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启示》带来的启示

2009-03-18孙丽丽

电影文学 2009年4期
关键词:约伯启示

孙丽丽

[摘要]奥康纳短篇小说《启示》讲述了女主人公特平太太在看病过程中无端受到袭击后幡然悔悟获得灵魂拯救的离奇故事,以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作为参考就会发现,《启示》完全是《圣经·约伯记》的演变,两部作品都讨论了灾难的问题,好人受苦的现象,都揭示了苦难后获得灵魂拯救的主题。《启示》中的特平太太就是约伯在现代社会中的化身。

[关键词]神话批评,约伯,启示

加拿大文艺批评家弗莱在《批评的解剖》中提出了“神话批评”的观点,他认为,神话是一种形式结构的模型,各种文学类型都是神话的延续和演变。各种文学作品的分析研究要着眼于其中互相关联的因素,这些因素表现为一些相当有限并不断重复的模式。所以,每部作品都应从宏观上把握,本文试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分析美国南方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的短篇小说《启示》,《启示》讲述了特平太太在看病过程中无端受到袭击后幡然悔悟获得灵魂拯救的离奇故事。以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作为参考就会发现,《启示》完全是《圣经·约伯记》的演变。

《约伯记》中的约伯是个被上帝称颂的富足的义人。撒旦认为约伯敬畏上帝是因为上帝赐福给他。于是,上帝允许撒旦将灾难降临到约伯身上,顷刻之间,约伯的财物、儿女全部丧失,他自己则从头到脚长满了毒疮。约伯却依然敬畏上帝,赶来安慰他的三个朋友却认定突然而降的灾难是约伯犯罪的结果,极力规劝他认罪,这令约伯万分痛苦进而引发了他与朋友之间的辩论,最后,上帝向约伯显现,使约伯看清了自己,变得心悦诚服,并得到上帝祝福的双倍的财产与儿女。

《启示》中的特平太太就是约伯在现代社会中的化身。她对自己的财产十分满意,用她的话说就是“样样都有一点”。她虽然已经四十多岁,却一向皮肤白嫩的,在享受安逸生活的同时,“助人渡过难关正是她一贯的生活哲学。她一旦发现有人需要帮助,不管他们是白人也好,黑人也好,穷人也罢,体面人也罢,她都一向严格要求自己,从不吝啬。”更可贵的是,她还是个敬虔的人,每次想起拥有的一切特平太太都会禁不住大声赞美耶稣。

然而,特平太太正处于自我迷恋、自我欣赏的漩涡不能自拔,正如上帝祝福下的约伯将祝福看作是自己“义”的体现。过分地欣赏自己。他称自己为“瞎子的眼、瘸子的脚,我为穷乏人的父”,将自己抬高到和上帝同等的地位,自我迷恋以及由此衍生出的骄傲使约伯处于犯罪的边缘。特平太太也将上帝的祝福看做是勤劳的结果,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没有缺点的那种人。从表面上看。特平太太的想法对于一个白人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但这恰恰暴露出她极端骄傲的自我。

特平太太受到暴力袭击正是在她大声地赞美耶稣时发生的。这一情节与约伯遭受灾难的描写如出一辙。灾难降临到约伯的时候也是他非常敬虔的时候。他不但自己敬畏上帝,而且注意教育子女要敬畏神。约伯灾难的起因是撒旦的挑衅,但灾难的实施却是上帝许可的。袭击特平太太的是一个名叫玛丽·格雷斯(Mary Grace)的丑姑娘。她突然将一本厚书砸在特平太太的头上。扑过来用双手掐住她的脖子并称特平太太为“疣猪”。这一称呼让以义人自居的特平太太倍感痛苦。在暴力发生前,特平太太刚到候诊室的时候,那个丑姑娘就没由来地向她瞪眼怒视,不仅如此,丑姑娘还冲她做鬼脸。“丑姑娘瞪着她,仿佛早已认识她。而且讨厌她一辈子了。”显然,丑姑娘连同她莫名其妙的厌恶、愤怒与暴力全部针对特平太太一个人。正如灾难全部降在约伯一人身上一样。姑娘那丑陋的面容以及暴力发生前窗帘上那个转来转去的怪影都暗示了暴力的源头是撒旦,然而,姑娘表示天惠的姓氏Gracc又表明上帝对特平太太受到暴力打击的许可。

特平太太遭受暴力时的反应与约伯如出一辙。刚开始,约伯在灾难面前镇定自如,他说“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当他全身长满毒疮时,妻子劝他弃掉神,他仍充满信心地说“难道我们从神手里得福,不也受祸吗?”但三个朋友韵误解却让约伯激动起来:他诅咒自己的生日,并想与上帝争辩。特平太太经历了相似的过程。她起初认为自己是无辜的受害者,度过了短暂的平静后,特平太太也像约伯一样因为别人的安慰而痛苦起来,首先,她的丈夫一点也体会不到她的感受。回家倒头就睡,其次,当特平太太向黑人雇工诉苦时,她们心口不一地用奉承敷衍她。然而,“特平太太心里完全明白黑人的奉承值几个钱。因此怒火反而更旺了。”找不到倾诉对象的苦闷使她只能“抡起拳头轻捶几下胸口,好像在对一些看不见的来客为自己的无辜而进行辩护似的,那些客人就像一群慰问者,表面上合情合理地安慰人而实际上却给人平添痛苦。”之后,她的情绪迅速地转为愤怒,像约伯一样,她向看不见的上帝大发雷霆,指责他颠倒是非,然而,她在猪圈前突然看到幻景:在登天的队伍中走在最前面的是她瞧不起的穷白人和黑人,而她那样的人则跟在疯子和怪人的后面。她所引以为荣的“美德”则被烈火焚烧一空。刚刚还义愤填膺的特平太太,立刻平静下来,心悦诚服地接受了上帝的安排,此时的特平太太就像上帝面前被责问的约伯,承认了自己的无知与渺小。

所以,《启示》就是《约伯记》的演变,约伯则是特平太太的原型。两部作品都讨论了灾难的问题,好人受苦的现象,都揭示了苦难后获得灵魂拯救的主题。

猜你喜欢

约伯启示
无辜受难
——论《约伯记》的“苦难”主题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复调理论视角下的《圣经·约伯记》中约伯信仰构建
论约伯性格的双重性
勒内·基拉尔与《约伯记》的人类学解读
——以《约伯,民众的替罪羊》为例
《约伯记》:与神辩论者的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