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班化学新课程会考复习中“度”的调控
2009-03-19陈琳琳
陈琳琳
新课程教材使用以来,给我们一线教师的最大感受就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灵活性,非常注重与生活和生产实际相结合,突出其用途,淡化其复杂的化学原理。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化学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框架,也迫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改变以往直接呈现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要积极创设情境,设计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自我探索的能力,这也给本身基础不是很好的文科学生的化学学习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同时,文科学生由于在化学学科上没有高考压力,其重视程度也有所下降,这对搞好文科班化学教学、提升文科班化学会考成绩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在近一学期的文科班化学教学中,我尝试着分层教学,抓住课堂这根生命线,把握好教学各个环节中的“度”,细心分析每个知识点,精心设计课堂中的各个提问,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更好地完成高中化学的会考教学任务。
一、备课考虑好“适度”
一年新课程下来,对备课有了自己更深的体会和感悟。在文科班会考教学中,我觉得备课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详备”教材内容,关注“实用度”和“难易度”
新课程的内容注重实用性,因此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更要关注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多找些生活中的素材来例证或阐述相应的概念和原理,如果有条件可以组织一些实地考察或动手实践活动,来强化理解。同时文科班的学生相应的化学知识基础比较薄弱,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力较差,所以不要急于对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希望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尽量要求能做到扎扎实实落实每个知识点,并配合相应的实例或口诀等强化记忆,让其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类似的问题能有意识地去想到这个知识点。
如在介绍甲烷时,我首先展示了前几届学生的一个研究性学习的图片,其内容是从一个湖的淤泥中接出的一个管子连在了“灯泡”上,“灯泡”能够被点亮。同学们非常兴奋,从来没看过这样的灯,于是纷纷开始议论“为什么灯泡能够发亮?”。我在解释了背景及原理以后,就水到渠成地提出了甲烷的来源、燃烧反应等相关内容,且让学生获得了非常丰富的感官体验。再如,在介绍甲烷的空间分子结构时,我直接以模型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解释什么叫正四面体结构,其中的 C、H的位置分别怎么样,而不急于解释为什么是这种结构而不是我们平时感觉的平面正方形结构。
2.“专备”学生特点,建立“信任度”和“参与度”
在文科班教学,学生的特点比教材内容更值得教师关注。因为,就算你的课上得再精彩,学生不领情,也是无济于事的。我一般在备课时会设计三个阶段的提问,即学生参与过程。第一阶段在刚上课时,或是进行简单习题讲解,或是对上节课知识的回顾,或是方程式的听写。参与的一般是两类学生,一类是基础不错、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另一类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而基础差的学生一般在上课前我会单独先叫来进行辅导或提示,基本保证其在课堂提问中不出错。这样几次下来可以增强基础差的学生在同学面前的信心,同时也提高其课堂的专注度和参与度。第二阶段是在课堂中的一些即兴提问,被提问的一般是一些中等或中等偏上的学生,观察他们对课堂知识的接受程度,及时做出调整。第三阶段是在上课快结束的时候,叫学生进行知识内容的概括和总结,加深理解。我一般会以组或寝室为单位,轮流制,展开相互间的竞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样,在备课时能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创造机会增加每位学生的参与度,同时帮助其树立信心以及在同学面前的“威信”,从而提高其学习的兴趣。
二、课堂严把“三度”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学生最大的收益在课堂,而最大的失误也在课堂。因此,严把课堂关,关注讲解“角度”、知识“密度”和教学“难度”,才能切实提高会考教学的质量。
1.例题讲解注意“角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道例题的教学,切入的角度很多,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是十分重要的。
例38.4mg铜跟适量的浓HNO3反应,铜全部作用,共收集到22.4mL(标准状况)气体,反应消耗浓HNO3的物质的量是()
A.1.0×10-3molB. 1.2×10-3mol
C. 1.6×10-3molD. 2.2×10-3mol
此题是一道各位教师都很熟悉的题,解题方法很多,可是哪个方法才是最简便并且是学生容易接受的呢?
