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大学生“民族苦难意识”的培育

2009-03-25李广生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09年12期
关键词:人文教育

李广生 王 刚

【摘要】根据青年教育和民族文化认同的双重需要,我们应不断提升和深化“民族苦难意识教育”的内涵和境界,增强大学生群体的忧患意识,从而促进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同时也为当前大学人文教育重新积淀和建构大学生群体的文化共通感作出新的尝试。

【关键词】苦难意识 人文教育 文化共通感

中国在重构、反思民族文化认同心理,积淀和生成本民族人文精神的新的共通感方面,既展示了自己的强大历史传统,又抓住了历史和时代的难得外在机遇,使得“民族苦难意识”衍生、转换和折射为本民族的强大人文内聚力与创新发展动力,从而在实践中营造出了浓厚的“全民共襄民族苦难与福祉”的意识形态氛围,也积累了丰厚的民族精神财富。这种财富,对于青少年的人文教育和精神成长而言,无疑是特有的思想基石和生命杠杆。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发挥这种优势,挖掘和整合“民族苦难意识”的内在价值和动力元素,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和特殊参照,进而推动以大学生群体为先锋和重点的青少年群体主体精神教育实践不断深入。

对“民族苦难意识”的定义

长期以来,对于“民族苦难意识”,人们有不同的认知和界定。通常而言,“民族苦难意识”被看作长期以来在民族整体文化观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对本民族在历史上所经历的磨难的明确认识和深刻体验。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观和人文情怀,常与爱国主义、救世主义等交织在一起,从而形成巨大的凝聚力、感召力,成为本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和创新的不竭动力。它既可以培养人们对苦难祖国母亲和本民族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承受灾难的综合能力,又可以激发民众普世的人文关怀和内心崇高感,引导人们自觉追求自我的向善、维护民族的尊严。

在中华民族的精神记忆中,“民族苦难意识”以其常态化、独特性的表现凝结为本民族人文精神的本原。中华民族历史传统悠久,文化特色鲜明,在自身五千年的文明史上也多灾多难,因而在“民族苦难意识”的认知和积淀方面有独特的体系和深厚的“滋味”。在各个时代,我们的“民族苦难意识”都有特别的思维形态和物化成果。特别是近现代以来,民族苦难的形态更多地由自然转向社会、由社群转向国家、由阶段转向代际、由实践转向制度,愈来愈呈现出多样化、全面化、立体化、常态化的整体面貌。

“灾难深重的中国”以及百年来的民众抗争史、革命建设史也使得我们对于“民族苦难意识”的理解和接受有了新的支撑和提升。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们在发扬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方面也重视弘扬“民族苦难意识”,引导广大青少年形成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等群体的文化认同方式上有了较为丰厚的成果。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外的社会文化语境发生了极大的变迁,而我们中华民族在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经受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从近几年的社会历史事件、社会改革进程以及国家抵御风险的种种背景,特别是2008年以来国家和民族所遭受的特殊苦难和心灵创伤来看,“民族苦难意识”因为时代的新变化而呈现出新的内涵、新的特征,但其内在传承的民族精神传统、生命意识特质、爱国主义情怀等依然鲜明,并得到了象征意义的丰富和集体实践的阐释。在刚刚发生的汶川地震中,“民族苦难意识”进一步彰显和强化,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多难兴邦”的话语也为我们关注和铭记民族苦难、担当社会责任和民族大义的爱国意识作了新的提示,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苦难意识”

如何进一步引导青少年群体重新体认和自觉树立“民族苦难意识”,并主动参与到全社会“民族苦难意识”人文教化的行列中来,无疑是一个迫切而重大的时代命题。

同样,时代语境的新变,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提供了新的依据和新的契机。众所周知,新世纪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此项工作中心对象的当代大学生既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又是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群体风格的特殊一代。而本文所指的大学生群体的“精神成长”,特别指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审美趣味等精神要素的主动适应和契合社会主流精神风貌,即:其个体道德意识、法律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民族担当意识、爱国主义情怀等外在地得到社会文化的培养和塑造,内在地显现为自身的自主意识、独立精神和独立人格的主体性生成的过程。从这一群体所表现的总体特征和我们以往的文化教育实践来看,在他们精神成长的特殊过程中,“民族苦难意识”的教化和积淀环节在当前和今后理应得到强化。强化“民族苦难意识”教育,应该成为一个鲜明的人文话题和响亮的时代口号。

