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电影音乐的创作特点
2009-03-18穆乃胜
穆乃胜
[摘要]随着国力增强和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增多,中国电影音乐呈现出古典、民族、流行等风格并存的多元化局面。作曲家已不再单纯满足于把音乐作为电影的附属品去填补语言与音效的空白,而是根据影片的不同时代背景及不同人物、情节,打破传统规则的创作模式,采用不同风格的音乐语言,或洋为中用,或中西合璧,恰到好处地突出影片风格,音乐在电影中的地位和观众欣赏品位的不断提高,使电影音乐创作的重要性日益得到重视。
[关键词]新时期;电影音乐;创作特点
中国电影的发展从1930年联华公司出品的影片《野草闲花》以蜡盘配音的方法配制了中国第一首电影歌曲《寻兄词》开始,至今已有近80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在国际地位的迅速崛起,中外文化艺术的交流逐渐增多。电影音乐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的电影技术手段的同时,以风格多样的表现手法和富于民族特色的叙事语言,让中国电影屹立于世界电影之林,中国电影音乐的现状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音乐创作专业化
早期的电影音乐创作。由于受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除了由电影音乐工作者配写主题歌及少量插曲外,大部分电影音乐都是引用现成的音乐作品或由民谣、小调改编、填词而成,旋律简洁、篇幅短小、形式单一;建国初期,专业的电影作曲队伍和电影乐团成立,加速了音乐由编配为主向创作为主演变的进程,作曲家在深入生活、向民族和民间音乐学习的同时,重视借鉴苏联电影音乐创作经验,使电影音乐在民族化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一批在创作实践中成长起来的音乐工作者成为电影音乐创作的主力军,如任光、章彦、王云阶、陈歌辛、李伟才、雷振邦等一批作曲家为我们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电影音乐作品。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来,音乐在电影中的地位和观众欣赏品位的不断提高,使电影音乐创作的重要性日益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专业作曲家加入到电影音乐的创作队伍中来,形成中国电影音乐独特的“学院派”现象。“学院派”作曲家大多在“纯音乐”创作领域成绩斐然,涉足电影使他们找到了音乐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他们都接受过系统而严格的专业训练,凭借扎实的音乐功底,良好的音乐修养和严谨的作曲技巧为电影谱写配乐,并多方面、深层次挖掘音乐表现的潜在魅力与其他可能性,在主题构思、和声配置、曲式规模、配器手法等方面不断创新,同时根据影片需要灵活驾驭并综合运用古典、流行与民族等不同音乐风格,努力探索全新的电影音乐语言,追求耳目一新的视听效果。在继承和弘扬中国民族音乐传统的同时,吸收和借鉴西方先进的作曲技法,并寻求新的突破,形成鲜明而独特的中国电影音乐特色。
除此以外,一些作为后起之秀的年轻作曲家也开始在中国电影乐坛崭露头角,使得“学院派”创作群体呈现出老、中、青三结合的局面。与前辈相比,年轻作曲家在创作理念和创作手法上更为大胆和超前。这无疑为中国电影音乐的繁荣和发展积蓄了后备力量。
二、音乐风格多元化
21世纪的中国电影音乐,呈现出古典、民族、流行等风格并存的多元化局面。作曲家已不再单纯满足于把音乐作为电影的附属品去填补语言与音效的空白,而是根据影片的不同时代背景,不同人物、情节,打破传统规则的创作模式,采用不同风格的音乐语言,或引经据典,或洋为中用,或中西合壁,恰到好处地突出影片风格,参与揭示影片主题。同时。音乐还能够紧扣时代主题,充满个性化色彩和生活气息。特别是在制作、出版。发行渠道逐步完善和健全的今天,电影音乐专辑先于影片发行完全成为可能。多元化的电影音乐满足了不同影片风格以及不同文化层次观众的需求,很多人因为看过电影而记住了电影音乐;还有一些观众则是因为听过了电影音乐而走进电影院去观赏影片。
早在默片时代,大量的古典音乐就被用来在影片放映现场掩盖放映机的噪声和烘托现场气氛。进入“有声片”时期以后,原创音乐逐渐成为主流,但仍有一些导演和作曲家喜欢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古典音乐,并使其与剧情有机融合,为电影增色。如陈凯歌导演的《和你在一起》,几次引用了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在片中成为一种象征:琴童小春只有达到这首作品的程度才能证明学有所成。这部电影的音乐不管是原创音乐,还是片中主人公演奏的巴赫、柴可夫斯基等大师的作品,都很具艺术震撼力,对烘托人物、情节和强他主题都起到了很大作用。此外,谭盾为电影《卧虎藏龙》谱写的配乐之一《永恒的誓言》获第44届格莱美“最佳古典音乐”提名。以我们的理解,这部作品无论如何都应该属于“新音乐”而非古典范畴。谭盾的解释也许更能说明其含义:“在西方,我的音乐是古典音乐,古典音乐的概念是永远在持续的概念,就像中国的文学,是一个从古到令持续不断的概念。”
