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材 读写双赢
2009-03-17宣迪华
宣迪华
语文教学主要围绕阅读与写作教学展开。语文教师要着力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抓住新教材文本中值得探讨之处,反复品味、体悟感情、借鉴探讨,并能抓住这些关键之处,因势利导,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穿插写作训练,以读助写,借写促读,必能“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和创造潜能”,从而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取得读写双赢的教学效果。
一、鉴赏精美之处,仿一仿
新教材所选文章大多文质兼美,风格各异。《语文标准》提出,学生能“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寻找、发现文章语言的“精美点”,欣赏玩味,熟读成诵并学习借鉴,模仿写作,美文的垂范作用在模仿中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出来。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文本的特点,有区别地指导学生仿一仿,练一练。朱自清的《春》是一篇文质兼美、情景交融的散文。作者抓住春天花、草、风、雨的特点,以生动优美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幅形神兼备、活力四射的美妙图景。文中比喻、排比、拟人的恰当运用,使文章情趣盎然,字里行间充满着美感。在学生阅读、欣赏之余,教师应引导学生模仿课文清新活泼的语言风格,抓住身边花草树木、风云雨露的特点,做仿写练习。
如《紫藤萝瀑布》一课中,作者紧扣紫藤萝的花开花落,生死起伏。用她细致的观察和细腻的感受,饱含深情的笔调,写出了紫藤萝花的逼人气势,生生不息,井水到渠成地发出“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样的人生感慨。巧妙的构思和优美的文句,是该文的精美之处。学生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一个合适的景物,在对其精心描述的基础上,寄托情思,抒发人生感悟。
教材值得鉴赏的精美之处很多,精美的修辞文句、细节、构思等。只要学生觉得美的,都可以作为仿写的最佳素材。学习《背影》时,请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以《爸爸的鼾声》、《妈妈的唠叨》、《外婆的白发》为题,抓住“鼾声”、“唠叨”、“白发”的特征写下自己承受父母恩泽的点滴往事。这比一味地分析文章主题以及教育学生要“孝敬父母,懂得感恩”更能撩起学生真情的心怀,收到实效。学习《陋室铭》时,请学生以《班级铭》、《寝室铭》、《我家铭》、《书房铭》为题进行仿写。《陋室铭》是一首赞颂陋室以显示主人淡泊高雅之生活情趣的抒情诗,全文构思精巧,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这样的文章,学生爱读,也乐意仿写,写作热情高,出现不少优秀作品,不但激起了学生爱家、爱班级的思想,而且学生对作者的巧妙构思、写作技巧有所感悟,对作文的写作内容与方法加以思考,比教师单纯地指导学生“写什么”、“怎么写”更有效果。
二、体悟空白之处,补一补
教材中的很多文章,如果细细推敲,就会发现文中留有一个个的空白。《语文标准》中特别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这不但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更是对文本的创造性阅读与写作。在教学中,教师不妨让学生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补一补文本的空白之处。学生再次体会文章背景内涵,也会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李森祥的小说《台阶》通过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完成了对父亲性格的刻画。一个个传神的细节,犹如人体内的细胞。人失去了细胞,将失去生命;文章缺少了细节,人物也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学生领会了细节描写后,教师应让学生尝试一段细节描写。小说有这样一段情节:“我只好让在一边,看父亲把水挑进厨房里去。厨房里又传出一声扁担沉重的叫声,我和母亲都惊了惊,但我们都尽力保持平静。”作者写到这里,没有将“我”和“母亲”展开描写,留下了一段空白。
请学生深入思考,发挥想象,给小说补充一段情节。对“母亲”看到“父亲”闪腰时的心理、动作或神态进行深入、细致地描写。有学生这样写到:“母亲一脸惊呆,焦急地跑到父亲身边,说:,孩子他爸,就别再硬撑了。孩子,快过来,快,帮我把你爸扶起来。我分明看到母亲已经急出了汗,看到父亲没有大碍,母亲才笑了笑,紧皱的眉头松开了,弯下腰,想要伸出手扶父亲时,不料被父亲痛骂了一顿。母亲顿时露出了难堪的表情。”该生写得很精彩,既通过动作、神态、语言写出了“母亲”的担心,又写出了“母亲”的矛盾心理。“母亲”的矛盾来自担心“父亲”的自尊受到伤害,“父亲”的痛骂是由他不服老的精神所致,和前文很好地照应起来。另外,还抓住了“母亲”脸上的“汗”和“紧皱的眉头”这一细节去描写,很真实。这样的读写结合,既让学生感受到了“父亲”血管中流淌着的坚忍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也体悟到了“母亲”也是撑起事业辉煌的中流砥柱,而且学生掌握了用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莫顿亨特在《走一步,再走一步》结尾写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教学时,让学生抓住这句话中的“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做出思考:“每当”说明这种事情经常发生,那是什么事情?为什么“灰心丧气”?是怎样“应付一切”的?“所学到的经验”又是什么?然后请学生来抒写:生活处处有哲理,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请把它写下来。像这样的补白练习,会渐渐改变学生习作中内容苍白无力、语言平淡无味的现象,也懂得了怎样扣住中心来选材。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同一个“空白”,学生对其的扩写、续写也会千姿百态,至于哪个更为合理,可以让学生以原文为依据,进行比较揣摩,这样无疑会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辨别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探讨争议之处,叙一叙
对于文本的解读,由于学生认知上的差异,往往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语文标准》特别强调探究性阅读:“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而文本的争议之处往往就是最值得探究的,对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是一种挑战。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敢于对文本提出自己的见解,大胆质疑,共同探讨,并把过程和结果书写下来,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如学习《故乡》时,主人公“我”和童年好友闰土再度见面,变得非常生分,而侄子宏儿和闰土的儿子水生却如父辈当年那样迅速地好起来。那么,故事会如何发展?十年、二十年后,闰土一家和“我”一家再见面还会不会有故事?有学生提出:社会在改进,时代在进步,宏儿和水生肯定相处和睦,生活幸福。但有学生立即反对:分别了二十年,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除,而新生活的创造又是如此艰巨,在大家热烈讨论之后,要求学生自拟题目,对故事的结局作出描绘。像这样因疑设问,犹如在平静水面投下了石头,激起学生可贵的思维火花,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使读与思,读与写紧密结合。
又如学习《孔乙己》时,笔者提到了《范进中举》中的范进,有个学生提出:如果孔乙己中举了,范进没有中举,那会怎么样?这一问,学生就开始争论:有的说孔乙己也发疯了,有的说孔乙己不会发疯。于是笔者把学生分为正方、反方两大组组织了一场辩论赛。在求胜心理的作用下,学生深入文本,引经据典,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论辩中,学生的读写兴趣逐步得到培养、思辩能力逐步得到提高。这样,在自主、合作、交流的良好氛围中,学生会读得更有劲,写得更自如。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不但要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捕捉、揣摩文字背后隐含的信息,让学生能做出既富创造性又符合文本实际的解读,更要让学生明白教材中的文本是极佳的写作素材。所以,语文教师首先要善用教材,让学生对文本的个性解读与自己的思维火花碰撞得更加绚烂,争取阅读与写作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