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课例
2009-03-18符礼科
符礼科
编者语:
“我佩服白骨精”,“刘禹锡很小气”,“五柳先生是一个穷人”,下面三个课例主要讲述了学生“标新立异”的回答如何难住了老师,并对老师在这一情景下的反应作了分析。这样的故事很精彩,学生向老师挑战,把老师逼到死角,这时老师需要使出浑身解数才能化险为夷。
案例一(我看到的一个课例):
一位教师上公开课,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课堂中教师设计了一个问题,老师:“你最欣赏或崇拜谁?”(教师认为学生一般会回答唐僧、孙悟空甚至猪八戒这些正面人物)学生:“我最佩服白骨精想吃唐僧肉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答案大出教师意料,现场听课的老师、班上的学生全都怔住了。几秒钟的沉寂后,班上发出一阵笑声,部分学生赞同这个说法,认为这个想法“标新立异、有创意”。老师首先肯定了学生喜欢动脑,认为都是在欣赏一种追求,然后她拿唐僧与白骨精的追求作比较和分析,让学生们自己谈究竟哪一种追求更有意义。授课老师认为,这种情况下既不能“学生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尊重个性”,也不能一味地去打击学生。
课堂评价剖析:
这个案例发到某语文论坛后,引起了大家的热议。笔者和许多网友以为,课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失当。在阅读教学中,当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时,教师应该想办法予以纠正,让学生认识到这种动脑筋的结果是不正确的,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王晓春老师也不同意这位教师的做法,他还作了一个设计——
全班学生都愣住之后,我启动对话:
“请问,在你看来,白骨精是好人还是坏人?”
我估计他会回答:“坏人。”
于是我就说:“那你用词不当了。词有褒义词和贬义词。一个好人办好事能坚持,我们说他‘锲而不舍,‘锲而不舍是褒义词。”
我接着问:“白骨精做坏事没完没了,我们如何来形容她?”
估计学生会回答:“处心积虑、顽固不化等等,因为它们都是贬义词。”
我再问:“锲而不舍可以恰当形容故事中哪个人物?”
学生很容易答“唐僧”。
至此,白骨精的这种精神值不值得学习已不言而喻。
……
王晓春老师的追问“请问,在你看来,白骨精是好人还是坏人”很高明,为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找准了一个突破口,在整个设计中即没有“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又巧妙地“否定”和“纠正”了道德误识,不去压服学生,又不脱离阅读教学,反而更好地突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还教给了学生用词注意感情色彩的语文知识。
案例二(我听过的一个课例):
一位老师教学《陋室铭》的第三个环节是“作客陋室,共鸣作者”,下面是感受作者情怀时的片断。
师:谁知道刘禹锡是怎么写下这篇“铭”的?
生1:简介作者写“陋室铭”的来历……
师:刘禹锡当时的感情怎样?
生1:有些愤怒。
生2:有点讽刺的意味。
生3:表现了想做事,但被贬后又无事可做的……的……
师补充:无奈之情。
生4:作者比较小气,如“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公事做就赌气。
师:允许有不同的评价。
……
课堂评价剖析:
当生4说“无案牍之劳形”表现了作者的小气时,教师做出的评价是“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评价”,包括对生4的回答也作了肯定。对于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只要不脱离文本文意,符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基本原则,应该允许学生有多种意见存在,这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这个案例前面几个学生的回答是符合作者当时的情感的,然而生4在此处对作者的评价显然不恰当。从写作“陋室铭”的来历中我们可以发现,刘禹锡非但不“小气”,反而很“大气”,身居“陋室”而“德馨”,以诸葛亮、扬雄自况,这些都反映了他的积极乐观、品德高尚和志向远大。如果教师让其他学生讨论并评价生4这个发言,相信很快就能够得出正确结论。在学生自然而然地对生4的错误纠正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将会与作者的情感走得更近,从而更好地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案例三(我自己的一个课例):
在刚开始教《五柳先生传》时,我给同学们提了一个问题:想必早自习同学们预习了这篇课文,请你说一说对五柳先生的初步印象,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生1:他是一个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的人。
师:回答很好,能用课文中的原句。
生2:他是一个爱读书的人。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呀?
生2:好读书,不求甚解。
生3:他喜欢写文章,依据是“常著文章以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师:很聪明,不用老师问依据,自己答完整了。
我再顺手指了一个学生回答,这个学生似乎没有准备充分,他站起来沉思了一会儿,回答:五柳先生是一个穷人。话刚落音,大家哄堂大笑。我也忍不住笑了,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然后微笑着问:此话怎讲?他答到:短褐穿结,说的是他穿得不好;箪瓢屡空,说的是他经常没有吃的。
我叫他坐下,对同学们讲:五柳先生是穷人是事实,但这样归纳他的形象我们都感到不妥当,那请同学们想一想,他和一般的穷人有哪些不同?
接下来我让学生分组讨论……
课堂评价剖析:
对于学生的答问,笔者采用的评价主要也是肯定性评价或者是赞赏式评价。生1回答之后,我的评价是“回答很好,能用课文中的原句”,肯定的理由是“学生找对了课文原句”。生3回答之后,我的评价是“聪明,不用老师问依据,自己答完整了”,赞扬其聪明的理由是自己为自己的答案找了依据,不需老师追问。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回答得好”或“聪明”之类的赏识性评价,如果教师在课堂中反复运用,学生会不会因言语赞扬而产生疲劳感或麻木感呢?这种长期的赏识性的评价是否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如果说对前面几个学生的评价还不能算作失误的话,那么对后来那个学生回答“五柳先生是一个穷人”,我的评价则“失之千里”了。五柳先生“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他不是一个穷人是什么?我却否定了学生,说什么“这样归纳他的形象我们都感到不妥当”,这个学生为此一定会感到沮丧,会影响他以后积极的思维和认真地回答,对此我确实该作一个深刻的反省。在这个课堂上,我可不可以用微笑式的表情评价,可不可以用竖大姆指式的体态评价,或者是让学生来进行一下评价,并让他们说出评价的理由,等等。我想假如让我再来上本课时,我一定会尝试更多的课堂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