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视角下的地方媒体经济新闻
2009-03-24彭焕萍刘赞
彭焕萍 刘 赞
经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日常活动,它维系着人类的生存与延续,是社会进步的初始动力。作为“经世济民”缩写的“经济”一词在起源上就已经彰显出其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地方媒体经济新闻的发展建立在人类经济能力逐渐繁盛的基础上,经济新闻报道的产生、发展和繁荣都离不开“人”这一社会最活跃因素。因此,不管是回顾地方媒体经济新闻的成就与业绩,还是反思其不足和缺憾,都离不开以人为本的视角和理念。
政治话语的衰落与经济话语的勃兴
传媒时代,新闻报道隐藏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密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方面,国内主流新闻媒体(指党报、党刊、省台)在改革过程中,开始关注并以相当的版面和栏目反映普通人的生活,掀起了周末版和扩版风潮;另一方面,更为突出的是以普通人的世俗生活为诉求对象的城市晚报、文体生活报和经济服务报等非机关报的崛起,两者一起汇聚成了世俗文化的洪流。解读新时期传媒关键词,人们将会发现,传媒话语的内涵已经实现了由政治性内涵向经济与世俗化内涵的一种转换、拓展、更新乃至质变。地方媒体经济新闻的崛起,正是处在国家话语的转型期。“就全球范围内,当急风暴雨般的政治风云成为历史遗迹,尤其是当冷战结束后,经济领域的竞争自然马上代替了昔日的政治斗争,上升为全球竞争的中心,经济信息与传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令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敢掉以轻心。”①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作重心的确定和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促成了我国社会从政治型向经济型的转变,公众也越来越多地感觉到社会生活的“经济化”趋势。
经济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领域,影响着并越来越多地支配着传统的政治、文化等领域,这为经济新闻报道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契机。于是有了20世纪90年代地方经济媒体的迅速发展和21世纪初专业经济媒体的突飞猛进,读者的需求呈现爆炸式增长,人们越来越喜欢从经济报道中感悟政策的变化趋势,寻找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信息。经济类媒体数量在短短几年内不断攀升,综合性媒体中经济新闻所占据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作为社会生活晴雨表的经济新闻呈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经济信息的传递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得以正常运转的“神经”。
地方经济新闻繁荣表象下的深层痼疾
中国的经济类媒体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成长起来的,经过最近30年的发展,目前经济新闻已日益深入社会各领域,辐射到国民生活的各个角落。但是与地方媒体经济新闻的繁荣图景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近些年受众对地方媒体经济新闻报道的批评声也始终不绝于耳。当前我国地方媒体的经济报道仍然存在不少亟待救治的病症:
第一,一些地方媒体经济新闻的经济本位偏离与“经济味”匮乏。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报道存在的最显著的问题就是经济报道多从领导角度写,强调政治服务功能。”②这种脱离经济本位、用综合类报纸的老思路来办经济新闻的结果是,会议新闻、领导长篇讲话等“政治性经济新闻”占据大幅版面,能够体现高质量的经济报道和经济评论寥若晨星。受众从这样的经济新闻中读到的较多的是“机关”和“教条”味,而不是经济新闻报道应有的“经济味”。
第二,地方媒体经济新闻呆板生硬、可读性欠缺。众所周知,经济新闻要报道经济工作的进展和经济活动的绩效,经常会涉及一些生产工艺流程、技术术语、专用名词,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这种专业性特点控制不好的结果是:一些经济新闻报道除了政策动向、供求信息外,就是产值利税等数字、概念、术语,显得呆板生硬,缺乏可读性和对读者的吸引力。这也是当前读者对经济新闻最不满意的地方。
第三,地方媒体经济新闻信息服务水平的低下。经济信息的开发、挖掘和提炼绝非信手拈来,而是需要条分缕析、比较对照和综合概括等一系列配套性的艰苦工作。目前地方媒体的经济信息传播工作,还只处于信息“搬运”的低级水平,经济信息传播中微观信息多,宏观信息少;杂乱信息多,有序信息少;重复信息多,独家信息少,预测性、解读性的信息就更少,根本无法满足读者的深层需要。“受众需求”和“媒体供应”的错位和失衡直接导致了地方经济新闻媒体呈现出萎缩之势。
