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理性批判主义

2009-03-19

理论导刊 2009年2期

范 婷

[摘要]《莱茵报》时期是青年马克思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内研究多侧重于探讨马克思《莱茵报》时期思想-的某一或某几个方面,较少从整体上加以探讨。从整体上关注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思想以研究其精神实质即是理性批判主义。理性批判主义的根基在于批判理性,根源于马克思的批判理性观,理性批判主义具有内在的困境,这一困境存在于理性批判主义的出发点、对象与目的之间,在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国家观中集中体现出来。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莱茵报》;理性批判主义;国家观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002-7408(2009)02-0035-03

自1841年4月获得博士学位至1843年3月辞去《莱茵报》主编职务这段时期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探讨马克思《莱茵报》时期思想的实质对于把握青年马克思思想变化的脉络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青年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重点与热点,但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手稿》至《宣言》时期马克思的思想,可是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发展是一个过程,离开了对马克思《手稿》之前哲学思想的研究若想完整清晰地把握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发展是不可能的。近年来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对马克思《莱茵报》时期思想的研究有所加强,但研究尚未从整体上完整地理解与把握马克思这一时期的思想。本文力图把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思想视为一个整体加以探讨。

一、马克思《莱菌报》时期的理性观

1、理性的实质和特征。马克思是在两个层面上谈论理性的:第一,理性就是事物的本性;第二,理性是我们正确看待事物的方式。二者是内在统一的。

马克思认为事物有其自身的本质,这一本质使它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因此,他认为要“根据事物本身的情况来对待事物”,应该“按照对象世界所固有的规律来对待对象世界本身”。理性地对待事物的方式就是去认识事物的本质、本性。“合乎理性的准则只能从事物的本性中取得。”事物只有在合乎其本性的存在方式下才是自由的。正由于理性是事物的本质,因而用来衡量事物的只能是事物的自身本质——理性。

理性的特征主要有:

普遍性,是指理性是普遍存在的。马克思也用“一般理性”来指明理性的普遍性。马克思认为事物有两种存在方式:作为种的存在和作为类的存在。或者说作为个体的存在和作为整体的存在。在种与类和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上,马克思认为是类决定种,整体决定个体,“决定”是说种只有在类中,个体只有在整体中其本质才得以展开,实现。换句话说,类和整体就是种和个体的实现了的本质。马克思在对真理的论述中阐述了理性的普遍性特征。“真理是普遍的,它不属于我一个人,而为大家所有;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

具体性,理性并不是一种与现实的事物不同的抽象的存在物,理性总是具体事物的理性。理性的具体性与理性的普遍性有密切的关系,两者都是指理性并不是一种单独的存在物,都是说理性是内含于事物自身的,而不是从外面规定事物的行为的。

批判性,如果把普遍性和具体性视为理性的存在特征的话,那么批判性可以被视为理性的活动特征。马克思也以真理为例阐明理性的批判特征。“精神的实质始终就是真理本身。”“最好是把真理比作燧石,它受到的打击越厉害,进发出的火花就越灿烂。”打击真理的不是某种外物,而是真理自身。打击应被视为真理对自身的一种探求,它不是别的,正是真理的活动方式:只是在活动中真理才显现出自身的存在。在此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所讲的理性实质上是批判理性——理性在批判中显示出来。理性的批判性以理性的普遍性和具体性为基础:批判不能独立化为一种自身无前提的纯粹活动,它始终是对现实事物的批判,批判的价值就在于揭示事物的本性。因此,归根结底,批判是事物的自我批判、自我揭示、自我展现,是事物的存在方式之一。马克思谈到“理性的必胜激情和不可抗拒的力量”,这既是对理性的普遍性的阐释,更是对理性的批判性的赞美。

