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迷宫里走,但不会迷路
2009-03-19赵画
赵 画
一
看卢梭的《忏悔录》,是爸爸推荐的,我相信爸爸的眼光。
打开书,先是译本序,说卢梭在写《忏悔录》时,正在逃亡,他在孤独而且还不幸的坎坷中完成了这部书,这很让人敬佩。他让我想到雨果,想到《悲惨世界》灰暗的色调,但实际上,书中的描写并不会让人感觉到现实中的不安骚动和苦难。
我也佩服他能够坦然地吐露那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种种事情,无论是罪恶的还是高尚的,像大多数人一样,我做不到。
我渐渐感受到卢梭的自负,也不知道这是优点还是缺点,达利在自传的第一句话就写:“我六岁想当厨娘,七岁想当拿破仑,从此,我的野心与日俱增。”我觉得卢梭可以和达利相媲美,只不过卢梭没有那么直白地说出来,但从他的行为中,可以感受到他对自己能力的无比信任,从不担忧,这也许就决定他一生的不平凡。
《忏悔录》更像一部小说,卢梭对美丽的姑娘尤其是贵族小姐怀有浓厚的兴趣,这点让我觉得他的內心很危险,弥漫着火药的气味,感觉像看斯汤达的《红与黑》。《红与黑》是迄今为止最让我恶心的一本书,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看到黑色封面上的两个人,我就毫不犹豫地把它狠狠地塞回书架,想想又觉得不甘心,名著肯定自有很多可取之处,又耐着性子把它翻出来。书里描写于连和什么太太之间发生的种种事情,让我觉得浑身不清爽,觉得他们像纠缠在一起的蛇,辨不清头尾,无休止地纠缠,还亮着冷光。《红与黑》只看了一半,又毫不犹豫地塞回书架,再也没有重新翻开它的欲望,我也说不清理由。把《忏悔录》和《红与黑》联系在一起,就有了说不清的滋味,好像小小的泥潭被木棍搅混了,黑褐色沉淀都浮上水面,原本的清澈不复存在,我的偏见让眼前一切都带上混浊的颜色。
《忏悔录》本应该披露自己,但书中又唠唠叨叨地提到了很多其他的人和事,而且大都是揭短。就像乡村围坐在一起闲话的老婆婆,虽然都很淳朴真诚,但就是喜欢东家长西家短,并乐此不疲。
卢梭干过的事很多,当过学徒、仆人,到教堂打杂工,还在对音乐一窍不通的情况下自荐为音乐老师。说自己对谱曲唱歌很在行,体现了他非凡的自信,虽然自信,但他依然在别人万分的期待下,搞砸了音乐会。他的自信,不仅在外貌、举止、学识甚至是自己的嗓音。他热爱音乐,在终于学习了一些音乐知识,认为自己俨然是个音乐家的时候,又觉得当个音乐家,太大材小用了。我不知道法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对我来说,或者时现在的社会而言,音乐家,仅仅这一个词就能引起无限美好的幻想。他也很自信自己的文笔,觉得他写的讽刺诗“绝妙”,“只可惜没有讽刺他人的狭隘”,这令我全身发毛。假如他真的很豁达,就不会在写完“绝妙”的诗后,又把它寄给那个他看得不爽的倒霉蛋了。那时他已经不再是小孩子,又干出了不少很失风度的傻事。
他的记忆对风流事迹格外垂青,电影《闻香识女人》中的史法兰的性格和他很像,但可以理解史法兰在军营中承受不住单调生活的压抑,却不恭维卢梭这样的天性。天性虽然无法指责,但在我看来,天性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境界和胸怀。
随着时光流逝,卢梭却没有太多的改变,还像毛头小伙子一样自信,还像小孩子一样好奇,喜欢挑战,也许正因为如此,他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身处逆境的他终究会被历史承认,相信他所著的《忏悔录》会拥有无数忠心的读者,他是对的。
爸爸妈妈对《忏悔录》的评价都不错,唯独我,大逆不道地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我也像卢梭一样坦诚地说了出来,其实本来就无所谓对错。
