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专业《项目融资》课程教学实践与探讨
2009-03-18王丹
王 丹
摘 要:《项目融资》是工程管理专业的基础专业课,该课程对于学生就业面的拓宽、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毕业参加工作的适应性有重要意义。可是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和学生学习时,普遍存在课程理论性太强,不容易理解等问题。结合在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与体会,从项目融资课程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为该课程教学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项目融资 课程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2-163-01
项目融资作为国际金融的一个重要分支,近30年来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为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开发筹集资金的卓有成效并日趋成熟的手段,其原理和方法都与传统融资方式完全不同。《项目融资》正是讲授这种新兴的现代管理原理和方法的课程,各专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选择其课程重点,本文就其在工程管理专业中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课程开设的重要性
项目融资的早期形式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一些银行利用产品贷款的方式为石油天然气项目安排融资活动,在60年代中期项目融资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被视为国际金融的一个独立分支。20世纪80年代中期,项目融资被介绍到我国,并且在一些大的国内和国外投资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特别是在近7年来奥运场馆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项目融资的优势更是彰显无遗,它的迅猛发展对从事工程的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项目融资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在高校的引进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授课方式主要以讲授为主,比较单一,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此背景下,把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实践课程内容与理论课程内容密切联系,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实际工作能力,达到培养学生项目融资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对于学生的就业面的拓宽、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参加工作的适应性是非常重要的。
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项目融资》课程涉及内容广泛,不仅要有相关如企业管理学、财务管理、工程经济学、金融学等理论知识作为支撑,而且多数教材内容的表现形式基本都是文字叙述、内容繁多等形式,长期以来都是相关专业课中较难理解、掌握的课程。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重视度不高。由于项目融资是国际金融的一个重要分支,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普遍认为这是金融专业的课程,特别是同施工组织设计、工程估价等课程相比,认为与自己的毕业所从事的工作相关性不强。也有部分同学认为,这种新兴的筹资方式是面向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开发的,而身边接触到的工程更多的是一些中小型的工程项目,项目融资在日常的工作中的实用性、普遍性不强。
2.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由于项目融资在内容方面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相对来说比较枯燥死板。笔者在该门课的讲授过程中发觉,如果只是单纯讲授和分析各个知识点,缺少采用案例教学、互动教学、启发教学等内容丰富的教学形式,就较难提起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又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讲授教材中的案例,参考书中的案例又多为国际案例,这些案例的背景等相关资料不充分,学生对工程所处的国家也不熟悉,这既不利于对案例的体会,也不利于对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
三、课程教学实践与探讨
1.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不仅注重讲授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尽量避免“填鸭式”教学,在基础知识的全面覆盖下,突出重点、讲清难点,使学生尽快掌握必要的理论、方法和技能。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将讲课、实习、自学、答疑等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战场,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力争做到一堂课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是教学目的,问题要解决到什么程度是教学要求,至于重点、难点、弱点则是教学精髓,如何处理它们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
2.教学内容。在国内繁杂的项目融资的教学参考资料中,以张极井所著的《项目融资》流行最为广泛,内容最为丰富,但是对于40学时的本科课程来说,不能全部讲到,这样要有所取舍,如果学生选学过金融学或投资学的相关课程,那该课程的重点可放在项目的投资结构、项目的融资模式、项目担保这几块。在案例的选取上,要尽量选择我国近些年来实际发生的项目融资实例,教师也可以从项目投资结构设计、项目资金结构设计、项目融资模式设计和项目风险管理设计四个方面入手来虚拟案例。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外,也都积极参与工程融资全过程实践,具有实战经验,另外平时也注意收集、整理了大量国内案例资料以备使用。在讲课过程中适时插入身边的实际案例能使略显枯燥的理论知识鲜活起来,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拉近课程理论与工程实际的距离。
3.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编制一套形象生动的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可借助链接,在授课过程中适时穿插相关课程内容,唤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通过适当讲解帮助学生建立起专业知识体系,加深对以前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融会贯通。在使用课件教学的过程中,要认识到课件起的是辅助教学作用,在授课过程中,应与学生有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学生接受情况控制讲课速度与课件播放速度,避免出现信息一晃而过的现象,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适当记笔记的时间;质量优良的多媒体课件能拓宽学生的思维,但在使用时也应注意不能一味的追求效率和信息量的增大,那样会导致信息泛滥,反而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
四、结论
围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实践教学思想,分析了当前该课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教学模式和手段、教学内容、实验设计等方面提出一些了改进的措施,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共同探讨“项目融资”课程的本科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极井著.项目融资[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2.蒋慧.面向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工程测量教学体会[J].科技信息,2008(15)
3.余璠璟,张敏莉等.《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作者简介:王丹,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程管理系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程经济、安全管理)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