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秋水》到《井底之蛙》
2009-03-25谭志鸿覃佐月
谭志鸿 覃佐月
庄子在《秋水》中为我们塑造了河伯这样一位鲜活的艺术形象,他因为“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就“欣然自喜”,至于北海,则望洋兴叹,并深刻反省自己,“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河伯是可爱的,他的可爱源于他的真实和直率。他不掩饰自己在拥有“径流之大”时的自满自大,感觉天地唯我独尊,一副欣欣然的样子。我们当然可以批评他没有自知之明,妄自尊大,不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这样的河伯最终成就不了大事业,不能成为道德的典范。但如果河伯从一开始就是自觉的,他有先见之贤,能够洞悉宇宙真理,知道凡事都是相对存在,绝对不能因为一点小小的成绩就沾沾自喜,那么,庄子就又成了典型的道德家,这样的文章怎么能够是庄子所写。我们读《秋水》正是在读这样的智慧,河伯固然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中欣欣然自喜,但他并没有因为自身的强大而止步不前,他“顺流而东行”,我们很难知道河伯为什么要东行,但我们明白,河伯的东行具有莫大的意义,他“至于北海”,见到了“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的北海,这种情景对河伯的震撼是相当强烈的,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并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河伯从此省悟,不是“天下之美尽在己”,不会“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他在这种真实的现实中所受到的教益,比外人在它面前不尽的述说有力的多。河伯最终从它的小圈子中走出来,诚心悦服,真是善莫大焉。对于河伯,我们除了善意的批评以外,更多的是庆幸与欣慰。由此,我们能够得到这样的结论:自大不是不可饶恕的错误,可怕的是一味自大,勇敢的走出去,在现实中警醒自己,不断求真才是人生的正途。
由此,我又想到另一个让人记忆犹新的寓言——《井底之蛙》,小学时读这个故事,老师会告诉我们不能像青蛙一样,只看见头顶的一片天,见识浅陋,幼小的心灵中对青蛙充满了鄙弃,以后也经常用这个成语来贬低那些目光短浅者,并由此获得心理的极大满足,它俨然成了道德教化的反面典型。现在想来,青蛙真是背负了莫名的委屈,一只长年呆在井地的青蛙,对于天有多大这样的问题,我们不能强求它得出辽阔无边的结论,它日日夜夜见到的天空从来没有改变过,恒定是井口那么大,得到它的答案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试想这只青蛙如果生活在广袤的田野上,它断不至于得出这么简单的结论,并且执迷不悟。我想,我们除了单纯批评这只青蛙以外,应该有更好的办法来改善这种局面,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帮助青蛙从井中爬出来,让它得以生活在自由而不受束缚的天地中,我想,它自然会知道天地的无限广阔,不需要无限制的指责。由此,现实中的狭隘与偏见,原来都是有根源的,要想根除,指责的效果微乎其微,唯有改变他们的境遇,帮助他们走出那些狭小的天地,他们才会在精神层面改变观念,进而自省自觉,达到真善。
谭志鸿,覃佐月,教师,现居湖北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