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贞操付出代价的女人们

2009-03-18

电影文学 2009年4期
关键词:女性

林 澜

[摘要]贞操观念自形成之日起,就逐渐成为女子的最高社会责任,同时成为对女子的一种十分残酷的精神压迫和肉体虐待。本文以几部英国的戏剧、电影为例,意欲揭示出贞操观从古至今对于女性的摧残和迫害,而专为女子设置了贞操观的男性,从来都是这一压迫虐待女性的观念的帮凶。要达成真正的男女平等,贞操观念对于人们的影响与左右程度也是一种衡量的尺度之一。

[关键词]贞操观;女性;男性

贞操观念是古代社会中男子专为女子而设的一种律例。失贞这种情况只适用于女子,而不适用于男子。贞操观念是单方面施加给女子的枷锁,它自形成之日起,就逐渐成为女子的最高社会责任,同时成为对女子的一种十分残酷的精神压迫和肉体虐待。

英国作家哈代的《苔丝》讲述了一个贞操观是如何毁了一个纯洁女人的爱情直至生命的故事。哈代毫不留情地剥开了那个所谓思想开明独立、爱情纯洁炽热、温情脉脉的安琪儿·克莱尔的面纱,让我们看清楚了他的本质:众神之首跟苔丝玩的游戏的一个主要工具。苔丝的爱情乃至生命被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价值观扼杀了,是借安琪儿·克莱尔的手扼杀的。这种道德贞操观对人们心灵的扭曲是如此巨大。我们有理由相信;就算安琪儿新婚之夜原谅了苔丝,苔丝的“被玷污”也会是他心中一个解不开的死结,有了这个疙瘩,他对苔丝的接纳就会非常不可靠,始终会存在一种潜藏的威胁,让苔丝永远处于一种惴惴不安的状态——虽然她从来就没有做错什么。

当然,安琪儿与早他三百年左右出现的人物奥赛罗相比,要文明得多、讲理得多了。奥赛罗得知他的妻子红杏出墙后(当然是他误会了妻子),就干脆把她杀死了——连分辩的机会都没给她。诚然,当他发现铸成大错时,毫不迟疑地自杀赎罪了,但那是因为妻子苔丝狄蒙娜没有过错,奥赛罗冤枉了她;所以才自杀赔罪。如果苔丝狄蒙娜真的与人有染。奥赛罗肯定认为杀她很应该——他的妻子就是他的财产,他怎么处置都可以。所以,他振振有词地说:“……我所千的事情,都是出于荣誉的观念,不是出于猜嫌的私恨。”什么荣誉?无非就是认为妻子失贞令他的荣誉受到损害,他的荣誉比他妻子的生命更重要,为了维护他的荣誉,杀死妻子是必须的。

至于哈姆雷特,这个人文主义思想家,对他母亲最不满意的就是她的不守节。王后乔特鲁德在丈夫去世不久便嫁给小叔子,除了改嫁得太快,我们看不出她的改嫁还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毕竟她并不知道小叔子的罪恶行径。可是,哈姆雷特对母亲的责骂却让人觉得她成了一个罪该万死的淫妇:“还不出一个月……不等她假仁假义的眼泪干了,不等她热辣的眼睛消去了红肿,她就结婚了。赶急得真是作孽啊,这样轻捷地钻进了乱伦的衾被!…”“你千的好事十足使贤惠的美貌和羞颜玷污了,使贞节变成了假正经,使真情实爱的美好的头额上失去了玫瑰的光彩,换上个烙印的疮疤,使结婚宣誓变得像赌钱发咒一样的虚伪!啊,这一种行径直等于把盟约挖去了灵魂,等于把神圣的说教改成了一派胡言!天都脸红了,是啊,脚底下这一片茫茫大地也愁容满面,像见了世界的末日了:就为的这等事!”。羞耻啊!你不会脸红了?既然是孽火使半老女人的骨髓里起得了蠢动,让贞操变成蜡投给青春的烈焰都烧成灰吧。”在儿子如此刻薄的责骂下,乔特鲁德不由自主地觉得无地自容:“你使我看透了我自己灵魂的深处,我在那里面看见了乌黑的斑点,牢得永不会退色啊。”

