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长要念好“分配经”

2009-03-20严卫林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劳技分配校长

严卫林

分配是学校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大有讲究。分配合理就会大大激发和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出分配的调控和引领作用;分配不合理则会导致矛盾重重,人心涣散。如何优化分配方式是校长必备的基本功之一,也是衡量校长能力和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校长必须十分慎重地搞好分配工作,念好“分配经”。

一、把关爱“平均分配”给教师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校长对教师的关爱必然会得到教师的衷心拥护和爱戴,凝心聚力,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然而,校长必须把关爱平均分配给每一位教师,不戴有色眼镜,不搞特殊化,不感情用事,做到不偏不倚。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教师心中都有一杆秤,一旦校长偏心和势利就必然会“打击一大片”,使校长失去坚实的群众基础,使学校管理磕磕绊绊。校长对教师的关爱不能以自己的情感好恶、教师的家庭条件和背景、与自己的关系疏密、功劳大小确定,而要把关爱一视同仁地洒向每一位教师,让每一位教师感受到校长无私的关爱和帮助,体会到教师职业的快乐、幸福和满足。

校长绝不能“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人”,只对自己“圈子里”的人宠爱有加,体贴入微,而对其他教师不闻不问;校长也不能把关爱只偏向于个别优秀教师,把他们视为掌上明珠,百般呵护,而对大部分默默无闻的普通教师漠不关心。有的教师由于先天不足,虽然工作也很努力,但仍然成绩平平,与优秀教师相比暂时显得相对薄弱,对于这一“弱势群体”校长不能责备、疏远和冷落他们。校长一句关心的话语、一声真诚的问候、一个会意的微笑,都会使每一位教师体会到校长的仁爱和慈善,从而死心塌地地为学校效劳。尤其是当这些教师工作上遇到不顺心、生活上遇到不如意、家庭经济上遇到困难、家属生病等偶发事情时,校长要主动伸出援助之手,问寒问暖,悉心关怀。“士为知己者死”,校长的关心体贴定会让教师终身难忘,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人心齐,泰山移,学校定会兴旺发达。

二、把成果“按劳分配”给教师

“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对于劳动成果校长必须严格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根据教师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以彰显公平和公正。校长在进行成果分配时切忌搞“平均主义”,撒“胡椒粉”,吃“大锅饭”,更不能不劳而获,少劳多获,否则,表面上“太平无事”,实质上却潜伏着很大的危机,会大大挫伤优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事实上的不公。

某校一直以来,在班主任经费结算时不论班主任工作如何出色,也不论班主任工作如何马虎,班级乌烟瘴气,“清一色”每人每月发50元。第一个月班主任相安无事,皆大欢喜,但渐渐地优秀班主任心理就觉得不平衡了,自己起早贪黑,苦心经营着班级,而“不同工却同酬”,慢慢地他们不再愿意深入学生、打理班级;而后进班主任则旱涝保收,优哉乐哉,从而使学校班级管理水平每况愈下。新上任的校长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弊端后,及时制定《班主任管理考核制度》,根据班主任的德、能、勤、绩,结合所带班级的出勤、纪律、卫生、成绩等诸项指标进行考核并发放报酬,奖优罚劣,鼓励班主任“冒尖”。“政策一变天地宽”,新的考核机制激活了整个班主任队伍,全校班主任热情高涨,活力迸发,大家你追我赶,一片欣欣向荣。

三、把需求“按需分配”给教师

教师成长校长有责,“教师要爬多高的楼,校长要搭多高的梯”。对于教师的上进心和对自身专业成长的渴望,哪怕有时显得有点不切实际,校长也要给予满腔热情的关怀和全力扶植,给教师设计成长方案。校长要在政策上给教师倾斜,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人力、财力和物力,满足教师的需求。校长不能给教师“泼冷水”、“拖后腿”,打消教师的积极性,泯灭教师的上进心。尽管学校经费有限,但教师在继续教育、函授、考研等方面所需要的经费,校长要全力支持,不折不扣;尽管工作繁忙,但如果教师需要外出听课,学习取经,校长就要一路大开绿灯,提供方便;尽管招待费用紧张,但如果教师需要与大师对话,请专家教授作讲座培训,校长就要毫不吝啬,“该出手时就出手”。校长“按需分配”的人性化培养方案定会使学校骨干教师人才辈出。

张老师是一位新来的劳技教师,他清楚地知道,在“分数才是硬道理”的“大气候”下,小学科教师就是“初三的月亮——有与没有一样”,大部分校长不会给予足够的重视,即使有求也不一定会爽快答应。加上张老师所在的学校条件较差,硬件设施严重不配套,工作难以开展,眼看着自己的才华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抱负难以实现,张老师心急如焚,他硬着头皮把自己的想法与校长作了汇报。“再苦不能苦教师”,看到张老师如此好学上进,校长二话没说,立刻批示总务处为其配备一切必要的教学设施和设备。得到校长的全力支持后,张教师如鱼得水,学校的劳技教育搞得有声有色,红红火火,劳技课题得到了省教研室立项,每年有数十名学生在省市乃至全国劳技比赛中获奖,该教师自己也在省市优质课评比、教案评比、论文评比、说课评比等诸项参赛中脱颖而出,很快地成了劳技教育界有口皆碑的“精英”。

四、把岗位“因才施配”给教师

“用人如用器”,用人得当,事半功倍;用人不当,事倍功半。为了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校长在安排行政干部、班主任、任课教师等岗位时,要做到“因才施配”,使其才能发挥达到“最大化”。吴老师是某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在中学时曾经数次获得省数学竞赛一等奖,考虑到他数学方面特有的才能,学校当即给予了重用,让他负责辅导初三年级的30位后进学生,期盼着他能“妙手回春”,提高学校的合格率。哪知道对于这些学生而言,任凭吴老师讲得口干舌燥,简直就是“对牛弹琴”,一学期下来,学生还是“涛声依旧”,绝大部分学生“大红灯笼高高挂”,吴老师偃旗息鼓,败下阵来。

第二年,新上任的校长在安排吴老师的岗位时略作调整,学校精选30名数学优秀学生组成培优班,分配他担任优秀学生的辅导工作。吴老师终于“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他现身说法,将自己学数学的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引领30位学生在数学天地里遨游,学生乐此不疲。果然,当年的数学竞赛中“放了颗卫星”,30位学生中有一半获得省数学竞赛一、二、三等奖,刷新了该校历年来在数学竞赛中一直“光头”的局面,引起了较大的轰动。成绩的背后还在于新校长慧眼识人才,根据吴老师特有的才能分配了最为合适的岗位。□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南麻中学)

编辑 朱桂英

猜你喜欢

劳技分配校长
“人本”思想在小学劳技培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论校长的修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校长给力“九个一”
劳技教育使农村小学生受益
劳技实践室安全管理的现状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