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研究
2009-03-24于晓红张慧景志红
于晓红 张 慧 景志红
摘要:个性化教育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个性化教育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培养模式应具有多样化和弹性化,教学方法应具开放性和主动性的具体设想与建议。
关键词:个性化;培养模式;教学方法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从规模扩张转向提高质量的关键时期。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群体出现多样化的趋势,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的差异性日显突出。同时人才供求关系和分配制度的变化,以及双向选择的就业形式,使毕业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择业,使“用其所长,人尽其才”成为可能。如何适应不同学生群体的需要,满足个性化培养的需求,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突破口。
个性化教育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二是提供和创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我们认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大学教育的个性化教育的关键问题,是培养模式应具有多样化和弹性化,教学方法应具开放性和主动性。
一、“个性化”与人才培养模式
1、国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情况
尊重学生个性、重视学生的主体选择和个性表达,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普遍实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哈佛大学的校训是“实现自我,服务社会”,显然它是以学生的“个性”为第一位的。
将我国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国外同类大学相比较,最明显的差异,就是缺少个性化。国外许多高校将社会需求和个人兴趣有机结合,作为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依据。美国的高等工科院校没有全国统一的专业目录,专业设置多样化。许多学校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方面具有很大的弹性,且开设的课程面广量大,无论是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学生选择的余地都很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兴趣和今后的志向选修课程。日本大学选修课程占50%,法国选修课程占40%~60%,英国大学一般第二学年有大约20%的选修课程,第三学年则有50%的选修课程。斯坦福大学全校共有6000多名本科生,为本科开设的课程达6000多门,平均每个学生可以独立享有一门课程。学生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就业打算选择专业,而且可以自由地选择课程,使学生能够充满激情地学习与实践,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2、我国人才培养模式中个性化培养的问题
我国的许多高校近年来也在学生个性化培养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如按大类招生、校内实行转专业、双学位、双专业和辅修专业等方式,但成效不够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依旧限制较多。必修课程占较大比例,学时多,选修课程的比例远远低于国外同类大学(一般不足20%),开设的课程数目太少,提供的课程选择余地有限,使得在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方面既缺少选择的自由度,又没有充足的时间选学;二是没有实行完全学分制,个性化培养没有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保障无法大面积推行,因此只好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培养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规定的学分,恰似批量化培养。
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还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开发,制约了个性发展。问题的根源有以下几点:
(1)教育观念不能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一直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进行,普通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和分工具有相对的一致性,毕业生可以到相应的工作岗位施展才能。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这种相对一致性被打破,人才的需求是根据市场的变化而不是由政府主导了,因此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了,人才的流动逐年加大,人才的竞争也不断加剧。
高校的改革还没有完全脱离计划经济的模式,例如:招生是按计划进行,培养是按照大致相同的模式进行,而毕业生却需要自主择业了。由于教育观念不能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在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不能满足社会用人的需求,人才培养滞后于人才市场的发展,导致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要之间的供求还不够协调。
(2)激励机制不能调动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个性化人才培养中主力军是教师,需要他们主动探索、具体实施和不断总结经验,这就必然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我国目前多数学校对教师采取“工分制”的岗位考核或年终考核方式,对于教学方面的考核标准是看完成的教学工作数量,虽然各校也有关于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实施办法,但是并未真正落到实处。有些学校对于教学研究的计分要低于进行学术研究的计分,重科学研究不重教学研究,在教师晋升职称和各类奖励评审活动中也尤其如此。因此,导致教师对于教育教学投入的精力不足。另一种情况是教师多上课可获得较多的教学工作量,许多教师疲于应付繁重的教学任务,弱化了教学研究。
(3)教学环境和条件不能满足“个性化”培养需求。近年来在世行贷款项目、“211工程”等项目的资助下,各校的教学环境和设施设备得以大大改善。但是,可以满足“个性化”培养所需要的开放型实验项目却不多,开放型实验项目开放率也不高。还有许多学校的教学设施不足,即使从早到晚连轴转,也只能维持现行培养计划所设课程,难以适应“个性化”培养所需要的多设课、小班研讨式授课的需求。
3、推进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应是多样化。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有不同定位的学校,学校内也有不同定位的学院和不同定位的专业。但是,要满足个性化培养的需求,即使在一个专业内也应有不同定位的培养模式。如在目前普遍实行的“双、二、辅”和本硕连读的基础上,还应考虑其他多样化的培养模式,以分别满足“科学研究型”、“工程技术型”和“技术管理型”人才的培养需求。还应考虑学生毕业后的走向,实行模块化的培养模式,如就业模块、考研模块、出国学习模块等。对于个别特殊专业,可允许自行设立符合专业要求的课程模块和体系。同时结合专业特点实行分层、分类教学,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合适的专业发展方向,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各级教育部门应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多样化的培养模式试点。
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计划应是弹性的。第一,大力推行完全学分制,将修业年限的弹性落到实处,可以在部分专业进行试点或在现有试点班基础上推广;第二,改革和优化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课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压缩必修课时;第三,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保证选修课的数量和质量,鼓励学生根据社会的需要与自己的兴趣爱好,跨系跨专业选课,灵活组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取得最大的学习效益;第四,完善弹性学分制下的学籍管理制度,使学生能真正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安排学习进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选专业、自选修业年限、自选课程和自选任课教师。
二、个性化培养模式的教学方法
凡在国外有过学习经历或在国外高校有过工作经历的人,都会自然而然地将国外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与国内“死读书、读死书”沉闷的学习氛围作比较。一是国外许多大学的课程很少有统一的教材,而教授授课大
都以自己的学习心得或科研成果作为主要的讲授内容;二是自主和交互式的教学方式非常普遍,活跃气氛的讨论课十分常见。师生角色经常转换,教师时常由“演员”变为“导演”,由台前走向幕后,成为学生活动的支持者;三是考核方式灵活多样,如以综合性作业、论文、演讲等形式进行考核,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我国的高等教育虽然也十分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部多次实施的重大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都将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革作为重点,近年来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重教法、轻学法,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依然非常严重,与个性化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相差甚远。个性化教育的教学方法应是怎样的呢?