乔特鲁德的处境,较之苔丝狄蒙娜更惨烈、尴尬。在人们(包括哈姆雷特)限中,她应为死去的丈夫及活着的儿子守妇道,而不该再嫁。儿子的谴责压制着她,最终奔赴死亡,也必须奔赴死亡——儿子如此的态度,做母亲的生不如死。

哈姆雷特的人文情怀在母亲面前消失得无影无踪,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更多倾向男性,文艺复兴的光辉绝不可能照到女性的头上,因为男性需要女性在贞操方面为男性做出让步,做出牺牲。

那么,《魂断蓝桥》里的罗伊,既英俊潇洒,又体贴入微,如果不是万恶的战争,玛拉与他将能成为一对多么理想模范的夫妻。他对于玛拉失贞的反应应该是最无可挑剔的,对于玛拉的爱是最经得起考验的、最真诚的。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玛拉为了维护罗伊家族的荣誉、为了不让罗伊面临尴尬的局面,毅然主动牺牲自己,她的死难道真与罗伊完全无关吗?

《魂断蓝桥》一直是一部深受中国观众喜爱的爱情经典片。它塑造了一对理想的恋人:女的美丽善良,男的英俊多情;它创造了一个爱情神话:女的为了维护爱情的纯洁、为了维护恋人的名誉而选择了死亡,以死亡结束屈辱,以死亡弥补了她曾经失贞的遗憾,更重要的是,她的死既免去了男主人公及其家族激烈斗争的麻烦,也保证了他形象和人格的完美。

但如果我们摆脱以往习惯的看法,稍作思考,便会发现:《魂断蓝桥》其实是《苔丝》的翻版,一个将男生角美化、将爱情以女主角的生命为代价美化的翻版。

我们都知道,对于苔丝的苦难经历,安琪儿·克莱尔非但没有给予同情怜惜,反而往苔丝伤口上撒盐,成为那个残酷社会制度的帮凶,而远不是自己恋人的安全依靠。这样给人以不安全、不可靠的感觉在《魂断蓝桥》的罗伊身上表现得也很突出,尽管在观众的眼里他爱玛拉爱得情深意切、如痴如醉。在一个纷乱的战争年代,这个年轻有为的军官、出身世家的骄子、体贴入微的情圣,却不知为何一再疏忽了对自己爱得如此痴狂的玛拉的保护与照顾。尽管似乎他是无辜的,似乎是玛拉主动选择了死亡以保全他和他家族的荣誉,但这种荣誉其实如此重要,就算他不被蒙在鼓里,也难保他不像安琪儿一样嫌弃已经“被玷污了”的玛拉。退一万步说,即使他不嫌弃玛拉,他与他的家庭、家族(亦即他所处的上流社会)密不可分的联系使我们无法相信他能摆脱他的家族的道德观、荣誉观的影响,我们也无法相信他能处理好这个问题,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因为他对玛拉的照顾与安排从没有处理好过。结果只能有两种:要么他与玛拉脱离家庭,脱离他所处的上流社会,过上远不如从前的日子。时间一长,两人恐怕就会心生间隙,继而生恨,幸福不再;要么就是电影的结局,也是幸福不再。但是第二个结局当然是大家、尤其是男人更愿意接受的。以女主人公的生命为代价保住一份美化了的爱情,也保住了男主人公美好的形象,对于男人们来说,是多么理想。在男、女观众们的一片唏嘘声中,在男、女观众们羡慕的目光中,我们难免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女人,如果失去了贞操,就不配有纯洁真挚的爱情,也不配有完美的丈夫。此时,死了最好,因为失去贞操的女人根本不配活着。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贞操观是男性强加给女性的不平等约束。不管男女之间的情爱强烈到怎样的程度,始终敌不过贞操观对人们的操纵和影响。所以,男性们在有意无意之间总会成为扼杀女性们的贞操观的帮凶。可见,要达成真正的男女平等,贞操观念对于人们的影响与左右程度也是一种衡量的尺度之一。

猜你喜欢

女性
女性尊严的艰难追寻
浅析政治学视角下我国对于年轻女性的民主教育
浅谈《红楼梦》的女性崇拜意识
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女性——斯嘉丽
由称谓语看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
21世纪以来被拐卖女性文学中的典型形象
《闲情偶寄》中的中国女性之美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