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简·爱》中的女性尊严

2009-03-18越玉萍

电影文学 2009年4期
关键词:简·爱

越玉萍

[摘要]《简·爱》之所以成为全世界喜爱阅读小说的女性必读的名著。是因为她们从女主人公简身上拽到了追求女性尊严的精神源泉。简作为一个追求自由平等和真爱并执著捍卫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的女性,她的一生在精神上是不断寻求自主平等和女性尊严的过程。本文重点从《简·爱》中女性尊严的历史背景、简与作者的关系和简自身形象等方面分析阐述了《简·爱》中表现女性尊严的意义以及深刻地体会和揭示出《简·爱》中所蕴含的重大主题。

[关键词]自由平等;女性尊严;女权意识

《简·爱》之所以成为全世界喜爱阅读小说的女性必读的经典名著,是因为她们从女主人公简身上找到了追求女性尊严的精神源泉。小说中,简作为一个追求自由平等和真爱并执著捍卫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的知识女性,她的一生在精神上是不断寻求自主平等和女性尊严的过程,也是在争取她所失落的权利。本文重点从《简·爱》中女性尊严的历史背景、简与作者的关系和简自身形象等方面分析阐述了《简·爱》中表现女性尊严的意义以及深刻地体会和揭示出《简·爱》中所蕴含的重大主题。

一、小说写作的历史背景

《简·爱》是一部自传成分很浓的小说,虽然书中的故事是虚构的,但是女主人公以及其他许多人物的生活、环境,甚至许多生活细节,都是取自作者及其周围人的真实经验。作者夏洛蒂·勃朗特1816年生于英国北部的一个牧师家庭。母亲早逝,八岁的夏洛蒂被送进一所寄宿学校。那里的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她的两个姐姐因染上肺病而先后死去。于是夏洛蒂和妹妹艾米利回到家乡。在荒凉的约克郡山区度过了童年。15岁时她进了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又在这所学校当教师。后来她曾做过家庭教师,但因不能忍受贵妇人、阔小姐对家庭教师的歧视和刻薄,放弃了家庭教师的谋生之路。她曾打算自办学校,为此她在姨母的资助下与艾米利一起去意大利进修法语和德语。然而由于没有人来就读,学校没能办成。但是她在意大利学习的经历激发了她表现自我的强烈愿望,促使她投身于文学创作的道路。

《简·爱》写于1846年,是夏洛蒂的第二部小说。她借一个出身寒微的年轻女子奋斗的经历,抒发了自己胸中的积愫,深深打动了当时的读者。小说于1847年秋以柯勒·贝尔的笔名发表,随即在次年又相继两次再版。这位名不见经传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由此进入英国著名小说家的行列。

《简·爱》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小说的真实性和强烈的感染力,还在于小说塑造了一个不屈于世俗压力、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小说中简·爱对罗切斯特的爱情故事,生动地展现了那火一样的热情和赤诚的心灵,强烈地透露出她的爱情观。她蔑视权贵的骄横,嘲笑他们的愚蠢,显示出自强自立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她大胆地爱自己所爱,然而当她发现自己所爱之人还有妻子的时候,又毅然离开她所留恋的人和地方。小说表达出的思想,即妇女不甘于社会指定她们的地位而要求在工作上以至婚姻上独立平等的思想,在当时不同凡响,对英国文坛也是一大震动。小说的虚构结尾,描写简·爱获得一笔遗产,回到孤独无助的罗切斯特身边。这一情节虽然值得推敲,但是它显露出作者的理想——女性在经济、社会地位以及家庭中的独立平等以及对爱情的忠贞不移。

19世纪中期《简·爱》的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就是这样一位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却仍然不断散发着耀目光辉的女性作家。她可以说是世界女性文学史上一位极其重要的女作家,何时也是女权主义发展史上一位极其重要的思想家,她代表着19世纪的女性文学创作和女权主义思想的顶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女权主义思想高度重视女性的自立自强与尊严的建立,而且更多的是追求男女和解的“平权”思想。

