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09-03-17孙玉枝
孙玉枝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道出了读书的重要性。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这里的读即为朗读。语文学习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获得语言技能主要靠语言实践,不能只依赖理论知识。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曾经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而培养学生语感的最重要途径莫过于在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朗读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教学形式之一,是提高学生认识和感知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语感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不知自何时起,语文的课堂教学,分化成两种极端的形式:一是格式化的词语训练,把课文分析得支离破碎,满足于一字一词的辨析,而不注重文章整体的把握;一是大而空的理论分析,捕捉文章背景,附会各色斗争,把语文课上成说教课。这使得阅读教学特有的魅力无处可寻,语文学习成了枯燥乏味的课文分析。
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头脑里塞满了零零碎碎的字词辨析和一条条的分析结论,唯独没有对文本教材的切实感受。这样的语文教学只能是事倍功半,“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其实,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诵读,充分发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朗读能激起美感而引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早在两千年前,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潜心学习,一定会有较好的收获。语文教材上所选的大都是文质优美、人文性强的好文章,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文中意境和神韵先声夺人地渲染给学生,同时通过学生涵咏朗读,逐渐品味文章独特的意境美,激发美感从而引发学习兴趣,这样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学习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以忧伤沉静的语气朗读小令,学生深深地受到感染,表情不约而同地肃穆起来。再要求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文中意境、感情,学生就会感受到一种悄怆幽邃的意境,游于思归,肠断天涯的悲凄之情触手可及。
学生在感受这种思乡情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美的熏陶,同时自然而然地想要进一步探究学习有关知识,这时即便不对学生做任何要求,学生也会自觉地去读注解弄清字句,查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从而取得以读激趣的良好效
二、朗读有利于培养想象力、创造力
朗读是言志传神、负载思想的一种语言表达艺术,是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必然使学生对作品临其境,闻其声,睹其貌,见其形,醉心痴情,进入角色,进而针对作品的有关描写,充分调动记忆仓库中的表象积累与生活经验,广阔地展开相似、相近联想,创造出活灵活现的新形象。
现代接受美学也告诉我们,读者不应是艺术作品被动、消极的欣赏者,而应该成为作品艺术形象的主动参与者和积极地再创造者。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和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必然使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情态、风物意境进行积极主动的想象和再创作,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教学唐宋诗词时,就让学生在课堂上反复诵读,读到精彩的描绘时,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头脑中绘画,用语言描述,使语言文字和情景结合起来深深地印入学生的脑海。通过学生的想象、思考,加深了对诗歌意境的了解,真正把握了所蕴含的哲理,领悟到作品所渗透的深切情感。在培养学生丰富想象力的同时,让学生之间自主交流,积极讨论,并启发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抓住问题本质。这样不仅课堂气氛活跃,也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三、朗读能培养语感,提高表达能力
朗读是培养语感、进行语感训练、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最有效途径。用高低、强弱、缓急、长短有别的语调。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使学生如临其境,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学生朗读的过程也是广泛汲取语言营养的过程。文本教材那准确的词语概念,生动的语法修辞,巧妙的构思布局,感人的情景描写,优美的韵律配置等,在经过仔细分析、深入体会后,给朗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而这个过程使学生积累贮存了许多可资借鉴、可供使用的表现方法,在需要的时候或信手拈来,或妙手偶得。
正如古人所谓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当语言积累多了,写作、说话、朗读等的表现力必然明显提高,思维也更加缜密。随着表现力的提高,言不达义的现象会越来越少。又因为朗读是将文字变成有声语言的活动。从而使口舌也得到了训练。这样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使得“下笔千言,倚马可待”,“出口成章”不再是遥不可及。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对课文反复朗读,能够激起美感而引发兴趣;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培养语感,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好书自当琅琅读”,我们期待着能通过朗读将无声的语言变成有感情的音响,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充满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