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中的美学因素
2009-03-25付文全
千古《木兰诗》,读之使人荡气回肠,回味无穷。千百年来,它一直深受人们喜爱。上至专家学者,下至平民百姓。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它如此受人们青睐呢?仔细品读,不难发现,《木兰诗》中充满许多美的因素。
一、完美的人物形象美
品读《木兰诗》,感受最深的,就是木兰这个近乎完美的人物形象。在木兰的身上,既有劳动人民的勤劳美,又有孝顺父母的人性美;既有勇士的矫健美,又有女儿的娇美;既有缜密的机智美,又有不慕功名,向往和平生活的崇高人格美。正是这位集勤劳、孝顺、勇敢、机智、不慕功名、向往和平美于一身的不朽人物形象,使《木兰诗》千古流传,木兰已成为许多人的偶像。
二、主题的包容美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木兰诗》的主题正体现这种包容美。在许多老人、至孝的人眼里,木兰是孝顺的女儿。因而,《木兰诗》则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孝经。在众多妇女、以及女权主义者心中,木兰是一位奇女子,是女子不亚于男人的最好的例子。因而,《木兰诗》则为一首妇女英雄的赞歌。在社会学家看来,木兰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观念的挑战者。因而,《木兰诗》则成为一曲反封建的颂歌。在爱好和平人士的眼里,木兰是劳动人民向往和平生活的杰出代表。因而,《木兰诗》则是一部劳动人民控诉战争的悲歌。
三、精巧的结构美
《木兰诗》精巧的结构美体现在:全诗紧扣“木兰是女郎”来安排,详略得当,简洁紧凑上。作者详写了“从军缘由”不仅表现了木兰的勤劳、更突出了木兰孝顺、勇敢坚毅的美德。而艰苦卓绝的十年征战,作者则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三十个字,一笔代过,可谓惜墨如金。同时,也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即空白美。然而,木兰凯旋归家部分,作者不厌其繁,大书特书,既写了木兰不慕荣华富贵,又表现了家庭的喜庆气氛,更体现木兰急于恢复女儿之身的急切心情,这可以说是一种人性的复归。在这详——略——详的结构中,既突出了作者的审美倾向,又塑造完美的人物形象。
四、生动质朴的语言美
《木兰诗》在语言方面,传承着北朝民歌独特的语言风格。生动质朴,而又简洁明快。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等句。谢榛在《四溟诗话》言:“此乃信口道出,似不经意者,其古朴自然”。然“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仅用30个字,写出征途之遥,生活之艰,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可谓字字千金。谢榛评这几句诗为:“绝似李白五言近体,但少结句耳”。在句式上,它参差错落,长短不一,更显得自然流畅。而且七次换韵,俨然七首小诗。
五、和谐的修辞美
《木兰诗》和谐的修辞美,可以说是创诗歌多种修辞和谐运用的典范。诗中不仅运用了夸张、比喻、排比、对偶、顶真等常见的修辞格,而且还运用了文言文特有的互文、复沓等手法。多种修辞的和谐运用,不仅刻划了生动的人物形象,丰富了木兰的性格,而且给诗增添无限的传奇趣味。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句排比兼互文修辞的运用,不仅渲染战事紧迫的气氛,也更突出家庭对木兰代父从军的重视。谢榛《四溟诗话》云:“若一言了问答,一市买鞍马,则简而无味”。然“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句复沓手法的运用,不仅写出了异乡的山山水水,触动着木兰的思亲之情,感情真挚感人,而且也体现行军的速度之快。结尾“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比喻修辞的运用,更是妙趣横生。不但巧妙的回答伙伴问题,更含蓄表现女子不压于男子思想倾向。
付文全,教师,现居贵州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