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反腐建设 赢取人民信任
2009-03-20马世伦
马世伦
【热点综述】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9年1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党的十七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研究部署今年的任务,被视为在新起点上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一次重要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上讲话时强调,“要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保证”,还明确提出了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这对于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理论分析】
一、 经济生活角度
1.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正确的金钱观要求我们,要用正当手段获取金钱,把钱用于做最有意义的事情。腐败分子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陷入了拜金主义的泥潭;腐败分子一旦有了钱,又生活奢侈,陷入了享乐主义的泥潭。因此,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必须让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2.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商业贿赂现象的存在表明了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克服这种现象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因此全会指出,要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这要求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3.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因此,全会指出,要“加强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
4.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会公报指出,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这体现了党对三农问题的重视。
二、 政治生活角度
1.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平等地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全会特别强调,要“坚持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严格执纪,决不让腐败分子逃脱党纪国法的惩处”。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地享受权利、履行义务、适用法律。
2. 建立健全对政府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要做到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就必须发扬民主,让人民群众参与,让权力运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听到民众监督的声音,使权力在法制的轨道上行使,以直面公众、接纳民意来赢得民心,这将是反腐败斗争坚实地走向未来的方向。
3. 公民直接参与决策、监督的方式。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是决策机关将涉及公众利益的各项决策进行公示,让公民了解后发表意见、建议。全会强调:深化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积极探索监督关口前移的方式和途径。这体现了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
4. 党的性质、宗旨。胡总书记在会上强调:当前,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这一系列目标任务的提出,生动诠释了我们党的先锋队性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表明了我们党要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的不懈追求。
5. 党的执政方式。全会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努力把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落到实处。这体现了党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民主执政的执政方式。
三、 文化生活角度
1. 文化对人的影响。不同的文化环境、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事物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因此,胡锦涛在中纪委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系统提出中共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
2.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因此,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中共领导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
四、 生活与哲学角度
1.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胡总书记在会上强调: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这体现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的观点。
2. 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胡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着力树立正确政绩观,要切实按照客观规律谋划发展,求真务实、埋头苦干。这说明创造政绩要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3.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之下,胡总书记提出将反腐败的成效直面社会公众,接受民心的检验,既显示了执政党对当下反腐败形势的判断,更显示了现代社会形态下执政党与民众关系的认识。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
4. 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会议指出,我们党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取得了不少成绩,这从许多大案要案的处理都看得到,然而,腐败牵涉领域甚广,应该承认,同群众的要求相比,反腐败的工作还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这一分析体现了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
【新题训练】
1. 十七大以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中央纪委监察部的工作部署,不断加大监督力度,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种监督()
A. 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B. 与行政监督体系无关
C. 是对民主党派的监督
D. 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我们党提出,要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加强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据此完成2~3题。
2. 上述要求,说明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
A. 禁止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
B. 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
C. 建立起市场经济的失信惩戒制度
D. 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
3. 按上述要求,有利于()
①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②培养劳动者的职业道德③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④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009年,胡总书记在中纪委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系统提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并强调以反腐败斗争新成效取信于民。据此完成4~5题。
4.胡总书记之所以要求中共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是因为()
A.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B.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D.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5. 胡总书记强调要以反腐败斗争新成效取信于民。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③世界是永恒发展的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09年1月14日,中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体会议公报要求全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据此完成6~7题。
6. 我党之所以高度重视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因为()
A. 反腐败是党的中心工作
B. 防止腐败,能够保持党的队伍的纯洁性,保证党的执政地位
C. 防止腐败,能够保证党对国家经济建设的直接领导
D. 反腐败是党履行政治职能的要求
7. 党把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作为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点。这蕴涵的主要哲学观点是()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D. 价值观的作用
8. 材料一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指出,当前,要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首先要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推动科学发展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要开展对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检查,保证中央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材料二全球金融危机使我国市场出现消费疲软的现象,对此,我国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信贷、利率、税收等多项改革措施,使我国的消费市场有所起色,为整个经济的回升增添了一抹亮色。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扩大内需与发展生产的关系。
(2)消费的增长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3) 党中央要求“开展对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检查,保证中央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D中央纪委监督属于政党监督,监察部监督属于行政监督,据此判断,AB表述错误,C不符合题意。
2. C因为ABD表述不符合题意。
3. D从材料的意思和关键词“有利于”看,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4. A只有A与题干能构成因果关系。
5. D从关键句“以反腐败斗争新成效取信于民”看,只有②④符合题意。
6. B因为ACD表述错误。
7. C从材料的意思和关键词“主要”看,只有C最符合题意。
8. (1) 在消费疲软的情况下,国家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扩大了有效需求,从而拉动了经济增长。这说明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是生产实现良性循环的重要条件。消费需求扩大,会拉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又会扩大就业,增加和提高收入,进而带动消费需求的扩大,实现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2) ①消费市场销售疲软,经济增长缓慢;消费品零售价格上升,经济增长势头加快,体现了矛盾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②经济的增长需要扩大内需来带动,这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③国家的各项政策最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3) 党中央要求开展对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检查,保证中央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体现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了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中央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积极采取各种改革,正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