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问答教学中渗透“对话”精神
2009-03-18孙明晴
孙明晴
“这个问题回答得对不对?”“对。”“他回答得好不好?”“好。”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这样的一问一答,我们大都遇到过。类似的问答活跃了课堂气氛,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一定帮助。但一堂课上,类似的问答过多,会使教学停留在浅表的层面上,含有的智慧性成分有限。
课堂教学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而互动交流最常用、最主要的方式是师生问答。在这点上,广大教师已越来越多地达成了共识。但课堂需要什么样的互动或问答,需作进一步的思考。
根据师生在问答教学活动中参与程度、支配权力不同,问答教学行为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质问式”问答教学行为和“对话式”问答教学行为。在“质问式”问答中,教师几乎完全控制着问答过程和方向,通过频繁提问,检查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或引导学生在预定的轨道向教学目标行进。在“对话式”问答中,教师提出问题请学生表达观点,并在学生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问题,学生也可以提出质疑,和教师共同探讨,学生的表现不是完全被动的,而是表现出一定的主动性。综观我们的课堂,在“满堂灌”之余,多是一些近乎机械性的对答(如本文开篇的示例),而“对话式”的问答则少之又少!
分析课堂问答教学行为的现状,笔者觉得,这里面存在的一个最主要问题,就是教师关注的重点与学生内在需求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错位”。教师关注的是教学目标,而学生需要的是通过学习获得成就感。课堂教学是从问题开始的,但解决问题并不是唯一目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产生新思想、新方法,甚至提出新问题,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教师以正确答案的获得作为教学的旨趣。教师在教学设计阶段,已经知晓了问题的答案,教学实施阶段就是让学生能找到这个答案。如果正确答案出现了,就切换到下一个教学环节。于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往往不做即时判断和分析,而一味的“推荐”正确答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受到挫伤,同时很多本可以优化后续教学的生成性资源也就自然溜走了。
教学与对话是紧密联系的。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所以,在课堂问答中,教师应尽量少用机械性问对,适度运用“质问式”问答,努力实现“对话式”问答。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对话式”问答,让课堂真正渗透对话精神,以智慧开启智慧,用情感激活情感呢?笔者拟从问答教学行为的几个维度简要分析。
发问,简约不简单。简约,既表现为教师提问的措辞精炼,具体明了,还表现为教师一次只提一个问题而不是一串问题,因为问题的清晰度会影响学生回答问题的水平,过多的问题往往会使学生无法把握核心问题。比如,“什么是修养”,这样的发问是简约的,但不免失之于简单;而“很多人认为有知识就是有修养,你觉得呢”,这样的发问,既能让学生思考“什么是修养”,又预留了进一步对话的空间。
候答,有其形更要有其实。教师发问之后,要根据问题性质和学生认知水平,给学生以思考问题、组织答案的时间。古人倡导“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为学五步法,慎思方能明辨。相关研究也发现,教师的候答时间增至3秒以上时,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当下我们的课堂多有候答之形,而失候答之实,因为侯答的时间往往过于紧张。适度延长候答时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创造相对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的问答性质才会由“质问式”走向“对话式”。
叫答,讲求平等。研究显示,叫答范围越广泛,教学效果越好。相应地,教师在课堂上要保证每个学生有尽量多且均等的回答机会。囿于课堂问题的有限性,教师要多设置这样的问话“这个问题你怎么看”,鼓励学生面对一个问题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案,不固守某一答案,在思维的发散中产生创新火花。考虑学生回答问题的表现差异(有些特别积极,频繁举手),教师应用征询的口吻“把这个机会让给其他同学好吗”。这样的问话,不仅透露柔情,还能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意识到公平、公正。民主、平等的沟通是“对话式”问答的第一原则。
理答,积极灵活。学生表达观点后,教师首先要给予积极的反馈,肯定其中的合理成分。肯定学生的观点,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回答继续下一步教学。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分析自身认识的局限、思维的障碍,进而得出正确答案,学生就会在多向思维中超越自己的现有状态,获得进步。所以,处于理答阶段的教师不仅应该是积极的,而且还必须是灵活的,他要借助于机智的探问(对同一学生继续发问)与学生展开真诚的对话。例如,以“修养”为主题,教师和学生展开了这样的对话:
师:很多人认为有知识就是有修养,你觉得呢?
生:我不完全赞同,生活中有人有知识,品德却很差。
师:的确,对此我也有同感。那么,你觉得有品德才是有修养?
生:嗯,有修养的人必须是有良好品德的人。
师:能不能告诉我,一个人怎样才能具备良好的品德呢?
生;离不开学习吧?
师:学习什么?有人说过“知识即美德”,可不可以认为是学习知识呢?
生:可以。
师:现在你来小结一下“什么是修养”,好吗?
生:……
从中我们看到,教师和学生进行着认识与情感的交流,学生从教师那里并没有直接获得正确的结论,而是在与教师的语言交流中自我生成了正确结论。由于有思想的交锋,结论在学生眼里,不是僵死的,而是焕发着活力的,如此获得的知识也才具备使人“笃行”的力量。
任何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好的教师重视问答形式,更关注问答内容。笔者相信,渗透“对话”精神的问答教学行为可以让我们的课堂真正生动起来。
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