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教育管窥

2009-03-18陈海源

广东教育·综合 2009年2期
关键词:学业校长学校

陈海源

2008年的金秋十月,我参加了华南师范大学公共教育管理学院的校长培训中心组织的为期三周的教育交流活动,对美国教育,重点是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的中小学基础教育系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

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

在美国,不同的中小学校办学各具特色,有专门培养尖子学生的磁石学校,有专门辅导特殊儿童的特殊学校,为不同层次的青少年提供适合他们水平的教育。就算处于相对贫困社区的普通小学,针对社区实际,也会引入社会机构,开设课后托管,解决了家长为了谋生无法按时接孩子放学的困难。美国各州制订自己的教育政策,各学区的教育管理模式由教董会根据社区实际来确定,学校的具体办学行为在相关制度的范围内可自行安排。这样的制度设计,使州、县、校能最大限度地考虑自身实际和发展,减少由于地域广阔而造成的制度缺位或制度失误。

学生的智力、能力差别悬殊,爱好、兴趣和家庭条件也各异。在美国,每一个学生都是作为活生生的个体得到尊重和关注的。我们在特殊学校看到,一个近乎白痴的儿童仅有手部运动功能,但教师却耐心地拿着专门的器械鼓励他按下按钮发出声响或灯光,刺激他的神经系统,还记下相关数据,放入个人档案,教师的敬业与奉献精神让我们中方的校长佩服不已。一间特殊教育幼儿园把正常儿童与特殊儿童编在同一个班,他们认为这样的编班有助于智力不良的学生融入主流社会,促进他们的成长,同时也会培养正常儿童的爱心。只要有特殊的青少年,政府和学校就会予以最大可能的帮助,如社会适应专家指导新移民儿童适应美国社会,阅读指导专家帮助语言学习障碍儿童,学校为全校仅有的两三个聋哑儿童配备一位手语教师等等。

有问题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

我们参加了一次美国校长的培训。教授出示了当地学区的学生参与学业考查后的一些数据,并与联邦政府的要求进行了对照,要求在座的中美校长各自谈谈如何通过校本教研活动改进教学质量。校长们先在各自的小组中发表意见,小组讨论之后派代表在班里交流。各位校长的意见各不相同,还引发了小争执。教授对此不进行评判,继续鼓励大家各抒己见,让大家关注问题的焦点——质量的提高。由于时间的关系,培训在意犹未尽中结束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位教授虽然没有告诉校长们具体的改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方案,但是每一位参训的校长却都清楚地意识到学生的学业质量改进可以从教师教研方面入手,解决了学校教学管理方向的问题。

教会科学的管理方法。教授在分析学生学业情况时,用大量的图表、数据和折线来描述学生学业情况、学区学校与联邦政府的要求之间的差距。这样的形式让校长们明白:科学的管理必须是精细化的。管理不能只凭经验,更不能主观臆断。用数据分析,用数据支撑结论,用数据影响决策是管理者应有的态度,也是管理者必备的能力,解决了教学管理科学方法的问题。

创设了思维碰撞的机会。教授在课堂上把中美校长打乱编组,互相研讨交流,形成了很多教学管理思路和做法的碰撞,又在小组分享环节传播一些好的做法,创造思维碰撞的机会。

教会校长们理解和宽容。在研讨中,校长们都分析了教师的情况,也反思了学校教研的存在问题。在交流中,有心的校长发现学生学业不良的问题不但与学生自身能力和态度有关,还与家庭环境有关,更与学校教学的安排、教研的制度有关。有了这样的认识,就不会只抱怨生源不行、教师不尽力,而是会研究怎样改进学校制度,怎样指导教师的有效教学。

美国的课堂呈现出“问题状态”。学生带着质疑的态度,抱着这样的认识进入课堂:老师不一定知道问题的答案,我们会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答案。教师鼓励学生发问,总是欣赏地看着提问的学生,认为提问的学生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我们在一所高中的历史课堂上看到,教师让学生通过按键器投票表达支持奥巴马还是麦凯恩当选总统,电脑屏幕即刻显示统计结果,学生对此各抒己见。教师则力图创设观点碰撞的机会,但不强求教学的最终答案。课堂往往在问题中开始,在新的问题中结束。其实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碰到的问题通常是没有答案的,学生应该经历这种现实情境。