【角度一】学生首先会想到: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然后通过计算,得出38.4mg铜能产生的NO2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为26.88 mL,与题目所给的条件不符,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再想想,原来随着反应的进行,HNO3的浓度在逐渐降低,还会发生这样一个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这
就和我们在平时练习过的Cu与浓硫酸的反应这一类题目相似了。于是我们能够确定该题中存在Cu与HNO3(浓),Cu与HNO3(稀)这两个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①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②
设进行①反应的HNO3为xmol,进行②反应的HNO3为ymol,根据题意列方程组
x+y=
x+y=
这样我们就能得出该题应选D。
【角度二】根据题意,HNO3在这两个反应中起酸和氧化剂作用,起酸作用的HNO3和起氧化剂作用的HNO3的总和为:
n(HNO3)总=+2×=2.2×10-3mol。得出同样的结论。
一分析,一目了然,角度二比角度一简单得多,但前提是学生必须能理解硝酸在反应过程中两个作用的表现形式,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可能接受的方式会有所不同。因此,角度的选择并不是一种主观的定向、定位,而是糅合了老师的独创性和教材以及学生实际的产物,需要足够的教学知识和驾驭教学的能力。对解题角度的选择应力求简便、可行、新颖,能够为绝大多数学生所接受。选择好角度是突破思维难点,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重要环节。
2.知识传授注意“密度”
疏密相间是中国绘画艺术处理结构的重要理论。化学课堂的结构也有疏与密的辩证关系。它通过教学的一密一疏,赋予学生以一张一弛,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教学中,实现学习的目标,促进知识、能力的转化。
据近期学校进行的“课堂教学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学生对“课堂教学”第一问“在一般情况下,您听一节课(45分钟)感到大脑持续兴奋,听课效果最好的时间约有多长?”的回答,依人数多少分别为30分钟、35分钟、25分钟;对第二问“在一般情况下,您觉得课堂教学效果最好的时段是哪一段?”的回答,按人数的多少分别是“中间15分钟”、“开始后15分钟”。由此可见,课堂45分钟教学的有效时间应集中在上课开始后30~35分钟。所以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就要精心设计课堂结构,充分利用学生的有效注意时间。
如在介绍物质的分散系这节内容时,对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认识、本质区别、分离及鉴别、胶体的简单制作及应用等知识内容以学生直观感受和动手实验的形式安排了15分钟的教学时间;对电解质的知识概念在区别不同物质(如NaCl固体、NaCl溶液、酒精、醋酸、BaSO4固体、水中吹入CO2形成的溶液等等)的导电性实验基础上附以概念辨析题的训练,安排了近20分钟的时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教学讲解控制“难度”
“难度”指知识传授要达到的难易程度,它不同于通常所说的教学“难点”。“难点”指教学内容中感悟、理解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是一种客观的静态存在;“难度”是就整个教学而言,是对教学客体的动态把握。化学教学中,难度过低,学生学习无压力,容易滋生懒惰情绪,不利于知识掌握和能力形成;难度过高,学生不能接受掌握,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同样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我很欣赏有的老师提出的“跳摘法”,这种教学法的神韵在于一个“跳”字,学生的能力在一跳一摘中获得了提高,学生跳起摸高的位置就是我们教学难度的上限。特别是针对本来基础就比较差的文科班学生,我们一定要以《学科指导意见》和《会考标准》为纲,好好把握教学的节奏和难度,切不可随意拔高,致使学生丧失信心。
如在介绍甲烷取代反应时,对一氯、二氯取代产物种类的判断这一知识内容的传授就需要教师好好斟酌。因为这个内容牵涉到同分异构和等效氢的问题,若随意扩大,则势必搞得学生云里雾里。我在处理时是把该问题改成“了解1-4个碳原子的烷烃一氯代物的判断”。
三、课后作业关注“精度”
现在市场上使用的各种教辅资料甚至包括教师自己编的资料中难免都会带有“老教材”的痕迹,有些问题明显超纲,给学生自信心造成不小打击,也给教师教学带来一定的麻烦。因此,每次布置作业前,教师最好能先自己认真做一遍,把过难或不要求的删去,提高作业的精度。同时,能及时批改和反馈,可以增加面批的次数,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其对作业的接受程度和解题思路,适当予以指导,提高课后巩固效率。
再者,针对那些后进的学生,必须再降低要求:如对于那些看到不懂的就“头大”、干脆不做作业的学生,采取减少作业量、额外定期训练一定量的选择题、进行当面批改等方式。我整理了一份会考选择300题的题库,一般2至3天一张近30题训练下来,一段时间后,这些同学的信心也渐渐恢复了,有些学生会主动来问我要题目做了。
可见,只要我们教师多花点时间,多花些心思,多想些办法,多主动沟通,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灵活地运用“各个度”,就能够有效地调控文科班的会考教学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