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农村,优化作文教学

2009-03-20石丽艳

考试周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合作互动农村中学作文教学

石丽艳

摘要: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重要尺度,但是在新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茶的今天,农村中学由于种种原因,作文教学水平比城市中学偏低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改变这一现象以提高农村作文教学的质量呢?本文从造成这种现象的几个原因入手,提出我们应该立足农村,让农村中学生的作文写出特色,化不利为有利,优化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

关键词: 农村中学 作文教学 特色 创新 合作互动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特别是在广大农村中学,作文更是令师生头疼的事,学生普遍感到没内容可写,是苦差事,害怕作文,甚至厌倦作文,而许多中学语文教师也常颇有同感地说:“如果不用批改作文,我们语文教师就轻松多了。”这种现象,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村语文教师。针对这一点,我从农村的实际出发,结合作文教学的科学理论,提几点自己的见解。

一、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水平低的原因

落后的教学观念的影响。由于信息交流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大多农村教师的作文观念比较陈旧,几十年一贯制的教学方法严重地制约了对作文教学的思考和更新。

(一)应试教育的影响。

为了提高升学率,让学生得到作文高分,许多教师不得不用固定的模式(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强加于作文教学,对学生要求越来越死,使学生越写越怕。有个别教师干脆走“捷径”,教学生背作文,套题目,这种不顾农村学生实际特点,任意拔高要求的做法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也不可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成绩。

(二)父母文化水平低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农村,随经济的发展,很多家长往往在孩子物质上满足较多,而在学习方面的引导较少,特别是作文方面无从指导,例如不注意引导孩子体验、观察生活,由于娇惯孩子,有些农村孩子更不知道农事和时节。试想,一个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的中学生,怎么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

(三)缺少足够的课外阅读。

受农村办学条件的限制,很多学校没有像样的图书馆,学生家中也极少有电脑,学生极少接触到有价值的读物。再则,一部分家长和教师也认为看课外书会影响成绩而禁止学生接触课外读物,这样,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远离了课外的文学读物。

二、提高农村中学生的作文水平的策略

(一)写真事,抒真情,写出农村特色。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情感人,以真情动人,这样的文章才能真正打动人。只有亲自去过的地方,亲身经历的事,直接接触的人,才容易写得具体生动,才能写出真情。例如,有的学生为了使所记的事情意义“深刻”,所写的人形象“高大”,凭空编造或任意拔高,结果情节上弄虚作假,让读者一眼就看穿。还有的学生写自己不熟悉的人或事,认为只有写五彩缤纷的城市生活,写万人崇拜的伟大人物才能写出好作文。相反,农村作文教学只有立足农村,让学生描写自己熟悉的农村生活才能走出困境。农村的世界虽是朴素的,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能发现农村区别于城市的独具魅力的闪光点,写出具有农村特色的文章。因此,农村中学生要尽可能多地到广大农村生活中汲取写作的源泉,随时随地积累写作素材。

(1)体验农村生活。

农村学生在家乡也别有一片天地,上树摘果,下河摸鱼,爬树粘知了,这些趣事会给孩子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教师还要抓住农时,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如收割小麦、采摘棉花等。这些都是他们积累写作素材的好机会,因此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把这些亲身经历的事,亲眼所见的场面记录下来,这就为学生的习作积累了丰厚的素材。

(2)观察农村景色,观察农村变化。

树木茂盛、田野广阔、蓝天白云、花草野果……这一切无不烙上农村的印记,无不给农村孩子以美的熏陶,只要认真观察,就能为他们描写田园生活提供取之不尽的写作源泉。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城镇化,这些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很大的空间。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比如随经济的发展,农村存在的环境污染现象,在作文教学中可指导学生对此现象进行调查、研究、访问,这样既可扩展学生写作题材,也可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交流、收集农村语言。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馍头睡”,这是农民对冬雪的感情;“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这是对农事的总结;“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这是人们观察天气现象总结出来的谚语。学生通过收集、交流这些丰富的农村语言,既可提高农村作文的科技含量,又可积累写作素材,使学生的作文更具有农村特色。

(二)激发兴趣,增强写作欲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农村中学生怕写作文,这有多方面的原因,有的是在短时间或单靠个体力量无法改变的。但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不能不说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农村中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1)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读、多看、多记,以便有感而发。

