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聚焦:死亡教育
2009-03-18
事件:“如果这是你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在昆明市某中学高一年级的主题班会上,当看完了一部生命如何从受精到呱呱坠地的影片后,心理辅导老师给学生们出了一道题:写“遗书”。此事经报道后,引发各方热议。
“死亡教育”,别低估孩子的承受力
尽管对这一“死亡教育”方式,许多学生都认为有意思、有意义,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表示要加倍珍惜生命,但来自家长的非议和网上的批评之声还是不少。直面死亡往往要比回避死亡好,因为死亡是无法回避的。“让学生正确地理解死,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生”。让青少年了解生命的真实过程,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生命,成年之后以达观和超脱的态度去对待生命过程中的一切际遇,这会让他们更加尊重和热爱生命。在一些发达国家,“死亡教育”早已进了教育课程,他们让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去触碰尸体,帮助他们直面和了解死亡。不要低估孩子的承受力,他们常常会比我们想象的更坚强、更通达。
莫把生命教育异化成“死亡体验”
千万不要把生命教育异化成了“死亡体验”。“死亡体验”与生命教育的本义背道而驰,生命教育是教学生学会尊重生命而不是让他们对死亡产生“畏惧”。必须要认识到,人类基于死亡降临而瞬间产生的留恋、无助、恐惧等本能反应,与出于对生命价值的认可而形成的尊重生命的自觉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
“死亡教育”有必要但要审慎进行
在中国文化里,死亡话题是一个禁忌,无论是对孩子和行将就木的老人,人们都避讳这个话题。但物极必反,过度的禁忌却使孩子对“死亡”产生了神秘感和好奇心,甚至会带给他们一些关于死亡的不正确的信息,误认为死是一件轻松、随意的事,甚至可能会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放弃生命。
有专家认为,死亡教育进入中小学很有必要。“死亡教育”并不是暗示和纵容孩子去做,而是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但这种教育和训练应该谨慎,要考虑是否适合所有的学生,因为其结果可能会加深那些经历过家庭悲剧的孩子的伤痛。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包括生命的探索、自我与人际两个最基本的方面。因此,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生命意义的讲解上,而不是熟悉死亡后的处理程序。老师应该帮助孩子培养坚强的品质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使他们认识到死亡是一个无法避免的必然,但在人们心中有许多情感足以压倒对死亡的恐惧:亲情可以淡化死亡,爱情可以消解死亡,友情可以舒缓死亡,追求可以淡忘死亡,崇高可以藐视死亡,信念可以超越死亡。在有限的生命旅程中应当更积极地探索生命,更积极地体验与别人共存的幸福,进而用坚强的品质延伸生命的长度,用积极的生活拓宽生命的宽度。唯有这样的死亡教育,才能使学生们意识到生命是一个完美的奇迹。
相关链接:国外死亡教育情况
美国是死亡教育的发源地。至1976年,已有1500多所中小学校实施死亡教育的课程。在“死亡课”上,曾在教育部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殡葬行业从业人员或护士会跟孩子们认真地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并且让他们通过表演的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凄凉感觉等。 对于孩子提出的“死亡问题”,美国家长会直截了当地回答;孩子们还在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到郊外专为绝症患者提供善终服务的宁养院,把花瓣轻轻撒向临终者的床榻,微笑着目送他告别人世。
在英国,皇家学院于1976年建立了死亡教育机构,开设了远程教育课程。1988年教育改革方案出台后,宗教教育的LEA大纲出版,其中包括“死亡和悲哀”等学习项目,健康教育的标准也包括了“死亡和丧失”课程,为年龄低至11岁的儿童开设内容与死亡有关的课程。教育部门认为,这门课程将帮助孩子们“体验同遭遇损失和生活方式突变有关联的复杂心情”,并且学会在各种“非常情况下把握住对情绪的控制力度”。
德国实施了“死的准备教育”,出版了专业教材,引导人们以坦然、明智的态度面对死神的挑战。
(资料来源:搜狐网、新浪网、中国教育在线、《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