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悟诗的生活

2009-03-25王慧格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2期
关键词:哈姆莱特诗境隐者

文章大师韩愈在论及从内在修养入手培养写作能力时的精当比喻,用在诗歌鉴赏上也十分恰当:“养其根而俟其实。”这“根”就是学生的审美兴趣、审美习惯、审美能力;这“实”就是学生的审美素质。只有根深,才能实硕。只有素养深厚了,才能在考场上意到笔随,应付自如。

一、口诵心惟“投入”诗境

以“口诵”投入诗境是为了感知诗歌的“音趣”,即音乐美——押韵美、声调美、节奏美。而“投入”是学生自己的“投入”,绝不是老师的“塞入”;务必让学生敞开心,放开声,读出味来;绝不可由教师来讲韵律,析声调,论节奏,越俎代庖。

以“心惟”投入诗境是为了感知诗歌的“意趣”(“情趣”或“理趣”)。“心惟”即韩愈所说的“沉浸浓郁,含英咀华”,忘却自己,诗我合一,尽享诗意的甘醇。绿色鉴赏特别强调发挥学生“强烈的自主意识”,在对作品“含英咀华”的基础上,进行“多元的开放性”解读,力求有“新的发现”,做出富有“创意个性”的评论。我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一味追求“确定”、“唯一”,这只会冰释诗歌浓烈的人文意向,榨干诗词空灵润泽的意境,使诗成为一堆冰冷枯燥的语言乱码。只有让学生真正走进诗的意境,才能最大程度地激活其发散性、创造性思维,才能使其与作品、与诗人产生心灵的“交流”与“碰撞”。

当然,这种个性化的鉴赏应该限定在文本提供的情境范围之内,我们努力提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如果把“哈姆莱特”鉴赏成“奥赛罗”,把“黛玉”鉴赏成“妙玉”,那同样是背离了鉴赏的基本原则。

二、咬文嚼字“跳出”诗境

古代诗人极讲究“练字”、“练句”。“吟安一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范例,在古典诗歌创作中可谓俯拾即是。例如林逋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并非纯粹出于他的独创,而是出自他对五代南唐的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的化用。将名词“竹”改成形容词“疏”,将名词“桂”改成形容词“暗”,顿使梅花神态活现,可谓化平庸为神奇!

古人写诗也极讲究布局谋篇。即使寥寥数句的小诗,也有起承转合前呼后应的精密安排。因此,通过鉴赏诗来学习揣摩章法,训练表达的严密性,实为简捷高效的理想途径。例如鉴赏陶渊明的《饮酒》,在鉴赏其不间断平淡的风格、高远的意境,深蕴的哲理之余,还让学生潜心揣摩其精微的结构:前四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对污浊尘世的否定,后四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对隐居四园的肯定;结尾两句(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是对全诗主旨的总结。从而让学生明白了陶诗的“毫无斧凿之痕,并非不用匠心所致。以这短短十句的篇幅让学生悟得章法的妙谛,比起鉴赏长篇大论的散文来,实在是一种“短平快”的教学方式。”

三、无意插柳柳成阴

所谓“无意插柳”,是指在平时的评议课堂和课余生活中,营造一种浓郁的读音氛围,课上课间,不忘朗读诗,背诵诗、阅读写作不忘玩味诗,运用诗;感情人生,不忘联想诗,创作诗……激之以兴趣,着眼于游戏,无意于应试,故可谓“无意插柳”,但耳濡目染,渐成良习,受益无穷。

审美之能,并非来自教师天花乱坠的灌输,而是来自学生对创作实践的感悟。我并不奢望把学生个个都培养成诗人,但我希望他们为青春留下些诗情,使他们在物欲横流的喧嚣中保留些精神的自由与纯净,在未来的人生坎坷中有所依托。

四、赏诗示范动作在诗外

诗歌鉴赏能否联系现实生活实际?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例如《寻隐者不遇》中包含着如下哲理:隐者代表另一个世界,它对俗世的来访者是关闭着的。你可以想象它的美妙,你也可以在这世界的边缘探问它的消息,使自己稍稍远离俗世的污浊,于仰慕的遥望中使身心有所涤荡,但只要你的心还留在俗世,就不能深入到隐者的世界中去,分享隐者独得的生命。

那位寻隐者的诗人,如果真的想找到隐者,其实也很好办;彻底摆脱尘世的羁绊,也做个真隐者不就可以了吗?同理可证:如果有人真正想成为“清华人”,那就必须把自己头脑里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转换出去;否则,你无论怎么向往,最终也只能是仰望清华之高墙却不得其门而入。

王慧格,教师,现居河北正定。

猜你喜欢

哈姆莱特诗境隐者
佘景峰
歌德与别林斯基关于哈姆莱特“延宕”观点的辩析
诗境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寻隐者不遇》的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参考答案
两个“隐者”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