“民族苦难意识”教育作为一种各民族开展青少年教育的实践方式,在国内外都得到了长期重视,并呈现出较为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伴随着新世纪以来中华民族苦难的新形态和青年群体主体精神成长的现实轨迹,“民族苦难意识”的生成和积淀面临新的文化境遇,以反思和重构民族苦难意识为本真思维和内在尺度的民族苦难意识教育体系的确立,也应该顺时而张,并形成完整的系统和丰富的层次。而事实上,当前国内关于“民族苦难意识教育”进行专题学理化研究的并不是很多,且更多关注的是建立在等级思维上的个体性苦难,而非上升到更高层次的——具有文化象征符号意义的国家和民族的苦难意识层面,更缺乏对作为时代标志性群体的青少年“集体无意识”精神体验的持续性观照和反思性研究。

我们认为,这一命题在当前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目前,中国已进入到特殊的历史时刻,中央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党的十七大指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在其多元文化内涵中,民族苦难意识作为一个重要的人文蕴含,需要大力弘扬。对“民族苦难意识”这一命题进行深入有效的研究,并将其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切入点,以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无疑会促进大学生的精神成长,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同时对于进一步发扬光大民族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具有时代和民族特质的意识形态生产来应对消费文化语境也有着紧迫而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深化理论研究和应用于思想教育工作的长期实践,我们要力求更加清晰地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认识,将特殊一代大学生的“民族苦难意识教育”予以提升和深化,增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从而促进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也为当前大学人文教育重新积淀和强化大学生的“精英意识”和建构大学生群体的文化共通感作出新的尝试。

胡锦涛指出,要增强“民族精神”,巩固“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理想信念”。①这些重要论断,都强调共同思想基础建设。而在树立共同思想基础方面,除了正面强化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之外,我们还需要针对大学生的实际特别强化“苦难意识”,尤其是民族苦难意识教育。一方面,从学理基础上,通过论证“民族苦难意识”的历史性、时代性和文化性特质,析清其与大学生精神成长在逻辑和实践上的关联性及可融通之处。另一方面,从实践应用上,结合实证调查研究,以及对近年来一系列“苦难化”的社会历史事件的深入分析,重新审视大学生在民族文化信念、信仰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的“集体无意识”状态——也即通过对“民族苦难意识”何以可作为帮助特殊一代精神成长的新途径、新视角的“问题性”分析,从学理逻辑方面作出新的诠释,提供实践的依据。

具体说来,我们提倡紧密结合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实际,以“民族苦难意识”为理论着力点,将大学生作为关注和研究的对象,作为未来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得以积淀和传承的主体来予以观照;从“民族苦难意识”的人文本质、特殊意义、时代要求和文化内涵,其与当前大学生的精神成长、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等的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特别是针对新世纪以来中华民族“多难兴邦”的历史和现实体验,以及当前消费文化、大众化教育的语境下大学生“苦难教育”相对缺乏的人文现状,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引向一个新的境界和目标——通过对于中华民族苦难历史的“大义”的通晓、对于新时期民族苦难形式的特殊变异的体认、对于大学生群体民族意识和心理状态的剖析,积淀和生成大学生人文教育的新的“共同信仰”和“内在信念”,增强和重构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共通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民族精神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自觉做具备清醒的“苦难意识”的“精英一代”,努力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本文为2008年度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项目编号:08A002)

注释

①中共中央宣传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年,第7页。

猜你喜欢

人文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探讨
小学语文古诗词中人文教育的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