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再思考
2009-03-25刘俊峰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学科的性质规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由于受“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经典论断的影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尚可被人们所理解,但对于“人文性”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实际上,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可以考证的是,“人文”源于《易经》中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文”其实并不仅仅指“文章”,还包涵有“礼”、“乐”的内容。而在西方,人文学科及其人文源于古罗马城邦古塞罗的一种理想化的教育思想即umanitas(拉丁文乃“人性”“人情”之意,又与“paideia”“教化”一词相通),是古罗马时成长为人即“公民”所必修的科目,其中就包括语言修辞(文学)等。在狭义上,可以说语文是人文学科的一个分支。
当下教学中对于人文性很强的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存在着的误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误区一:语文的“人文性”体现在文学教育之中
文学作品通过主题的阐释,情操的陶冶,审美的体验,充分地体现了对人精神世界的全面提升和发展,在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围绕“语文”学科的定义的论争,我们可知文学教育不能完全取代语文教育,如果因此而放弃或淡化语言教学,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此结果必然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有悖于语文学科的性质。
其实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其中沉淀有大量的人文内涵和人文精神。以语言教学为例,汉语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词汇不断丰富,表意更为准确,不断吸纳外民族语言的精髓,主动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历久而弥新,显示了强大的生命活力,通过语言的学习自然而然会生发一种民族自豪感,这种情感体验其实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在汉字教学中,汉字线条的流畅,造型的独特,书写的顺序都表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认知特点和精神追求。当代著名语言学家申小龙说:“历史悠久的语言都凝聚着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的思想、历史文化和民族情感。”教师要善于从点滴小事,从生活的细节入手去挖掘其人文性,把人文教育贯穿于语文教育的全过程。
误区二: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而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有人认为,新课标把语文学科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这种表述清楚地表达出人们有意地割裂语文学科性质之间的关系。体现“人文性”就是抓住作品条分缕析,阐释其微言大义,到头来把凭借的语言忘得一干而净。
而真正的语文教育就应把语言作为一个依托,作为一个平台,人文性是建立在工具性的基础上的,可以说工具性体现人文性;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作品的学习,更自觉地去感知语言、领悟语言、审视语言,并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加速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可以说人文性彰显了工具性。吕叔湘先生曾说:“说到底,语言本质上是一门人文科学,它也跟别的人文科学一样,可以尽量利用技术科学的帮助进行它的工作,但它自身不会变成一门技术科学。”工具性和人文性本身是一对交织的概念,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误区三:重“知识、能力培养”,轻“人格塑造”
语文教学由于受到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影响,重视背诵、练习,而轻体味、涵咏,重视对知识的挖掘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中,往往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存在。钱理群教授一直倡导的“立人”的教育,就是通过语文教育为青年学生打好精神的底子。
学校教育中只有“才”的培养,而不见“人”的教育,这会直接导致人们情感的疏远和冷漠。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更多地应表现出一种情感教育、价值观教育和人格教育。在人文教育中给学生更多地理解、帮助、关爱、信心、信任,体现一种人格的塑造和人文精神的陶冶。
※【本文系刘俊峰负责的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语文课人文精神内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为GS[2008]G0280】
刘俊峰,教师,现居甘肃临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