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过《先知》看孩子教育问题

2009-03-24

中国教师 2009年2期
关键词:先知纪伯伦教育者

范 铮

《先知》是纪伯伦意境最优美、思想最深刻的作品之一,是他诗歌创作的一个高峰。这部散文诗集对于纪伯伦,正如《吉檀迦利》之于泰戈尔,具有特殊意义。在《先知》中,纪伯伦像一位饱经沧桑的智者,向我们道露出生活的奥秘:爱、工作、自由、时间、婚姻、友谊、金钱……这些每个人在人生中都会经历的事物,他用诗一般的语言向我们娓娓道来,填补了我们原本迷茫的心灵。

在《先知》中,纪伯伦很喜欢用一种“定义式”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给人以极为深刻的印象。例如,他说“工作是眼能看见的爱”;朋友是“有回答的需求”“用爱播种、用感谢收获的田地”;“美是永生揽镜自照”;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等等。所有这些“定义”,都很新颖,且能触到事物的本质。

特别是纪伯伦《先知》中的孩子篇,对于孩子和父母间关系的阐述,可以说是精辟和独到的。

孩子实际上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他们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只是经你们而生,并非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与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中国的家长往往容易认为,孩子是他们自己的,是属于他们的。这样的观念导致他们总想摆布和支配孩子的现在及将来。由此,长辈的那些缺失和遗憾容易转嫁到下一代孩子们的身上,再加上现代社会中竞争的日益加剧……这些问题造成的结果就是:家长们总是忧心忡忡,因为他们总觉得那是“他们的”宝贝,他们如何才能让他成为最闪亮的星?他们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与其说是为了孩子,不如说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面子,为自己没有做到的事,而希望孩子去做到。于是就不顾及孩子的感受,不顾及孩子心灵的成长;他们更关注孩子是否成功,而不管他是否幸福。其实,中国的家长们应该清醒地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你们的孩子,他只是他自己,你们不能霸道地要求他按照你们的意志成为你们“雕塑”的“理想”的人,他只要成为身心健康、正直、有责任心的他自己,就是最为丰满和欣慰的人生。

你们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们的爱而不是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所能荫庇的,是他们的身体而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居于明日的世界,那是你们在梦中也无法探访的地方。

你们可以努力地去模仿他们,但是,不要企图要他们像你。

因为岁月无法倒流,生命也不会停滞于昨日。

很遗憾,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给予孩子爱,他们都坚定不移地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孩子。在中国,家长好像是不可违背的绝对权威。也正是中国这一千百年来“顺乃孝也”的思想,不知道束缚了多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些家长在为孩子的身心加上沉重的镣铐之后,却又天真地以为只要给孩子赚更多的钱就对得起他们了。所以,他们离开孩子,把孩子交给老人,甚至是陌生的保姆。他们一边束缚他们的思想,一方面用满足孩子的物质愿望作为交换条件。这样的教育根本不配称之为教育,这样的爱则更不配被称之为爱。其实,真正爱孩子的家长们应该把孩子视为这个世界上一个个独立自由的个体,他们是属于自我的,而不是任何人的附属品。

你们是弓,而孩子就像弦上向前射出的、有生命的箭。

射箭者看见了苍茫路途中的目标便用力将你弯曲一拉满弓,以使手中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应为射箭者所成就的一切而欢欣喜悦;

因为他不仅爱那射出的飞箭,也爱手中握着的、稳固的弓。

那是不是说家长要给孩子自由,还要向孩子学习,所以家长对孩子就没有作用了?当然不是,射得又远又准的箭离不开弓,父母就是弓,是给箭助力的。就如蒙台梭利所说,我们起的是辅导、帮助的作用。换言之,就是尊重孩子的选择,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举例来说,孩子喜好绘画,就全力支持他,并与他一起分享进步与成功的喜悦;如果孩子不喜欢的话,也不要拔苗助长,而是应该细心观察孩子的兴趣到底在什么方面,再加以引导。该放手时,请放开你们充满爱的手,放飞孩子们,让他们的灵魂自由地成长。这样他们才能展开柔软的翅膀,学会在天空中翱翔。

