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入蜀原因探析
2009-03-20张美丽
唐昭宗天复元年(901),韦庄被西川节度使王建辟为书记后入蜀。韦庄屈身幕府则不失为一种托身得其所的识时务之举。那么王建为什么会辟举韦庄掌书记,韦庄为什么又愿意去接受王建的召辟呢?这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所谓偶然性,就是前面我们提到过的王建与韦庄有过一次偶然的接触。乾宁四年(897)四月,韦庄被李洵辟为判官,随同到梓州,会见王建,要王建罢兵。在那次接触中,可能是王建对韦庄的才华很赏识,所以才有辟召韦庄之举。而韦庄也因此对蜀川和王建有了了解,才“潜欲依王建”,有了入蜀的念头。所谓必然性,指中原文人命运的恶化和王建能够善待士人以及蜀川地理条件的优越等等。
昭宗一代,是唐末军阀割剧战争最为惨烈的时期,士大夫文人的处境严重恶化。《通鉴》卷二六四载,光化中,韩偓身居翰林,扈从昭宗出幸凤翔,反正后昭宗欲以为相。偓力荐赵崇为相,引起朱全忠的不满,险些招致杀身之祸。后因关阮规劝解,朱全忠才将他贬为濮州司马。由此可以窥见当朝士大夫的真实处境。韩偓的被贬还属幸运,更不幸的是那些惨死于军阀屠刀下的士人。强藩朱全忠就以杀戮文人为能事。《通鉴》卷二六五载:
柳璨恃示全忠之势,恣为威福。会有星变,……璨因疏其素所不快者于全忠曰:“此曹皆聚徒横议,怨望腹非,宜以之塞灾异。”李振亦言于朱全忠曰:“朝廷所以不理,良由衣冠浮薄之徒紊乱纲纪;且王欲图大事,此曹皆朝廷之难制者也,不若尽去之。”全忠以为然。……自馀或门胄高华,或科第自进,居三省台阁,以名检自处,声迹稍著者,皆指以为浮薄,贬逐无虚日,搢绅为之一空。
六月,戊子朔,敕裴枢、独孤损、崔远、陆扆、王溥、赵崇、王赞等并所在赐自尽。
时全忠聚枢等及朝士贬官者三十余人于白马驿,一夕尽杀之,投尸于河。
这是唐末文人悲惨的一幕,史称“白马之祸”。中原士人遭到朱梁军阀的如此野蛮屠杀,迫使幸存者不得不向别处投奔,谋求活路。唐末关中、中原士人避乱投奔的去处中,蜀川是比较集中的投奔地。韦庄就是唐末入蜀洪流中的一员。那么,文人为什么要投奔蜀川呢?原因有二。
其一,与王建能够善待士人有关系。史载王建“多忌好杀”,主要是忌杀军事将领,“诸将有功名者,多因事诛之。”[1]在对待文士方面却判若两人。“建虽起盗贼,而为人多智,善待士,故其谮号,所用皆唐名臣世族。……建谓左右曰:‘吾为神策将军时,宿卫禁中,见天子夜如学士,出入无间,恩礼亲厚如寮友,非将相可比也。”[2]王建这种待士态度,对那些在关内、中原深受战乱之苦、深受朱梁之辱的士人,必然具有不小的吸引力。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二二《五代幕僚之祸》中曾议论说:
五代之初,各方镇犹重掌书记之官。盖群雄割据,各务争胜,虽书檄往来,亦耻居人下,觇国者并于此观其国之能得士与否。一时遂各延致名士,以光幕府。……然藩镇皆武夫,恃权任气,又往往凌蔑文人,或至非礼戕害。
赵翼所说的“五代之初”,实际上是指唐末时期。这一说法基本符合实际,王建实属特例。而且,王建的这种待士态度在他开国后也未改变。《十国春秋》卷三五《前蜀本纪》称王建“授唐室旧臣王进等三十二人官爵有差,又宋玭等百余人咸见信用。帝虽目不知书,而好与儒生谈论,颇解其理。是时唐衣寇之族多避乱在蜀,帝礼而用焉,使修举政事,故典章文物有唐之遗风。”