1、从兴趣入手
个性化的实质是从兴趣出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众所周知的话题,却在高等教育的个性化培养中往往被忽视。杨振宁先生谈大学教育和人才问题时讲到这样一句话:“上课其实是一种表演,成功不成功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看教师能使多少学生对这个科目发生兴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曾说过:“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因而也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1)应设计好启发与互动。启发式和互动式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我们所接触到的许多课堂教学,尽管教师备课认真,内容娴熟,但课堂效果不是太好,有的课堂学生睡倒一片,沉闷的气氛让人感到要窒息。主要的问题是教师缺少激情、缺少启发、缺少互动,这样的课堂,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个性吗?
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是需要设计的。教学内容的设计,包括如何以问题开头,如何联系实际(包括恰当地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与课程内容结合);讲授方式的设计,包括如何互动,如何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发表个人见解;多媒体教案或课件的设计,从内容、版面、色彩、字体等,都需要围绕如何激发学生兴趣精心设计。总之要当个好“演员”,要引起“观众”的兴趣,就一定要设计好“剧本”。
(2)应提高教学艺术。教学活动是通过教师的语言和行为表达出来,因此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直接的影响。要注重自身的魅力和教学艺术的提高,比如得体的仪表、精彩的语言、挥洒自如的教态、简练漂亮的板书、敏捷的思维、娴熟的解题技巧等,都会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喜欢你这位老师,才会喜欢你所教的这门课程,并逐渐对它产生兴趣,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亲其师,信其言,行其道”的道理。
2、开放式教学
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一是要打破传统的“一本书”,大力提倡课外阅读,让学生了解教科书之外相关领域的知识,更要让学生了解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二是打破“一言堂”,给学生适当的“自由”,允许发表个性化的见解;三是教师不要把所有的知识点讲得“完美无缺”,要给学生的自学留有余地和空间;四是改变就题论题、解题方法千人一面,解题过程枯燥无味的课外习题方式,开发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发挥个人智慧的课外作业和实践训练,使学生在思考和探究中举一反三,个性化得到充分发挥。
3、倡导主动实践
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践,而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不仅是要激发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要倡导“主动实践”,在“主动实践”中,学生的个性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我国的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十分重视实践环节,但是与发达国家的大学生相比较,能明显感到我们的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缺少个性和办法,故创新精神和能力有较大差距。产生这个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被动实践”应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被动实践是指实践的对象、方法、程序等关键要素都是由老师制定的,学生在老师规定的框架中,沿着老师制定的路线去完成实践任务。在基本规定的路径中,无需发挥个性和想象力,即可完成任务。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实践环节,绝大多数都是这样的被动实践。
主动实践的关键在于调动和激发学生对实践的兴趣和渴求,让学生尽可能真正作为主体参与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对象的确定、方法的制定、程序(路线)的设计以及问题质疑、分析总结等。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质疑力、观察力、协同力等素质都能得到培养,个性得到发挥。主动实践能力的培养并非只是在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这样的典型实践环节中,在课程学习的环节包括基础科目的学习环节中,也处处体现主动实践必要性。笔者近年来在机械原理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设计了若干课外综合作业,如“机构与机器分析”综合作业倡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实际生活、步入工程现场,主动去观察、分析和比较现实生活中或工程实际中构思巧妙、设计新颖的机器或机构;再如“机构创意设计”综合作业,学生根据生活中或生产现场的需求,自拟选题,进行机构运动方案的设计,对于优秀作品可以依托机械创新大赛和学校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将创意构思完善、制作成实物。通过营造这样的主动实践的环境,使学生不仅对机械、机构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提高了设计能力,而且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意识得到发挥和提升。
责任编辑:文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