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从哪里学遵纪守法
2009-03-20吴非
吴 非
上个世纪80年代“普法”,学校开始重视法治教育,相关内容安排了课程,写进了教科书。20年过去,社会的法治文明有了明显提高,这就更使我觉得校园的法治教育环境落后了。如果我们能客观冷静地思考,能不带偏见地分析问题,可能会发现:如今的学生从早到晚都在违法乱纪的环境中生活。
从早上六点整高音喇叭播起床乐曲说起。市政府早在十多年前就有规定,为防止扰民,减少噪声污染,市区不得使用高音喇叭。可是一些学校我行我素,完全不顾周围居民抗议,一直“坚持”使用到今天。
早上七点钟前后和下午五点多,是学生上学和放学的时候,大部分接送子女的汽车都违章停车,并任意调转方向。学校开家长会,门前的路上停了三排小车,堵住了干道,连公交车都无法正常行驶,交警束手无策;电视台来了采访车,现场报道,可是根本不解决问题,因为他们面对的是“群众”。这中间有许多是公车,甚至还有些车挂的是军警司法牌照。这些车的在场,让学生知道:这里有公开媒体上不报道的东西,也有课堂上学不到的内容,而这些现象给他今后造成的影响可能更大。
一些学校规定高三学生必须在晚上十点半以后才能回宿舍休息,违者训诫或给予处分。这样的现象已经很普遍了,但是在诉讼数量上升的今天,好像仍然没有一起官司,也就是说,对这样的违法现象,人民习惯了,接受了。
有人愤言,说现今的教育未必如旧时代。其他不说,就看小学生作业,远比清末与民国年间多得多。相比而言,鲁迅的三味书屋可以称作天堂。是的,现今教师不再用板子打学生的手心了,这比民国、比清末进步。可是,与打板子不同的是,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从精神意志上,从“制度”上“折磨”学生。比如,在旧时代,学生在校与教师发生冲突,受到虐待,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者不适应,他可以跑,他可以凭自己的成绩转到其他学校;现在却没那么容易,到处都是违规收费的学校,一个比一个猛。我目前尚未从资料中看到旧时代学校有如今这种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舆论热闹了多年,也“三令五申”了好多年,有改变吗?
每年的招生,是一大腐败风景。所有在学校(特别是所谓重点学校、名校)工作过的同行都心照不宣,现今家长为孩子择校,多交三五万元不算大事,富豪交三五十万元的也大有其人。这些都是明目张胆地干的,十多年了,全都不了了之,有关部门睁只眼闭只眼,也许他们也很无奈。可是大家好像全忘了:学生睁着大眼全看见了!
有钱的烧钱,有权的玩权。有个新生不耐烦地对班主任说,他的所有入学手续都由校长代办了,有关的事不要再问他。班主任很诧异,校长怎么会纡尊降贵地代一个学生办手续?查了一下,果然该生父亲在本地算是个“人物”。今后,这名学生在学校里能学到些什么呢?他不需要努力,他不需要遵守规则,校长在权势人物面前低三下四的媚态,让他感受到握有权力的幸福,他有什么必要尊敬教师甚至那个校长呢?
校园里很容易看到各种各样的违法细节。有所学校把自来水管接在消防栓上往池塘里放水,偷水偷出了瘾,每星期六放上一夜,“节约”了不少开支。谁知有个学生在随笔里明确地表态,学校这种行为属于盗窃,侵害了国家利益,他准备举告。教师把这事告诉学校有关领导,分管领导不高兴地说:“这个学生没意思”。——我认为他说反了,学校能把学生教成这样才“有意思”,这是教育的成功。堂堂学府,号称“育人”之所,却要做些小偷小摸的勾当,斯文扫地,如果人人都视而不见,那真是“国将不国”了。
办公室常有书商雇用的推销员来推销教辅资料,给的回扣并不低。怎样处理这类事,因人而异。
有的教研组讨价还价,然后以实价卖给学生,以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有的则不然,和推销员做交易,而且一律“强卖”,学生没有选择的自由;更有些学校,校长主任染指教辅,黑箱操作,卖给学生的讲义比市场价还要贵(如果审查彻底,有些人已够“移送刑事”了)。
学校要求学生穿校服,本是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消除攀比,谁曾想如今校服成了全社会都知道的腐败源。学生在穿上价格“暧昧”的校服的同时,也知道这和宣传的教育理念相去甚远,而极可能是一种难见阳光的交易。有位班主任曾把学校发的“劳务费”公开,悲愤地说:“这一次是学校污辱了教师。”学生三餐进学校食堂,每天也会接触些说不清楚的事。食堂承包人往往是学校领导干部的亲友,售出的饭菜质次价高,而为联手赚钱,有些学校竟然明令禁止学生到校外就餐,——这种“强卖”,社会上已很少,但学校里常有。
上级经常来学校检查、评审、“视导”、“督导”,有些学校“怕学生说错话”,对学校评比不利,公开对学生下“封口令”。学校引导学生说假话,禁止学生说真话,这样的做法,也与教育理念背道而驰。校长和教师往往在这类问题上低估学生,其实学生未必那么傻。
相对于社会而言,学校的教育环境应当是比较洁净的。普天之下,莫不如此。但是,我们不得不用一种挑剔的眼光审视今天的学校了,因为今天的学生,要组成明天的“社会”。他今天接触什么样的环境,明天就可能是什么素质的公民。每天从早到晚接触大量违法乱纪的现象,对一名有独立思考意识的学生而言,是很痛苦的。如果长期在违法环境中生活,必将有大部分人耳濡目染,习非成是。基础教育阶段长达12年,学生一直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每天接触这样的现实,长此以往,这些学生会有遵纪守法的意识吗?他们会成为合格的公民吗?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张功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