这本产生于女性主义前期的小说被认为带有明显的女性主义的特征,作者本身所有的经历也为简·爱这位自强自尊的女性形象的塑造融入了自身的印记。

二、简·爱女性尊严剖析

《简·爱》描写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中叶的英国乡村。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简充满矛盾冲突的人生。简生活在这样一个男权统治的社会,从一开始她就背负着自然与社会所给的一切不幸而开始了她的人生。作为一名女性,简并不屈服于社会的压力、卑微的地位和不平等的爱,为了维护其独立人格,她和不公平的社会之间发生了激烈冲突。这是妇女阶层不堪忍受社会的压迫和所处的屈辱地位而起来要求女权和平等的具体表现。但简始终勇敢地面对人生的逆境与艰辛。她的独立人格在冲突过程中得到完善和发展,同时她也赢得了做人的尊严,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1、在与男权社会的对抗中女性尊严的形成

小说第一至第四章描写了简14岁的表哥约翰·里德无故打骂简并由此引出了一场家庭风波。而那场冲突是她和不公平的社会之间冲突的开端,简萌发的强烈反抗意识使她生平第一次成功地捍卫了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做人的尊严,“你残忍,你是个坏孩子!你是个杀人犯,监工头,罗马皇帝。”简在言语和精神上进行了反抗,这可以说是主人公——简女性尊严的萌芽阶段。年少的表哥约翰之所以敢对简进行压迫。则是因为他作为里德家族中的惟一男性和继承人,代表着一种男性权力的存在。是其社会地位的象征,因此。他觉得他有权力扮演和充当家长的角色,哪怕是并不符合其年龄的角色,他甚至觉得可以对柔弱的毫无经济来源的女性——简进行判决。这一情节就体现出在男权社会中男性对女性不自觉的压迫,因为他们视女性为社会中的弱者。而简的反抗也代表了女性自身的觉醒以及对男性压迫的不满,但是其后来为反抗而付出的代价就是被关在红屋子里,而这也象征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地位的不承认,也是简为追求女性尊严坎坷的人生之路埋下的伏笔。同时,在男权社会中,简的这种反抗不仅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包括其他女性也不支持,如第一章中:“他欺负我,打我,经常如此,一见到他,我就浑身起鸡皮疙瘩,吓得骨头上的每一块肌肉都痉挛起来,手足无措。因为无论他怎样对我,我都无处申诉。仆人们不会同情我,怕得罪了小主人,里德太太则对此充耳不闻。”面对关进红屋子的后果,简一开始并没有认为自己不对,“我被打倒在地后,碰破了头,现在还隐隐作痛,血流不止;约翰揍了我,没有人责备他,我只不过让他以后不再干这种事,却遭到了众人的讨伐。‘不公平,真不公平!我在心底喊道。痛苦刺激着我的理智,使它过早地成熟了。一种力量支持着我。同时,又使我决心采取某种不寻常的举动,来逃脱这种摧残自我的迫害——譬如像逃走,或者,万一走不成的话,就这样绝食饿死。”但是由于她的反抗还处于萌芽阶段、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力量都不足够,所以在心理,简已经开始被迫妥协,“光线渐渐暗下来,已经过了四点了,阴沉的下午逐渐变成姜清的黄昏。雨仍在不停地敲打着楼上的窗子,风在院子后面的树木里呼叫着。随着我身体变得越来越僵硬,我的勇气也渐渐消失了。往常的自卑、自我怀疑和无可奈何,冰水一样浇在那渐渐熄灭的激情上。

人人都说很坏,也许是真的。刚才我想到了死。”所以这一阶段,严格意义上还不能称之为“胜利的反抗”,只是在“里德舅舅”所谓灵魂的恐惧下,简最终没有再受到进一步的惩罚。这可以说是简女性尊严的形成阶段,因为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简身上所蕴含的强烈的反抗意识,虽然力量很小,但它真真切切地存在着,必将成为一种巨大的力量,支持着她女性尊严的实现。

