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逆温现象的几个注意点

2009-03-20李敏祥

新高考·高三政史地 2009年3期
关键词:冷空气降温气温

李敏祥

注意点一: 逆温现象的概念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一般情况下,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均垂直递减率为0.6℃/100米。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增的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就是逆温。

注意点二: 逆温现象的成因类型

1. 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地面辐射很快冷却,贴近地面的大气层也随之降温。由于空气愈靠近地面,受地面的影响愈大,所以,离地面愈近,降温愈多;离地面愈远,降温愈少,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见下图)。随着地面辐射冷却速度加快,逆温逐渐向上扩展,黎明时达最强。一般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很快增温,逆温便逐渐自下而上消失。夏季夜短,逆温层较薄,消失较快;冬季夜长,逆温层较厚,消失较慢。发生的时间主要在冬季。

2. 平流逆温: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却的地面、水面或气层之上时,底层空气因受下垫面的影响而迅速降温,上层空气因距离较远,降温较慢,于是产生逆温。逆温的强弱,主要由暖空气和地面的温差决定。温差越大,逆温越强。冬半年,在中纬度的沿海地区,因为那里海陆的温差显著,当海上暖空气流到大陆上时,常常出现平流逆温。

3. 地形逆温:常发生在山地、盆地和谷地中。由于山坡散热快,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这样的逆温主要是在一定的地形条件下形成的,所以称为地形逆温。如美国的洛杉矶因周围三面环山,每年有两百多天出现逆温现象。

4. 下沉逆温:在高压控制区,高空存在着大规模的下沉气流,由于气流下沉的绝热增温作用,致使下沉运动的终止高度出现逆温。这种逆温多见于副热带反气旋区,它的特点是范围大,不接地而出现在某一高度上。这种逆温因为有时像盖子一样阻止了向上的湍流扩散,如果延续时间较长,对污染物的扩散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5. 锋面逆温:对流层中,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密度小,爬升到冷空气的上面,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倾斜的过渡区即锋面。冷暖空气的温度差如果比较显著,可出现逆温。由于锋是从地面向冷空气上方倾斜的,逆温层也随锋面的倾斜而呈倾斜状态。因此逆温现象只能在冷空气所控制的地区内观察到。而且,逆温的高度与观测点相对于地面锋线的位置有关,观测点距地面锋线愈近,逆温高度愈低。每年发生时间主要在春季和冬季。

注意点三: 逆温的利与弊

1. 利:由于逆温的出现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的发展,所以逆温的好处有①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②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因为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同时,万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

2. 弊:不管是何种原因形成的逆温,对天气和大气污染的扩散都有相当大的影响,都会对空气质量产生很大影响。它阻碍了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妨碍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并使能见度变差,使大气污染更为严重。

注意点四: 判断方法

1. 折线法

在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图中,有一部分折线是气温随着海拔的上升而不断的上升。

2. 数字法

在对流层中,一般情况下,低处气温高,高处气温低。如上图,A至B气温递增,与对流层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相反,所以,A至B被称为逆温层。

注意点五: 应用实例分析

例1根据下图判断,北京四日气温垂直分布状况图中,近地面空气质量问题最严重的是()

A. T1日 B. T2日

C. T3日 D. T4日

答案:D

解析:此题需要认真分析题目中给予的条件:高架污染源。根据这个条件可以确定答案在T2和T4中选择,再根据逆温的严重程度K=T/H(高度),可以确定T4的高空逆温程度更为严重。

例2在风速大致相同,而气温垂直分布的A、B、C、D四种情况下,最有利于某工厂68米高的烟囱灰尘扩散的是()

答案:C

解析:主要通过看68米高度以上气温的垂直分布状况,上冷下热即呈正常分布时有利于气流的扩散,上热下冷限呈逆温分布时不得于气流的扩散。对照A、B、C、D四项气温的垂直分布情况,可以得知A、B、D三项在60~100米高度存在着逆温现象,故只有C项才有利于工作灰尘的扩散。

猜你喜欢

冷空气降温气温
冷空气小怪兽来了
关于冷空气的八个真相
冷空气从何而来
降温的办法
一起来消消暑 盛夏降温美妆品清单
小老鼠降温
冬日暖暖
与气温成反比的东西
读一读吧
实时气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