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节日经典进行传统教育
2009-03-25任德龙
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几千年来,它浸润着人们的心灵,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传统节日经典诗词曲,是这一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针对目前青少年一代对圣诞节、愚人节等洋节日无比崇拜的现象,我们可以开设节日经典诗词曲诵读,引领学生走进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的那一个个传统的节日里,走进那些带有极其厚重的文化内涵的重要习俗去看一看,走进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创作的经典诗词曲中,看看我们曾经拥有过的那份丰富和厚重。
传统节日实际上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富,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现在,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青少年一代对洋节愈来愈盲目崇拜,而对祖国的传统节日却所知甚少。缺失传统的一代是没有希望的一代。因此,有必要开掘课程资源,从祖国丰厚的传统文化中精选、整理一批节日经典诗词曲,通过校本课程,让学生诵读,含英咀华,吸收营养,这既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也是文化传承的需要。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有许许多多绵延不绝的风俗,从本质上讲,是人类历史文化的一种体现形式,蕴含更多的是一种人文精神:亲情、团聚以及文化传承。过大年最初的本义,就是农耕文明时代的先民们,在大年这个“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特殊日子里,庆祝过去一年“五谷丰登”,祈望未来一年“风调雨顺”。过清明节,家家户户上坟祭祖去扫墓,体现的是“慎终追远”、“返始报本”的传统精神,强调的是“报恩”和“不忘本”。过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体现的自然是爱国主义这个伟大而永恒的主题。过中秋节,选在“天上月圆,人间月半”的美好时节,强调的是家族及家庭的和睦和团园。除此之外,如七夕结彩乞巧,重九登高思亲,同样体现着广大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传统节日可以寻找到民族传统文化的“根”。
传统节日,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的吟咏对象,诗词歌赋美不胜收;作为一种文化心理,表达着人们对和谐、富饶、安康、团聚的美好愿望;作为一种文化源泉,有着亲情、伦理及文化传承的人文精神内核。传统节日,可以说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
2007年在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和社情民意的基础上,国务院通过了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从2008年开始在春节放假不变的基础上,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佳节确定为全国法定假日,这是保护节日文化遗产的举措,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彰显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开设节日经典诵读课程,是语文学习的延伸。于漪老师曾明确提出:“我们进行的是母语教学,语文和文化不是两个东西,而是一个整体,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侧面,不可机械地加以割裂。”它们应该是“沟通交融,互渗互透”。因为“抽掉人文精神,只在语文文字形成上兜圈子,语文文字就因失去灵魂而黯淡无光”。节日经典诵读,既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又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感悟、传承,可谓一举两得的好事。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笔者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的经典诗词曲集中在一起,收集了节日的有关风俗,并汇编一起,整理出了《节日经典诵读》一书,作为我校校本教材之一,供七至九年级学生诵读。
为使节日经典诵读课程落到实处,我们做到了时间、人员、教材“三落实”,各年级各班每周安排一节节日经典诵读课,首先向学生介绍有关的节日风俗习惯,探寻风俗习惯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引领学生去了解、领悟、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魅力;然后向大家介绍一首首跟节日有关的经典诗词曲,从内容、意境让学生去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全班同学进行朗读背诵。在这样每周一首的节日经典诗词曲的积累中,不仅使学生对诗词曲产生了兴趣,而且还使学生对节日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有了更深的感悟和理解。
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我们只有了解它,才会欣赏它;只有会欣赏它,才会更加热爱它;只有热爱它,才会使文化在我们心里生根、发芽,最终使优秀文化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任德龙,教师,现居河北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