马克思在探讨理性的批判性特征时特别批判了历史法学派的代表人物胡果及其“‘实证理性”。马克思认为,“胡果是一个十足的怀疑主义者。否认现存事物的理性的18世纪的怀疑主义,在胡果那里表现为否认理性存在的怀疑主义。胡果承袭了启蒙运动,他不认为实证的事物是合乎理性的事物,但这只是为了不把合乎理性的事物看作实证的事物。胡果认为,人们消除实证的事物中的理性假象,是为了承认没有理性假象的实证的事物。”马克思对胡果的批判的焦点在于批判胡果把理性视为“假象”。因为在马克思那里,理性是出发点和归宿,“实证的事物”是探讨和批判的对象,但在胡果那里,“实证的事物”是出发点和归宿,理性只是人为附加在事物之上的“假象”,至多是用来论证实证的事物的合理性的某种工具而已。在这样的情况下,18世纪启蒙运动的深刻的怀疑主义就蜕化成为“庸俗的怀疑主义”:理性的批判精神不仅荡然无存,却反过来否定了理性自身的存在。

2、马克思对理性的具体论述。我们从马克思对理性的具体论述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理性观,马克思对理性的具体论述主要体现在对人与哲学的本质的阐发上。

人的本性就是自由。与动物不同,人是在类的层次上活动的。“没有一种动物,尤其是有思想的人,是带着镣铐出世的。”人是生而自由的。但个人只在自身中是实现不了自己的本性的,因为人的本性是一种类本性,这种类本性的最高体现就是国家。国家是“相互教育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的本性的真正实现,是人的自由存在。在国家中个人的局限性被消除了,种的局限性被消除了。作为国家的一员的个人的存在就是公民。公民之间不是没有差别,而是在同国家的关系上是无差别的、一致的,因为公民同国家的关系就是公民同人的本性的关系。至于公民之间的具体差别则不仅不妨碍人的本性的实现,反而是人的本性的实现的条件。马克思在赞同公民的理性时批判了等级的非理性和宗教的非理性。等级的非理性用等级下的市民取代了国家中的公民,宗教的非理性则是用基督徒取代了公民:前者把公民的现实的差别固定为公民的本性,后者通过把基督视为人的本性彻底取消了人的现实本性。

马克思认为“‘自由理性的行为我们就称为哲学研究。”马克思此话是指出哲学与理性的关系以及哲学与人的关系。“自由理性”是“世界的统治者”,理性是绝对自由的。而人的本质就是自由,因此,哲学研究就是理性在人的行为中的体现。因为哲学是理性的自由表现,而理性就是事物本性的展示,所以,对于哲学而言,除了揭示事物的本性以外,它再没有任何别的目的了,除了真理以外,它再没有别的内容了。真正的哲学就是真理的展现。在考察哲学的特征时,需要把真正的哲学与哲学的某一特定体系,即哲学的本质和哲学的形式区分开来。马克思认为,在哲学尚未成为“文化的活的灵魂”前,它还只是“同其他各特定体系相对立的特定体系”。在

马克思看来,德国哲学就是“特定体系”的哲学的典型代表:“哲学。尤其是德国哲学,爱好宁静孤寂,追求体系的完满,喜欢冷静的自我审视”;“哲学,从其体系的发展来看,不是通俗易懂的;它在自身内部进行的隐秘活动在普通人看来是一种超出常规的、不切实际的行为”。马克思认为,他那个时代的哲学正“变成面对世界的一般哲学”、“当代世界的哲学”和“文化的活的灵魂”。这一过程也就是哲学冲破“令人费解的、正规的体系外壳”的过程,是“哲学正在世界化,而世界正在哲学化的”的过程。哲学世界化意味着哲学冲破自己的体系外壳,世界哲学化意味着世界获得自己的内容。

二、马克思《莱菌报》时期思想的实质:理性批判主义

1、什么是理性批判主义。为了把握理性批判主义的实质,下面从理性批判主义的出发点、对象和目的三个方面对之进行探讨。

出发点。理性批判主义的出发点不是现实事物,而是现实事物的内在本性、固有规律。马克思多次谈到“根据事物本身的情况来对待事物”,“按照对象世界所固有的规律来对待对象世界本身”。确切地说,不是个别事物的本性,而是作为整体的普遍本性——般理性或普遍理性才是出发点。