地方媒体经济新闻如何与时俱进,在供需平衡之间找到自身的定位和发展路径,已经成为新闻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人文理念下受众多层次需求的满足
一位科学家说:如果物理学家仅仅懂得物理,那并不影响他受到人们的欢迎,但如果经济学家仅懂得经济,那他就非常令人讨厌了。因为说到底,经济学是一门关于人类行为与社会设计的科学。事实上,当前地方媒体经济新闻报道的诸多问题都和人文主义视角的缺乏有关。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必须从强化人文视角入手,以受众为中心组织经济信息的采集、生产与加工。
1.及时传递经济信息,满足受众“知”的需求。发布经济信息是经济新闻报道的重头戏,地方媒体的经济报道应以服务为宗旨,为大众的衣食住行提供有具体帮助的权威信息和实用信息。现代经济生活的快速流动使得生活于其中的受众时时刻刻需要对外部世界有充分的了解,媒体的经济新闻只有为受众提供全面充分的信息才算是完成了作为环境监测者的职责。地方媒体是百姓生活的指南针,要不断地拓宽报道的领域。
事实上,很多地方性媒体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努力:《楚天都市报》经济新闻报道的版面已扩展为《经济生活》、《财经新闻》和《证券理财》三个版。《经济生活》侧重于为受众的消费生活服务,比如消费市场观察、消费信息、消费服务、消费活动中的打假维权等相关信息;《财经新闻》则侧重于报道国家宏观经济信息,关注本地和全国、全球经济发展大事,对读者个人的经济决策与行为提供参考与指引;《证券理财》版面在提供国家证券相关信息的同时,着重指导读者如何投资、理财,以钱生钱。
2.积极主动发挥智囊预测能力,满足受众“意”的渴求。在西方国家,新闻界通常把社会新闻称为“一般报道”,把经济新闻称为“高级报道”。③笔者认为必须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当是高级报道的题中应有之义。从纯客观报道走向综合分析,无疑已成为今后经济新闻的一大发展方向。不少经济管理部门的决策人员和总裁、经理往往不惜重金,以求经济信息传播机构向他们提供材料翔实、依据确凿、论证充分、全面系统、富有说服力的既能阐释现实又会预测未来的经济信息。
如果说媒体的竞争力就是对社会的影响力,那么经济新闻要提高对社会的影响力,不仅要加大报道的分量,还要探索全新的报道策略,真正地“以经济新闻坐天下”。经济新闻记者只有站在世界的高度,以经济学家的眼光和思维进行观察、思考和判断,才能不断地增强报道的分析性、前瞻性和信息量,才能真正满足读者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成为领导进行经济决策的参谋、百姓投资置业的助手和为经济建设鼓与呼的助推器。
3.做好经济新闻报道的“贴近”处理,满足受众“情”的欲求。见物不见人,见过程不见人,见数字不见人,充满套话、空话或常人难懂的行话、术语,缺乏实质内容,仍是目前地方经济新闻的常见病。有些记者往往拿来现成材料一挥而就,匆匆交差,枯燥无味难以卒读,连自己都读不下去,受众自然无从获益。因此,经济新闻的写作者必须心里时刻装着受众,应尽可能写得让受众看得懂,尽可能写得友善,尽可能以受众为中心来组织我们的材料。
以受众为中心组织材料,包含着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方面,凡是受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都要尽可能地纳入新闻报道的范围;另一方面主要涉及行文的问题,即经济新闻报道的软化和可读性问题。经济报道应跳出对政策的简单陈述,将经济政策中一些艰涩难懂的专业性节点,置换为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和现象,将专业性通俗化、生活化,受众通过报道能更好地把握经济形势和市场机会,获取与他们相关的利益。《华尔街日报》一位总编辑说过,二流的经济记者能把事情向专家说清楚,一流的经济记者则能把同样的事情向一个小学生讲明白。④就是追求经济新闻的“必读性”,即重要性、实用性、可读性和易读性。
总之,经济在现实生活中无所不在,现代社会中人人都是“经济人”。受众对经济新闻最希望获取的是实用信息,满足受众需求是媒体实现经济新闻价值的唯一路径。地方媒体经济新闻目前正处于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步阶段,如果媒体能够抓住这样的机遇审时度势地调整自己的步伐和节奏,那么经济新闻的前途必然光明无限。(本文为河北省教育厅项目“新闻文体研究”(项目号:s040613)成果之一)
注释:
①裴毅然:《经济新闻学概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②湛慧:《当代经济报道写作观念的变化》,《青年记者》,2007(6)上。
③叶同春、邓涛、黄宏:《“三贴近”——经济新闻的“指南针”》,《采写编》,2004(3)。
④吴玉兰:《都市报经济新闻报道的改进——以〈楚天都市报〉为例》,《新闻前哨》,2006(7)。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编校:杨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