孙洙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名家名篇,可以学以致用,提高作文的综合水平。同时,农村现在生活好了,看电视应该不是什么奢望,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引导学生从电视中吸取有益的营养。另外,我还提倡学生多阅读报刊,开阔视野。在此基础上,学生还要养成积累材料的好习惯,通过剪贴、摘抄、背诵、写读后感、写日记等手段把有用的、自己感兴趣的材料积累下来。学生有了材料写作时就会情到文至,思到章出,对作文也就自然而然有了兴趣。

(2)平时的作文训练,要关注生活,关心时事,力求有新意。

现代的中学生,壮志凌云,他们往往指点江山,激昂文字,他们更关心与现实生活有关的人或事,所以平时的作文训练要指向生活,关心时事,这样的作文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顺应时代,富有新意。春节、母亲节、端午节、印度热带风暴、非洲饥荒、奥运会、四川大地震,这些都是作文训练的素材,我们把生活中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令人感动的节日和事件转化为鲜活的作文资源,让学生带着情趣高效作文,在观察感悟生活的同时,实现作文能力的有效提升。例如: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大地震,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在那段日子里,同学们每天都被那些感天动地的故事所感动着,他们也都想为四川做点什么。于是,我就鼓励学生每人给灾区的孩子特别是农村的孩子写一封信。结果,他们写出的书信作文,内容丰富,感情真挚,出现了很多文质兼美的优秀习作。

(3)提倡“猜想”式的阅读方法。

我们在平时读书看报时,采用“猜想式”的阅读方法,会更能激发写作兴趣。如在读文章时,可先看题目,不看内容,想象一下遇到这种题目,自己会写什么。读文章过程中,对文中的故事,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是主人公,会怎么做,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人或事,通过“猜想”,找出异同,有时会产生灵感,激发写作欲望。如果能随时把这些灵感写下来,久而久之,作文兴趣有了,作文水平也就提高了。例如,我经常激励学生写与名家作品同名的小小说,称之为“与名家同行”,如此既增强了学生在课外阅读名家经典作品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不少学生写出了精彩的微型小说,如《阿Q新传》、《新守财奴》、《孔乙己》等,有的还在省级的文学期刊上发表了。

(4)利用批改,激发作文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全部技巧在于如何欣赏和爱护儿童。”学生的每一篇作文,大多是他们经过冥思苦想而获得的,应该受到教师的尊重和理解,教师在批改作文时,首要任务是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进步,都应及时给予鼓励,都能得到教师的肯定,定会成为学生写作的巨大动力。当然鼓励也应中肯,不应夸大。

(三)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创新精神。

陶行知说过:“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他强调了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创造。而作文教学更应该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农村作文训练存在着重语言轻思维的现象,学生思路狭窄,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千篇一律,为此,我们在作文指导中,应引导学生多角度联想,多角度分析,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例如在写《我的老师》这个作文题时,大多数学生都写教师如何敬业,如何关心学生,而有一个学生却写教师被学生当堂指出错误时的前后表现,并通过写这位教师最终承认错误,表达了对这样的教师的敬爱,角度与别人不同,作文就有了新意。另外,我们也应指导学生逆向思维,对同一问题,采用正反置换的办法逆向思维,找到与众不同的新观点,例如“文明宿舍不文明”、“名师未必出高徒”等,这样的思维训练可以培养创新能力,写出立意新颖的作文。

(四)合作互动,外化实效地提高作文水平。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合作互动学习是西方也是我国新教改推崇的教学方式,亦可借鉴到中学生的作文教学上来,特别是农村中学生由于知识面有限,电脑等资源有限,更适于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一方面同学们可以资源合作,把自己有限的书报等拿出来全班共享,教师也可以组织把学生的优秀习作,观察日记,剪贴的好词好句好文等以多种形式在班内互动合作交流。另一方面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作文教学回归学生,让学生互相合作批改,使其产生学习的主人感,成功感,如可以以四人为一小组的形式,定期让学生互评作文,这样就可以加强小组每一成员的责任感,发挥每个组员的潜力和能动性,又可以在批改别人作文时,自己得到借鉴。同时,学生对同龄人评改,教师审阅后的文章,肯定会一睹为快,并作出二改或三改,形成良好的互动循环。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提高农村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并非易事,它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坚信,只要我们立足农村,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就一定会迎来明媚的春天。

猜你喜欢

合作互动农村中学作文教学
幼儿教育合作互动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高效课堂
刍议农村中学写作教学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陕南农村普通中学体育实践课实行选课制的可行性研究
培养学生数学探究意识的研究与思考
强化互动过程 实现读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