对象。现实事物是理性批判主义的对象。在理性批判主义看来,现实事物是不完善的或不合理的,不完善的事物需要进一步发展以完善自己,而不合理的事物则不应该存在,它只是证明其反面的合理事物是应该存在的。现实事物发展的方向就是事物自身的本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本性的展开。

目的。理性批判主义的目的就是探求并力求实现事物的本性。而人的自由的实现就是理性批判主义的最终目的,真正的国家——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实现是人的本性的最高实现。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理性批判主义的核心在于批判理性。如果把批判理性视为它的内容的话,那么理性批判就是它的形式。前者是指现实事物有其本质,后者是指事物的本质必然会实现。

2、理性批判主义的主要特征。从批判理性——事物有其本性出发,批判理性主义的第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对事物作本质与存在的区分。现实事物是存在的,但这种现实存在并不能保证存在的事物就是合理的,或者说不能保证事物的存在是一种合理的存在。只有事物的本质才能成为存在的事物是否合理的参考,即,如果事物的本质是合理的,那么事物的存在也就是合理的,否则,事物的存在就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存在由于自身必然包含着矛盾是必然会消亡的,而暂时还不存在的事物只要合乎理性就必然会存在。

从理性批判主义的第一个主要特征出发必然得出它的另一个特征:区分事物的内容与形式。与区分事物的本质与存在的要求一样,只有事物的内容才能作为判断事物的形式是否合理的参考。此外,从理性批判——事物的本质必然会实现出发可以得出理性批判主义的其他特征:区分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整体与部分以及类与个体。在双方的关系上,马克思认为是前者决定后者,前者是后者的本质、内容,后者是前者的存在、形式。但马克思并不认为普遍、一般、整体与类是某种脱离特殊、个别、部分与个体的独立自存的东西,而是把它们视为现实事物的真正展开和实现。马克思对理性的普遍性与具体性特征的看法是理解他的上述观点的关键。

马克思理性批判主义的特征贯穿于他对所有现实事物的论述中,例如,在论述书报检查制度时,马克思认为书报检查制度是新闻出版自由的对立面,它的存在是不合理的;在论述等级制度时,通过否定等级制度的本质——封建制而否定现实的等级制度;在论述法时,马克思把法的形式——制定法或习惯法与法的本质——法理区分开来;在论述共产主义时。马克思对之作了共产主义的理论阐述和实际试验的区分;等等。

三、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理性批判主义的困境及其集中体现

1、马克思《莱茵报》时期思想的困境。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思想存在着内在的困境,困境就存在于上面对理性批判主义所做的分析之中,具体说来,困境存在于理性批判主义的出发点和对象之间,出发点和目的之间以及对象和目的之间。

存在于出发点和对象之间的困境,由于普遍理性是理性批判主义的出发点,而现实的事物只是对象,这就必然造成现实事物的具体特征在普遍理性前显露不出来,也就是说,普遍理性发现不了现实事物的具体特征,其根源在于普遍理性认为必须把整体视为部分的本质,而这个整体又不过是另一个普遍理性。此外,更为关键的是,理性批判主义用来看待事物的“工具”是批判理性,而批判理性的本质就是批判,批判就是批判理性的惟一活动或存在方式,因此,在批判理性看待事物时事物的“合理的”一面,首先是事物何以存在这一问题批判理性是发现不了的,确切地说,对此问题批判理性是毫不关心的。换句话说,批判理性关心的是事物往何处去的问题,而不是事物从何处来的问题。

存在于出发点和目的之间的困境,这一困境是上述困境在理论上的集中体现。人的本性是自由,可自由的本质是什么?怎么才能实现自由?对这些问题批判理性是无能为力的。原因在于自由就是理性自身,而理性把自由视为自己理所当然的本性,它是不会去探究这些问题的,一旦自由成为它探究的对象,其结果必然是批判理性怀疑自身,怀疑就意味着批判理性取消了自身的地位——考察事物的出发点。因此,批判理性必然要把自由视为与自身须臾不可离的本质,可见,作为目的出现的自由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作为出发点的批判理性自身的确认。

