阅读
家兔胰岛分离纯化方法的改进
“琴”定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