美国的课堂把学生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有效课堂的重要标准,希望学生积极进入问题情境,通过交流、碰撞去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需时不少,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意识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没有考核与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一位中方校长在美国超市购物,货品含税是5.8元,为了拿到整数而不要零钱,他支付10.8元,希望售货员找回5元。可是售货员不收他的0.8元,示意10元足够了,然后找回4.2元零钱。后来美国导游告诉我们,美国人的口算差极了,收了含有尾数的钱,他会算错的,所以他不收你的零钱。这就是目前许多普通美国民众的计算能力。

美国教育界认为必须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改变这种情况。他们反思过去的做法,发现美国“做中学”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导致了美国基础教育“双基”不扎实,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学业普遍不良,学习兴趣不高,在国际各项数理化竞赛中很难获得好名次。因此《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规定了各州要对中小学校的语言能力、数理和科学等学术学科进行统一考试,要求所有族裔和亚群体的学生都要达到规定的分数要求,而且有分年度的目标。各校的测试情况会在网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对达不到要求的学校,第一年增加经费拨款改善学校教学条件和设施,要求学校改进教学。如学校凭自己的努力无法达到目标,第二年就将派出教学指导专家进驻。如果还不能达到要求,第三年就将重组校长和教师队伍,调进新的师资队伍,撤换校长。现在,校长、教师都十分在意学校的达标情况,也坦承有较大的压力。美国同行认为,中国基础教育重视“双基”训练,重视知识结构的建构,重视考查和反馈,所以中国基础教育领先世界,值得他们学习。而美国过去的过程性评价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在很多方面,量化评价比质性评价有更多的优势。

美国学生厌学情况比较严重。我们在两间小学考察时都看到校门口竖着一块牌子,一面写着“感谢家长按时送孩子上学”,这是在上课铃声前亮出来的;另一面则是在迟到后出示的,写的是“你的孩子已经迟到,请到学校里面登记”。在另外一所初中,我们看到校长为表现出色和全勤的七年级学生颁奖,全勤生还不到全级的1/4!

美国许多个州都明确了处理学生严重违纪情况的措施,包括教师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给家长打电话;在教室罚站和在老师办公室罚站;不让参加课外活动;罚早到校或晚离校;被勒令离开教室10分钟到30分钟不等;罚星期六来学校读书等。上述惩罚主要针对的是以下违纪行为:扰乱课堂秩序;在校作弊:迟到;不做家庭作业;拒绝服从教职工的指导;乱扔杂物,使用水枪;没到法定年龄或没有驾驶执照驾车到学校;未经学校允许不到校上课。学生轻视或违反学校规章制度,还可能受到禁止10天内不让上学的惩罚。家长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这种惩罚方式主要针对一些比较严重的违纪行为,还必须经教育局和家长的同意。如果多次发生此种行为,或携带毒品和枪支回校,就有可能被开除。

作为一种制度规定保证学校的处罚权,是保证学校教育权的体现,对违纪学生也是一种约束和震慑。反观国内,罚学生站,教师都只能偷偷摸摸,对严重违纪而又态度恶劣的学生束手无策,结果造成一些教师百般无奈之下采用极端做法伤害学生。

教育是一项极具科学性的工作,对学生学业的考查是必要的,而且在需要精确统计时,百分计分是比等级计分好。教育质量要提高,必须发挥考核的反馈、激励和鞭策的功能。回避考试、取消百分制是不科学的,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同样道理,体罚学生是不可取的,但弱化乃至取消对学生的惩罚也是不完善的。只有科学的考题才能够正确反馈教学情况,指导学校改进教学,加上对特殊学生采取适当的惩戒,才能使学校的教育质量逐步提高。缺少考核和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和不科学的教育。

猜你喜欢

学业校长学校
艰苦的学业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学校推介
论校长的修养
35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校长给力“九个一”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