2、在社会及宗教压迫下女性尊严的成长

书中对罗伍德慈善学校的校长——布罗克赫斯特的描写是这样的,他不让这群在慈善学校的女孩子吃饱穿暖,“两条长桌上的食物,尽管热气腾腾,却无法引起我的食欲。而且我发现,同来吃饭的人,一闻到这股味道,人人都表示出不满意。我一边用汤匙搅动自己的那份粥。一边观察别人,发现每个人都努力地想咽下去,可大多数还是不得不放弃这番努力。就这样早饭算结束了,可是没有人吃这样的早饭。”对于朱莉娅·塞弗恩的鬓发,他的评价是:“在这个福音慈善机构里,她们竟敢如此大胆迎合世俗潮流,违反这里的纪律梳起这么一头鬓发来了!”“我忠于我们的主,他的王国在另一个世界让她们克制欲望,教育她们农着朴素,行为规矩这是我的天职。我们这些年轻人。她们都盘着辫子,这是虚荣心在作祟,我重申一遍,这些辫子鬟发一律剪掉。你们想一想在这上面要浪费多少时间,想想……”他用尽方法企图扼杀她们身上少女最后一点爱美的天性,使之彻底地非“女性化”,他的行为对女性流露出了一种男权的本能的敌意和其潜在的性虐待意向,他在用男性的视角审视女性的外表,并把自己的意识强加于女性,把女性的特征作为一种产品而对其进行规划生产。比较起简小表哥的做法,这显然是更加变本加厉了。简的尊严对于这种来自于社会宗教意识的男权主义也没有屈服,甚至通过对抗来争取尊严的建立,这和同是罗伍德的朋友海伦忍耐顺从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海伦虽遭迫害,却信奉“爱你的仇人”,在宗教的麻痹下,没有仇狠,只有逆来顺受。但简对冷酷的校长和摧残她们的教师深恶痛绝。她对海伦说:“假如她用那根条子打我,我就夺过来,当着他的面把它折断。”对于人格和心灵的践踏,简更具有反叛和维护女性自身尊严的女权精神,但这种女性尊严在布罗克赫斯特先生失去管理权,罗伍德经过一次革新后,也一度潜伏,简似乎成了一个循规蹈矩、安分守己的人,但由于她最尊敬与喜爱的谭波儿小姐离开后,简又恢复了天生的面貌,重新意识到,真正的世界是广阔的,是一个布满期望、恐惧、激情和兴奋的五彩缤纷的世界,对这八年的生活惯例感到极其厌倦,只希望有一点变化和刺激,“请至少给我一份不一样的生活吧?”同时这一次对现实的反抗是建立在深入的思考之上的,“新的生活,其中奥妙所在,不像是‘自由啦,‘兴奋啦,那些字眼,听起来很好听,但却是空洞的,是稍纵即逝的。可是工作,那是实实在在的事。任何人都可以工作,我在这里已经学习和工作了八年。现在所要求的,只是换个地点去工作,这件事不是完全能够办得到的吗?要是动动脑子,能想出达到目的的办法。”除了思考之外,她还切切实实地去做,在《某郡先驱报》上登了一份求职广告。从这一切,我们可以看出,简的女性尊严是彻彻底底地觉醒了,它具备了相对成熟的条件。所以说这一阶段是简女性尊严的发展阶段。也可以说是简尊严的发展阶段。

3、对真爱的追求之中女性尊严的成熟

简遇到罗切斯特并与其相爱,是简对于女性尊严追求之中的成熟期。简一踏进桑菲尔德庄园便卷进了爱情的旋涡。在爱情问题上她同样不卑不亢,始终保持着个人的女性尊严。尽管面对身为大家闺秀的情敌英格拉母小姐时,她的态度又很傲慢,说话咄咄逼人,但简总是从容面对,从不失尊严。同样,在罗切斯特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她认为他们是平等的。