民族音乐风格从最初的民谣小调到后来的民歌改编曲,直至具有民族特色的原创作品,民族音乐始终是中国电影音乐的主流。流传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用不同语言演唱、不同乐器演奏的古曲、民歌、民谣等音乐素材一直都是作曲家为影片配乐时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电影音乐吸引世界观众的重要因素。
别林斯基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积淀孕育的音乐博大精深,有自己的“根”和“魂”,当代电影音乐家中的有识之士,继承、弘扬并发展了历史悠久的音乐文化,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和声、配器等手段打破了民族音乐原有的单旋律线的局限,使其拥有了现代的音乐语言。
三、制作合成数字化
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引发了一场全球范围的新技术革命,进入7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迅猛的发展让通信、网络、广播电视等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9年《星球大战——幽灵的威胁》在美国首次进行数字化商业放映,标志着电影从此迈入了数字时代。在我国,一批敏感而时尚的导演在他们的电影《紧急迫降》、《冲天飞豹》等片的特技镜头中采用数字技术加强视听效果,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震撼力。同样,在数字化进程的影响下,我国电影音乐的制作手段也有了根本的改变。
以往作曲家的创作大都通过脑子想、嘴里唱,手上弹、谱上记的办法,制作过程复杂,制作周期较长。作曲家的个人技术,参与演奏者对作品的理解以及演奏水平的高低,甚至录音乐器的好坏都成为制约作品优劣的因素。而令,我国电影音乐的制作大多采用数字技术与电脑合成的方式。旋律编写、节奏安排、配器选择、和声设置、速度调整等一系列过程都通过电脑的软件模拟完成,在程序中形成独立的信息块,并使它们之间建立起网络化通道,用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通过MIDI通道,用监听、屏显、复制等方式反馈给作曲家,建立、更新、取消等操作都非常方便。传统制作过程中需要百人甚至数百人才能完成的效果,在电脑上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瞬间完成。数字化制作手段省略了二度创作对作品理解造成的缺失,使编创者和演奏者合二为一。同时还可以运用先进的剪辑技术根据影片情节的需要将不同的音乐分解或组合,做出力度、速度、音色等各种不同的变化。
数字化给今天的中国电影音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触动,在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期,数字化制作手段都将是中国电影音乐制作的主流。竞争是残酷的,一批曾经在电影音乐创作领域叱咤风云的作曲家,因无法驾驭全新的数字化制作技术而渐渐停下了手中的笔;而一直活跃在中国电影乐坛、自建国后就一直为大量影片配乐的中国电影乐团,在80年代电声音乐以及近年来数字音乐制作手段的冲击下,不得不接受逐年走下坡路的事实,从幕后走到台前,面向观众,通过“多种经营”获得效益,在市场中寻求发展。
有人说,数字化是一把双刃剑,在为音乐制作提供便利的同时,有可能抹杀作曲家的激情与创造力。因此,清醒面对数字化,合理应用其先进性的一面,会在创作过程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音乐创作国际化
近年来,在“全球超市”思维的影响下,中国电影国际化倾向变得越来越清晰。很多中国导演、演员、摄影师勇敢地走向国际市场,而国外的资金、明星、相关制作人员也频繁地出现在中国电影的投资领域和拍摄过程当中。如《大腕》、《冲出亚马逊》、《刮痧》等影片充分体现了这种国际化合作。与此同时,中国电影音乐的创作在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增进与国外同业者的相互了解,走出去,请进来,让音乐成为融合东西方文化精髓的世界语言。对外合作交流的国际化,让中国电影音乐站在了世界电影乐坛的前沿,同时也让中国电影音乐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交流与合作中寻求更大发展,是每一位音乐人应该深思熟虑的问题。
历经80余年发展的中国电影音乐,在几代音乐人的艰苦努力下,于21世纪的今天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作曲家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创作理念与西方先进作曲技法的融会贯通,诞生了一批有深度、有力度、敢于大胆探索的电影音乐作品,并获得广大中国观众和国际电影乐坛的认可。
因此,只要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化创作道路,以一丝不苟的态度让音乐反映悠久而灿烂的中国文化,同时在现实题材中贴近百姓生活,21世纪的中国电影音乐必将焕发新的光彩,为世界电影音乐发展史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