存在于对象和目的之间的困境,理性批判主义的困境在对象和目的之间现实化了。根据理性的普遍性特征的要求,人类与其他的存在物都有自己的本性,双方的本性在理性面前应该是一致的、无差别的。但这是不可能的,理性必然要求人性高于其他存在物的本性。因为,理性说到底就是人性,它不把人性定得高于其他存在物的本性就决定了它自身就不能高于它们。因此,根据理性的普遍性特征的要求,人类与其他存在物在理性面前是无差别的,人类的自由应该体现在对自身与它物的关系的认识中;但根据理性的批判性特征的要求,人又应该为它物立法——人是出发点和目的,它物只是对象。

2、困境的集中体现。马克思《莱茵报》时期思想的困境集中体现在国家问题上。

国家问题在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思想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一情形是由马克思对国家的本质的看法决定的。在马克思看来,国家是“相互教育的自由人的联合体”。这绝不是说在个人成为自由人,即个人获得自己的本性后再联合而成国家,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国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这句话是说,个人只有在国家中才能实现自身的本质,真正的国家就是人的本质的实现。“个别公民服从国家的法律也就是服从他自己的理性即人类理性的自然规律。”这是因为人的本质是类本质,只有在类本质中个人才能感到自己是自由的,才能获得自身的本性,而国家就是现实的类。

此外,在马克思对理性、法、利益、共产主义和报刊的人

民性等的论述中国家也处于论述的核心地位,这是因为理性和法等对象都有存在与本质的区分;连理性都有一般理性和特殊理性之别,一般理性就是理性本身,特殊理性是个别事物的理性;至于利益,它就是特殊性的实现,是同国家直接对立的。而国家就是普遍性的代表,是实现了的普遍性,或者说,国家的实质是普遍理性。在真正的国家中“只有精神力量;自然力只有在自己的国家复活中,在自己的政治再生中,才能获得在国家中的发言权。国家用一些精神的神经贯穿整个自然,并在每一点上都必然表现出占主导地位的不是物质,而是形式,不是没有国家的自然,而是国家的自然,不是不自由的对象,而是自由的人。”马克思在这里表达的核心观点是国家没有存在与本质的区分:它的存在就是它的本质。国家只有精神存在,它是纯粹的理性,在它之中不存在任何矛盾,因为一切矛盾都产生于存在与本质的分离。

所以,在马克思看来,真正的国家是现实事物矛盾的消除、本质的实现,如此一来,现实的国家就必然把现实事物的矛盾集中在自己身上。因此,马克思认为必须把国家的内容与形式相分开,人民精神是国家的内容,现实的不合理的国家只是国家形式。“国家形式,正是作为形式,还与自己的内容相对立,而人民精神在这些形式中也就不像在它自己的形式中那样感到‘自在,它不承认这些形式是自己生命的形式。”马克思主要批判的国家形式是普鲁士的等级制和作为这种等级制的基础的封建制度。“封建制度就其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是精神的动物王国,是被分裂的人类世界,它和有区别的人类世界相反,因为后者的不平等现象不过是平等的色彩折射而已。在实行单纯的封建制度的国家即实行等级制度的国家里,人类简直是按抽屉来分类的,那里伟大的圣者(即神圣的人类)的高贵的、彼此自由联系的肢体被割裂、隔绝和强行拆散,因此,在这样的国家我们也发现动物崇拜,即原始形式的动物崇拜。”马克思把封建制度视为“精神的动物王国”是因为他把真正的国家视为“自然的精神王国”。真正的国家的原则是人的自由,而封建制度和实行等级制度的国家则把不自由视为人的本性并将之固定下来。

综上所述,理性批判主义是马克思《莱茵报》时期思想的实质,只有努力从整体上加以探讨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这一时期思想的实质,也才能更好地理解青年马克思的思想转变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实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