虽然我提出了一大堆关于卢梭的贬义的看法,但不是完全否定他,他是好人,有同情心、有志向、有勇气,这就足以说明一切。对于他的为人,对于他对世界的看法,那是他自己的事,是每个人独有的观点和自由。有些人的个性可爱,有些人个性怪异,这会对一个人的生活造成巨大影响,不讨人喜欢的个性也可以是伟大而高尚的。
二
但卢梭的确让我思考了更多。
去了一趟图书馆,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像挤在沙丁鱼罐头里,连空气里都混着燥热。
借了一本《大师笔下的大师》,最近比较喜欢这种一段一段的文章,在学习的间隙,或者在排队洗澡的时候读。闲闲地翻着,都会有一种淡淡的满足,心情也很明朗。
书里有些黑白的图片,一翻就看到王尔德,那篇文章的标题是《道德败坏的唯美主义者》,我想反驳,道德败坏这样罪恶的词,是不该随便用的,我相信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善的,从每个人身上,都能发现很纯很美的东西。
也不是第一次看到王尔德的照片了,但还是很强烈地感觉到,他符合我在看他的童话时勾勒出的那副形象,像矜持的王子,心里洒满暖暖的阳光。不一定要像他描写的道连,格雷那样完美,虽然长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格。波德莱尔一看就像沉郁又激动的诗人,泰戈尔一看就像智者,惠特曼一看就像是历经了很多沧桑却依然执著的人。一个善良的人决不会长得很狰狞,却也不一定很美,但看上去会有一种很舒坦的感觉。以貌取人,也还是有些道理的。
伍尔芙和王尔德很像,都有点忧郁。我没有认真看过她的作品,只知道她的生命也很凄凉。她在口袋里装满石头,投入离家不远的欧塞河。她得了非常痛苦的病——癫痫,她的死有一种被荒废的美,像守护着什么完美的东西。
也许很多被人们排斥的东西并不是多么污秽。称王尔德道德败坏,仅仅因为他是个同性恋者,我觉得这只能看作是一种选择。只是这种选择违背了大多数人被时代局限的道德观。被视为异端被批驳,没有任何开脱的借口。
可以看得出他的高傲,盛气凌人的冷峻的目光里包蕴了太多。他的思想也飘着贵族气息,他认为贫穷苦难的人们并不值得同情,值得同情的只有美和欢乐。唯荚,有的时候也是冷酷的。现实应该粉碎了他的幻想吧,牢狱中的时光,终于可以让布满伤痕的心静默,沉淀过去的时光,沉淀下一层厚厚的贵族生活时留下的尘埃。他懂得了更多,却没有太多时间去感悟。
他的生命,最终消逝在贫穷和冷漠中。他的朋友离开了他,据说为他送葬的只有和他同住在贫民窟中的邻居。
人是平等的,在现实申会有贫穷和富贵的差别,但人们都有自己的灵魂,不受约束,完全由自己主宰。贫穷中蕴含了一种更简单的善良,可以冲破现实的迷雾,回归到生命的平等。
现实的凄风苦雨,吹落了枝头上所有的花,花辩飘零也是一种孤寂凄凉的美。只有大地才会知道,因为那情感都缓缓流入它的心里,超越语言。
张爱玲说,王尔德的语言只是一种肤浅的美。但我认为他是深刻的,是痛苦中开放出希望的百合,纤尘不染。
三
《围城》是一部奇特的小说,它没有曲折的情节,一堆杂乱的故事,就那样自然地浮上来,又不像米兰,昆德拉不着边际的叙述。我觉得《围城》就像练笔,里头有很多精彩的语言,小说就是语言的艺术,所有的情感,所有想要展现的画面,所有想表现的色彩,都必须用语言替代。
所有的艺术,都不能仅仅是它的形式,小说不能只
有语言本身,不能只讲故事,钱钟书先生的书我也曾看过。是很薄很薄的用繁体字印刷的版本,看得很吃力,也很有收获。很多精辟独特的语言,娓娓而来,像冬天夕阳下的水波,机智的灵光不时地闪现,还有更多温和却冷峻的讽刺与幽默,当时就觉得鲁迅的讽刺就显得世俗得多,看得出生硬的痕迹。是贴了标签的讽刺。钱先生的讽刺可以当作玩笑话,认真地看,却是笑里藏刀的讽刺。
相对于他的其他小册子,《围城》像一座城堡,也像一座白蚁穴,很宏大也很疏松。
