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兴趣进入物理课堂
2009-03-17任军平
任军平
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概念的形成,规律、定律的获得都是建立在观察实验与科学思维相结合的基础之上,离开了观察实验与科学思维,物理学也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当然物理教学也就失去了根基,变得没有生命力。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物理前和物理学习的起始阶段,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都远大于其他学科,这正是由物理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习的深入,学生对物理的兴趣逐渐降低、淡化,甚至于厌烦,更有的戏说物理是“无理”。问题表现在学生身上,但根子出在教师身上,出在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上,更出在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上。教师常常以种种理由或借口,把物理教学局限于常规的讲述层面上(农村中学尤为普遍)。大纲、教材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不能很有效的得以落实。教师以讲代演,学生以背代做,把本应是“做”的物理变成了“说”物理,“背”物理,使物理变得空洞苦涩,抽象难学。要使物理教学生机勃勃,学生学习兴趣经久不衰,教学中就必须克服“言之无物”,空洞讲述这一致命问题。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物理课堂,将大大提高并发挥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动力,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
一、用趣味性实验导入新课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以其直观性、形象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利用实验内容的魅力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观察、研究和分析去探索问题,从而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探索物理现象的内在规律。尤其是新课的引人,合理地创设情景会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课,例如讲“惯性”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放一段客车起动和突然刹车时乘客的倒向,进而提出问题:为什么两次的倒向不一样?这样的问题一经提出就会在学生的脑海中引起思考一平时那么熟悉的现象为什么我没有想到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现象呢?让学生在大脑中多问几个“为什么”,由于学生急于想知道答案,自然会集中精力听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再如,在讲“浮力”时,老师首先提问: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和沉在水中的铁块哪一个受到的浮力大?一些学生可能会认为是木块受的浮力大,老师马上设计一个实验测出漂浮的木块所受的浮力小于沉在水中的铁块所受的浮力。这一情景与学生头脑中原有看法相矛盾,这样学生会感到好奇,更想揭开谜底,进而激起他们的思索,探索一个个为什么的答案,从而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二、创设递进情景,举一反三,激发学习兴趣
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教学过程中要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使学生掌握概念,掌握知识,学习探索物理问题的方法。例如,讲“液体压强”一节时,老师可准备两个装矿泉水的瓶子,一瓶装满,一瓶未满,拧紧瓶盖。提出两个问题:问题一,哪个瓶子底部受到的压强大?问题二,把其中的一个瓶子倒过来,此时瓶盖受的压强与原来瓶底受的压强一样吗?学生通过答以上问题,对液体压强公式的认识就较为明确了。
三、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激发学习兴趣,体验学习乐趣
对于中学生来说,新奇的、有趣的实验会使他们感到新鲜和好奇:可以给他们带来乐趣。有一些枯燥的物理概念他们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为此可以把这些概念融合在一块儿,设计成实验,这样会使他们学起来更轻松。例如,讲“功、功率、机械效率”三个量时,如果老师只直接告知学生三者没有联系,至于为什么学生却并不清楚。为此,可以设计成一堂比赛形式的实验课,比比谁做的功最多,谁的功率最大,谁的机械效率最高。设计方案:每个同学抱五块砖以最快的速度从一楼跑到四楼,测出自己做的功、功率、机械效率,然后大家集体讨论选出“全班之最”,上楼最快的、做功最多的、功率最大的、机械效率最高的四项冠军分别由四位同学获取,这一结果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了问题上,为什么做功多的功率不是最大的?机械效率也不是最高的?为什么上楼最快的做功也不是最多的?通过这样生动有趣的实验课,把本来混淆不清的概念变得简单易懂,把理论变成了亲眼所见的事实,使学生在欢快的“游戏”中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
总之,兴趣能使学生学习的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有助于学生学习思路的拓展,对提高教学成绩起着显著的作用。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利用每一环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知学、好学、乐学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如果每位老师都能以这样的方式走进课堂。物理课将变得其乐融融,学生的学习成绩将会突飞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