在与罗切斯特相爱后,简意识到她对罗切斯特的爱占据了她的心灵,同时这种爱也威胁着她的人格独立与做人的尊严。罗切斯特的爱对简来说是一种压迫与奴役,她努力自制,时刻提醒自己要掌握自己的灵魂,最后,简靠着坚强的毅力在精神上控制住了自己,保住了自己心灵和人格的独立,这一切并没有被爱的旋风席卷一空。从罗切斯特身上,读者可以看到一位典型的男权至上的男性,他希望简能依附于他,顺从于他,忠实于他,他有着男性的占有欲,但是简作为一名有知识的新女性,她不愿意因爱情而放弃女性的自我意识和抛弃她所坚持的原则,她有着冷静的大脑,有着坚强的品质,有着善良的心灵,特别是在罗切斯特扮演的巫婆面前,她更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个额头似乎在说:“如果自尊和环境需要我可以孤独地生活。我不必出卖灵魂去换取幸福。我有着天生的精神财富,有了它,我会生活得很充实,即便所有外部的乐趣都被剥夺,或者只能用我出得起的代价才能获得乐趣。前额宣布:理智坚如磐石,它紧握缰绳,不让感情脱缰而跑,将它拖入深渊。热情可以在狂野中爆发,欲望也可以想入非非,然而判断力将会对每场争论做作出判决,对每个决定进行仲裁。我身边可能会发生风暴,地震和大火,可是我将始终听从那微弱的心灵之声的引导,它向我解释发出的命令。”最后这种具有女权意识的新女性形象折服了罗切斯特,也折服了成千上万的读者。

当简得知罗彻斯特是一个有妻室的人,固有的女性尊严感使简觉得她自己有必要离开,哪怕爱情有多么炙热。她这样想,“我自己在乎自己。越孤单,越无亲无故,越无人依靠。越是要尊重自己。我要遵从上帝颁发世人认可的法律,我要坚持住我在清醒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疯狂时所接受的原则,法律和原则并不是为了用在没有诱惑的时候。它们正是要用在现在这样的肉体和灵魂都起来反对他们的严肃不苟的时候。既然它们是毫不通融的,那它们就不容违反原定的想法,已下的决心是我眼前惟一必须坚持的东西,我要牢牢守住这个立场。”这是简告诉罗彻斯特她必须离开的理由。但是从内心讲,更深一层的东西是简意识到自己受到欺骗,她的自尊心受到戏弄。简在知道罗彻斯特有妻子后,她回到房间,脱下婚纱,说:她再也不能去求助他了,因为忠诚已遭到破坏,信任已经丧失了。“对我来说,罗彻斯特已不再是过去的他了,因为他原来不像我过去所想象的那样,我不想把他看成邪恶,我不愿意说他欺骗了我。不过,他在威信中已失去了正直不欺的属性,因此我必须离开他。这一点我看的很清楚。”

简在非常强大的爱情力量包围之下,在美好富裕生活的诱惑之下,依然要坚持自己作为人、作为女人的尊严。这是简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也是最震撼人们心灵的品质。

小说中,简作为一个追求自由平等和真爱并执著捍卫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的女性,她的一生在精神上是不断寻求自主平等和女性尊严的过程,也是在争取她所失落的权利。在舅妈家里、在寄宿学校里,她都没有得到这种对于她自身尊严的肯定。虽然在舅妈家、寄宿学校里,有一些人对她很好,但折中地说那只是一种怜爱,它并不是对于简作为一个独立人格的人而给予的自尊肯定。简真正获得对于人的自尊的肯定,是到了罗彻斯特的庄园后,虽然罗彻斯特在一开始也蔑视了简的尊严,但是通过简不断追求和罗彻斯特对其深入了解,她才使自己的尊严最终获得升华。

《简·爱》之所以成为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有显著地位的小说,一部世界闻名的小说,是因为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她所具有的女性尊严感使她摆脱了弱者成为一个坚强的女性,是当时社会争取女权的代言人。

猜你喜欢

简·爱
从《简·爱》中的男主人公形象看女性意识隐现
略述《简·爱》中的女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