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粮食价格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2009-03-23曹筠
曹 筠
摘要:2006年以来,我国粮食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稳定粮食价格成为当前政府的主要工作目标之一。科学地研究粮食价格的影响因素是出台合理政策的前提,本文提取了五项对粮价有较大影响作用的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997~2006年10年的样本空间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粮食政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粮食价格主成分分析
一、引言
2006年以来CPI不断攀升,2007年8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8.2%。农业部有关资料显示,8月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同比上涨17.3%,其中“菜篮子”产品上涨19%,均高于同期全国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实行一整套封闭式的购销与价格管理体制,农产品价格比较稳定。1978年后进入了经济体制改革时期,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农产品价格出现了几次剧烈的波动。从1978~2007年间我国农产品生产价格共经历了五次大的上涨和三次大的回落。
第一次农产品价格上涨时期是1978~1979年,由于农产品购销体制的松动和集贸市场的放开,导致进入市场的计划外产品的价格出现上涨,从而引发整个农产品市场的价格上涨。1979年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幅度高达22.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有关发展农业政策的落实,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得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但由于当时计划购销体制尚未放开以及收购部门仓容有限等因素的限制,出现了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导致了1980~1983年农产品价格第二次下跌,1982年农产品价格下跌落差为3.7%。
从1985年开始取消了统派购销制度,大部分农产品价格放开,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管理,价格波动方向不稳定,1984~1988年间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总体趋势是上涨的,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第二阶段,1988年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高达23%。1989~1991年为下跌的第二阶段,1989年农产品价格开始回落,1990、1991连续两年农产品价格急剧回落,1990年落差接近25%,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在全国银根紧缩的背景下市场普遍出现销售疲软现象,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出现了第二次“卖粮难”的现象。
1992~1994年为上涨的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农产品价格几乎全面放开,出现了十几年来罕见的暴涨,1994年上涨幅度高达40%,这是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的氛围中发生的,所以上涨的持续时间不长,到1995年农产品价格暴跌,落差为20%,随后的几年里,农产品价格一路下滑,到1999年跌至谷底。1995~2002年这一阶段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这与当时全国通货紧缩的大环境是相关的。
2003~2004年是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第四阶段。自2003年10月下旬以来,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减产,主要农产品供过于求的矛盾趋于缓解,农产品价格走出了1995年10月以来的低谷,农产品价格呈现抬头的趋势。2003年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为104.37,2004年则达到了113.09。2005~2006年二季度,受农产品增收及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农产品指数趋于平稳。
2006年三季度至今是我国农产品价格第五次上涨,据对全国31000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价格调查,2007年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比上年上涨18.5%。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产品生产价格同比分别上涨9.8%、4.4%、31.4%和8.1%。
由此可见,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具有较强的联动性,本文以粮食价格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价格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进行主成分分析。
二、指标体系设计
影响粮食价格的因素很多,我们遵循以下原则筛选指标:1、国情原则。中国的粮食市场属于官方管制市场,与国际市场粮价关联性不强,因此没有采纳国际粮价指数而将重心放在国内市场。2、宏观原则。粮食价格波动影响因素众多,如果着眼于小处,只会使得指标众多,可操作性不强,指导意义也大大降低。因此本文选取了五项宏观经济指标作为主成分分析对象。3、价值原则。我国粮食价格虽然由政府指导制定,但基本面仍然是由粮食的供求决定的,因此我们的指标从影响粮食供求的两方面进行选取,得到影响粮食价格的指标为:粮食总产量Y1,人均粮食消费量Y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Y3,平均粮食生产价格指数Y4,粮食播种面积Y5。
三、粮食价格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是霍特林提出的,它利用降维的思想通过研究指标体系的内在结构关系,把多指标转化成少数几个互相独立而且包含原有指标大部分信息(80%~85%以上)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方法,其优点是它确定的权数是基于数据分析而得到的指标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且得到的综合指标之间彼此独立,减少信息的交叉,这使分析评价结果具有客观性和可确定陸。我们分析的样本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价格及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统计年鉴》(1998~2001),《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年鉴2007》,其中缺失数据用均值代替。各指标的原始数据如表1。
1将原始样本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指标之间变化趋势、量纲的不一致及数量级的差异等现象,并建立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R。利用SPSS软件对R进行共线性诊断(略),结果表明变量间没有较强的共线性。
2计算出R的特征值、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由于第一、二两个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且累计贡献率达到88.968%,即这两个成分所包括的信息占原始变量所包含总信息的88.968%,其余3个成分对方差影响很小,因此可以提取前两个成分作为主成分。
3根据各原始变量的主成分矩阵,第一主成分在人均粮食消费量,粮食播种面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上有较重的负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的荷载最大,为0.941,是我国粮食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这说明粮食安全问题的重中之重是保证耕地面积。第二主成分在粮食总产量和粮食播种面积上负荷较重,其中粮食总产量的荷载最大,为0.991。这一数值可以从两个角度加以说明:一,充足的供给是稳定国内粮食价格的前提;二,如何增强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增产增收,是保障农业生产持续发展,保障粮食价格长期内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
4综合各主成分构造综合评价模型,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两个主成分Factorl(Y1)和Factor2(Y2),并以其方差贡献率55.875%、33.093%为权数构造如下综合评价函数:Z=0.55875Y1+0.33093Y2,其中各年的主成分得分可由主成分得分系数和原始变量的标准化值计算,即:第一主成分得分Y1=-O.233y1+0.388y2-0.42y3-0.238y4+0.1y5,第二主成分得分Y2=0.735y1-0.125y2+0.212y3-0.037y4+0.393y5。各主成分得分、综合得分及排名情况见表4。
按第一主成分进行的排名与综合排名有一定出入,这主要是由于第一主成分的贡献率仅仅为55.875%,并不能独自在粮食价格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第二主成分的贡献率达到了33.093%,说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高低,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大小已经成为影响农业长期发展,粮食价格稳定程度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四、结论
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当前对于我国粮食价格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属于供给层面的问题:第一,保障耕地面积,保证粮食供应的底线是我国农业生产安全的基石。也是粮食价格稳定的前提;第二,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在一些青壮劳动力大量流失至城市的地区甚至出现农业生产力萎缩的现象。在我国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向相对稀缺供给转化的今天,提升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解放劳动力成为了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诉求。通过注入科技含量提升土地利用率对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这不仅仅是源于耕地日益减少的压力,更重要的还是在于我国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不高。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提升,民众的粮食需求日益多样化,标准也日渐提升,对于健康概念日益敏感。因此粮食价格的长期企稳有赖于科技含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