《围城》中没有多少真诚动人的情感,就像为了写小说而写小说。
记得以前也曾翻过《围城》,比较粗略,只是看了大半又搁下了。小说的开头写到鲍小姐,写到船上的事情,让我觉得像中国版本的《红与黑》,虽然二者并没有很多共同之处。《红与黑》曾经留给我极为反感的印象,《围城》很无奉的也让我有了一些偏见。但不得不承认,《围城》的语言很精到,经常淡淡地点到一些意味深长的语言,有一种风拂过水面浮动了水波,揉碎了水里平静的影子的感觉。
谁会喜欢虚伪得像纸面具一样的人?可小说里偏偏有很多这样的人物。很多小说都有很鲜明的正方和反方,主人公都有很鲜明的个性或特征。但《围城》里却没有一个人能让我觉得是充实丰满的人物,每个人好像都不只是他们表现出来的那样。有一种空泛的真实。
小说里真正提到“围城”的次数不多,也没有像镜子一样把想说的话完全地反射出来,这种感受是很陌生的,也很平静。对我来说,这部小说也许不曾让我感动,但它毕竟是一个很清晰的剪影,是一片意象玻璃上精心雕刻的一朵磨砂的花。
大多的小说或电影不会再三反复地描述相似的场景,但《围城》很耐心地写了很多次孙柔嘉和方鸿渐的吵架。他们的生活总是这样的,每天的生活都是同一张拼图上的碎片,很无奈,这就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
城,也许太坚固了吧,可能只是篱笆罢了。很多东西只有远看才具有巨大的诱惑力,篱笆只是简易的障碍。在篱笆里往外看,觉得外面的世界很自由很广大,从篱笆外往里看,里面的世界很安逸很宁静。篱笆不是障碍,只是创造出了一种距离。
距离改变了生活。
四
这个世界是很神奇的,我毫不怀疑地相信。
看了一本书,《尼古拉的遗嘱》,说的是四五百年前一个叫做尼古拉,勒梅的人。是个抄写员,他得到了一本很奇特的书,关于炼金术。之后,据说他得到了生命的永恒,至今都生活在印度的一个城市,与妻子一起。
牛顿也研究炼金术,是个完全的炼金术士,然而,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在世界的另一端,他又是如此客观地看待世界,是一个举世公认的科学巨人。
信仰,可以是虚幻的,也可以是真实的,人们相信美好,追求美好,执著地追寻那些美丽的故事和传说,在信仰与灵魂的召唤中,于是出现了宗教,穿透了历史和世俗的迷雾。真正的宗教是很纯净的,是很宁静的,没有喧嚣,它可以点燃因失望而熄灭的心,它抚慰痛苦,它创造美好。
幸福,不需要太多地了解世界。小时候相信圣诞老人会遥远地捎来礼物,相信有长着翅膀的白天使,相信善永远会战胜邪恶,相信所有的故事都有美好的结局,相信花永远开着,永远散发着幽香。后来又无奈地发现,沉淀在自己的梦幻里太久,难以接受阳光下另一面的阴影和灰暗,不愿相信非洲的小朋友还饿着肚子,不愿相信战争,不愿相信世界上有坏人。但生活慢慢向我证实,世界上有很多超出幻象的内容,这些影像渐渐地从水底浮起来,扰乱了往昔平静完整的倒影。
我们需要一些东西来弥补现实与梦的落差。我们继承了文字、音符,人类创造出的一个又一个奇迹。在厚厚的书页下,我们阅读与自己生活不沾边际的故事,了解别人内心的想法及种种动人的情感。我们倾听音乐,古典的现代的跨越障碍让情感引起共鸣,细微的心灵颤动,就像微风吹动高高的柔柔的草。在阳光下色彩一闪而过。
卡夫卡有本书叫《误入世界》。的确,误入世界,我们都迷了路。我们无法选择自己怎样降生于这个世界,不幸而又万幸,每个人都要一样乖乖地学会生活。
假如可以选择,会不会再选择作为人?很难取舍。也许我想做一棵树,随便长在一个院子、一片荒漠或远山的一个角落里,没有使命,没有思想,也没有情感。也许更愿意变成水,“上善若水”,在云雨露雪中无限循环,水是最完美的,可以真切地体会这个世界的神奇和广大。
“恶是善的星空”。
现实也是关的幻影,不过现实太繁杂。对待生活,还是需要感恩和宽容,自己也是神奇的世界的一个小小的零件,不也是一个奇迹?
责任编辑贾秀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