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内线人员”使用的利弊分析

2009-03-18刘鹏飞

广东教育·综合 2009年2期
关键词:内线学会班级

刘鹏飞

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好心的班主任引入了“情报组织”,使用了“内线人员”,即安排一些自己信得过的学生暗中观察班级内各成员的言行举止,并向班主任汇报。

不可否认,班级管理中安排了“内线人员”,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减轻了,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班级的动态。班主任选用一些对班级负责任的同学作为“内线人员”,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管理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但也应该看到,由于充当“内线人员”的同学思想品德状况参差不齐,个人观念不同,监督形式不同,方法各异,观察角度千差万别,以及个人能力、负责程度等因素的限制,往往导致反馈信息不完全、不准确,会对班级起极大的负面影响,从而影响班主任判断和决策的科学合理性。

1. 从同学关系来看,这种管理会影响正常的同学关系,不利于形成和谐健康的班级氛围。如果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安排“内线人员”,班级中的成员会感到在某个黑暗的角落有无形的眼睛盯着自己,不安全感油然而生,由此导致同学间的信任危机。每个同学只能在学习生活中小心翼翼,提心吊胆,多了恐惧,多了苦涩,多了无奈。如此必然会严重影响同学间的正常交往。

2. 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来看,“内线人员”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正常、健康的师生关系。显而易见,班主任使用了“内线人员”,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对全体学生的不信任和不尊重。此举会严重影响师生间深厚的情谊,冲击学生对班主任的信赖,降低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威信,造成师生之间的信任危机。极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不能很好地执行班主任的要求,不愿意向班主任透露真实思想、不敢讲真心话。此时的学生会表现为自卑、偏激、冲动、侥幸、懒惰、畏难,甚至可能产生对抗心理,要消除隔阂和对立情绪就十分不容易了。

3. 从班级管理效果来看,安排“内线人员”并不一定能提高管理效率,反而会增加管理的难度。事实上,学生发现自己被暗中监视时,与生俱来的安全感需要就会发生作用,表现为加强戒备,行为更加隐蔽,说话更加避嫌。如此,可能使本来在萌芽阶段就容易被发现的一些问题,要等到问题严重和矛盾激化时才暴露出来,这样必然会使班级中积累的问题和矛盾隐蔽化、复杂化和更具有破坏性,反而加大了班级管理难度。另外,犯了错误的学生因惧怕被老师的“内线人员”检举,会在编织谎言、隐蔽错误上耗费更多精力,而不是勇敢面对、改正错误。而一旦隐蔽成功,便又产生侥幸心理,难免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放松要求,犯类似或更为严重的错误。

4. 对“内线人员”而言,会危害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内线人员”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是身份隐蔽和不被暴露。这会影响到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理念和价值判断标准,冲击心理、思想面貌,扭曲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甚至还可能导致这些学生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这些伎俩,其弊不言自明。充当“内线人员”的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必须保持高度紧张的监视状态,势必影响其对自身学习和参加活动的注意力,降低其对正常学习生活的兴趣和效率。另外,“内线人员”承受着来自班主任和同学的双重压力。同学的友谊和做人的基本道德品质告诉他们不能在背后“捅人一刀”,然而师命不可违,他们在这种矛盾之间作痛苦抉择,心理极其压抑。同时为隐藏自己的身份,左掩右饰,不愿主动接近别人,也不愿轻易接受别人的帮助,易导致抑郁症。他们害怕自己的身份被同学识破,易产生无端恐惧。有时又会怀疑别人已经发现了自己、在议论自己,导致恐惧心理的出现。

5. 使用“内线人员”会助长班主任的依赖思想,使班级管理疏于表面。有些班主任过分地相信“内线人员”提供的各种信息,班级管理出现遥控指挥的状态,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自主管理,但是班主任的管理惰性也由此产生,管理工作疏于表面,流于形式。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因此,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在进行管理时必须权衡利弊,谨慎使用“内线人员”。

本栏责任编辑 魏文琦

猜你喜欢

内线学会班级
胎儿透明隔腔内线样高回声的超声诊断及临床价值
班级“四小怪”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学会分享
2012—2013赛季NBA总决赛双方防守内线无球队员技术的研究
内线消息常坑人
不称心的新班级
学会分享
班级被扣分后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