21世纪的中国孩子,往往出生不久就背上了沉重的学习负担。在家里,家长要求他们乐器、舞蹈、绘画样样精通;到了学校,教师又变本加厉地加重他们的学习负担,喋喋不休地把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传授给他们,却很少去考虑孩子们的感受。我们拿考试那把唯一的尺子去衡量千姿百态、活泼可爱的生命个体,于是我们内心深处把他们分成了三六九等,而自以为是因材施教。我们把孩子圈到叫做“学校”的加工厂里,准备等我们的合格产品出世,我们常常忘了他们是孩子。其实,孩子的世界,不管是父母还是教师,都永远不能包办替代。中国的填鸭式教育已经存在太久了,孩子们的头脑已经被这种教育方式束缚得麻木了,呆板了。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他们将完全失去思考和创造的能力,变成只会学习的“废物”。如果,当他们学有所成,走向社会的时候,他们的知识是丰富的,但是他们应对社会和人生的能力却是欠缺的,这将是多么恐怖的事情啊!

为了防患于未然,教育者应该开始反思,并行动起来。素质教育已经喊了许多年,但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依然根深蒂固,这固然是中国的应试教育导致的结果,但也与每一位教师守旧的教育模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素质教育是教育领域一场深刻的变革,要做到“素质教育”,谈何容易?首先,每一位教育者要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切实倡导一种教学民主的精神,要使学生在一种平等、友爱与互相依靠和合作的气氛中得到健康发展。教学过程中的民主气氛,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和谐人际关系,是滋养学生主体个性的最必须的营养。应该将教学中“猫”和“老鼠”的关系转变为朋友般的平等关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有效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另外,还应该尊重和理解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尤其值得强调的是,突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比如,要鼓励学生独立阅读、自由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现在孩子们的学业压力很大,基本上所有的时间都被学习占据了。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孩子的阅读量却越发少得可怜。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原来,他们除了课本、外语词汇和各种各样的作文大全、习题集,就再无时间和精力去看其他东西了,甚至有些学生还因为课余时间看“闲书”被父母和老师责骂。由此,他们的知识荒芜就可以理解了。所以,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应该努力地去改变这种现状,帮助学生走出这片知识的荒漠。好的方法不是列书单写读后感,而是在教学中循序渐进地给他们讲一些作品,让他们产生兴趣,从知其然到乐于知其所以然。然后再推荐一些文学性较强的中外名著给他们阅读,并开展一些评论讨论的活动,让他们积极地进行交流和反馈。还可以组织学生定期观看电影,将电影与文学联系起来,开阔他们的思想。在此基础上,鼓励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要多鼓励学生写一些成长中的经历和领悟,写他们眼中的新鲜事物;同时我们俯下身,站在和孩子一样的高度来看看他们眼中的世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而我们也不会仅仅用应试作文的要求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之,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是无穷无尽、永远也学不完的,甚至说怎么学也跟不上知识更新的速度。我们要引导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选择切合自己的心理能力、知识水平与个性特征的一系列学习方式和学习材料,使学习能够具有鲜明的个性化色彩。还是让我们教育工作者做生命的弓,让孩子们积蓄更多的力量,让孩子多一点自由。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特色,他们应该成为有自己风格的璀璨珍珠。无论父母,还是教育者,我们的责任都像是一把弓,我们应该尽我们所能提供给孩子正向的力量,培养他们成功特质。但是箭要飞向何处,珍珠要形成什么色泽,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生命抉择。不过,至少我们必须扮演一张提供助力的弯弓,让孩子动力饱满地奔向未来世界。

(责任编辑:刘福才)

猜你喜欢

先知纪伯伦教育者
品读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黎巴嫩]纪伯伦《纪伯伦散文诗全集》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纪伯伦买驴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在黎巴嫩感受纪伯伦
最好的财富
纪伯伦的柏拉图之恋
我不是什么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