其二,与蜀川的社会、自然条件有关。唐末中原大地在军阀的杀戮剽掠中震颤呻吟,汉唐古都长安的残破就是见证。乾宁二年(895),李茂贞、韩建、王行瑜三镇联兵攻入长安,欲废立天子,由于李克用发兵“勤王”,未称其愿,于是“纵火焚宫门”,“烟炎蔽天”,“城中大乱,互相攻剽。”[3]李克用退兵之后,李茂贞复入长安,“自中和以来所葺宫室市肆,燔烧俱尽。”[4]天佑元年,朱全忠逼迁唐室于洛阳,给长安城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长安自此遂丘墟矣。”[5]当时,就连富庶甲天下的扬州,“及经秦(宗权)、毕(师铎)、孙(儒)、杨(行密)兵火之余,江淮之间,东西千里,扫地尽矣。”[6]蜀川同样遭受了战争的破坏,但与中原相比,破坏程度小得多。即以贯休入蜀来谈,他曾以诗投王建:“河北江东处处灾,惟闻全蜀少尘埃。一瓶一钵垂垂老,千山千水得得来。……”(《陈情献蜀皇帝》)不避千山千水而来,原因是处处有灾,只有西蜀较清平,天下闻名。再加上蜀川有优越的地理条件,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称,是“沟洫脉散,疆里绮错,黍稷油油,粳稻莫莫”(左思《蜀都赋》)的鱼米之乡。青山绿水,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蜀川无疑是士人向往的理想去处。
韦庄入蜀,终身事建,除客观条件促成之外,还有其主观原因,那就是韦庄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意识。韦庄有“匡尧舜”、“重筑太平基”的宏大抱负。这个抱负,哪怕多次应举不中,累遭兵火,家人失散,颠沛流离,贫病交加,处境十分艰难的时候,也没有放弃过。年近花甲时,还从婺州到长安应考,还想取得官职,施展才能,匡扶社稷,便是他素有宏志的最好证明。进士终于考上了,只得到一个九品小官,后迁左补阙,也不过是七品闲职。并且,当时南衙北司,内外勾结,争权夺利,朝政十分黑暗,使他一身才能根本无法施展。所以韦庄依王建,与他一心想施展宏图,无疑是有内在联系的。他的思想意识是他入蜀的思想根源。
韦庄仕蜀十载,主要从事政治活动。十年中经历了王建扩大、巩固地盘(前七年)到建立前蜀政权(后三年)的风云变幻。他对前蜀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蜀梼杌》卷上说:“建之开国制度、号令、刑政、礼乐,皆庄所定。”《唐才子传》亦说:“及建开伪蜀,庄托在心腹,首预谋划,其郊庙之礼,册书赦令,皆出庄手。”
正是由于韦庄的政绩,他的政治地位似芝麻开花节节高升。天复六年,为安抚副使;七年为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武成二年为吏部侍郎平章事。一个六十六岁老人应聘到西川幕府,度过他晚年的时候,居然还能在他七十三岁时在前蜀作上一个综理万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也算是位极人臣、大器晚成了。这恐怕是他在这之前从来不曾想到过的事情。
韦庄在西蜀除了主要从事政治活动外,还从事了一些文化活动,对西蜀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由于他仕唐特别尊前辈,举遗贤,当然会给天下才士提供发展才智的机会,所以他入蜀时,不少名士就联袂同归。如毛文锡、牛峤等就与韦庄同时入蜀。在韦庄到蜀之后,据韦蔼《浣花集序》载,“辛酉明年,浣花溪寻得杜工部旧址,虽芜没已久,而柱砥犹存。因命芟夷结茅为一室。盖欲思其人而成其处,非敢广其基构耳。”很清楚,韦庄是第一个为杜甫兴建草堂的人,而且以浣花作为其诗集之名。寻踪觅迹,作为诗人的韦庄非但出于仰慕前贤诗圣,而且对于推进西蜀文化发展,荟萃四海名士也必然有利。本来,残唐五代,按李清照《词论》所言:“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熄。”但西蜀,不仅斯文未歇,在不薄诗歌的基础上更勃兴了词,使西蜀成为五代一个重要词坛阵地。这和韦庄入蜀的影响和推动是不无关系的。
参考文献:
[1][2][宋]欧阳修撰《新五代史》卷六三《前蜀世家》,北京:中健书局,1974。
[3][宋]司马光等撰《资治通鉴》卷二五九,北京:中华书局,1975。
[4]《通鉴》卷二六O。
[5]《通鉴》卷二六四。
[6]《通鉴》卷二五八。
张美丽,女,大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