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诘问,回应生命的教育自觉

2009-03-17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小树教育者心灵

孙 宁

对教育的一切都心怀期待,充满亲切感,关注教育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对教育有自知之明,明白教育的蕴涵,在不断吸取先知先觉教育精华的基础上,力求自己教育行为的尽善尽美,以此作为自己幸福感和成就感的基础——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追求这样的教育自觉。一名缺乏“自觉”的教育者,他的行为可能是“高效”的,但必然也是“苍白”的和“乏味”的。

——题记

一日傍晚步行回家,看到两个孩子将绳索系起来套在树杈上荡秋千。这是两个大约六七岁的孩子。他们一个坐在“秋千”上笑得前仰后合,一个在后面用力地推。随着“秋千”阵阵剧烈的摆动,这棵行道树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声,整个树冠也随之摇晃起来——这是一棵刚栽上不久的小树。一边是天真浪漫的孩子,他们也许在为自己的创意而欢腾雀跃;一边是苦不堪言的小树,若不及时施救,很可能会为这两个孩子一时的快乐付出生命的代价。无疑,我得制止这样的玩耍。

想了一下,我若无其事地走过去,把耳朵轻轻地贴在树干上,一秒,两秒……我在耐心地“倾听”。两个孩子见状,停下了玩耍,好奇,而且疑惑。一个孩子怯怯地问:“叔叔,你在干吗?”我说:“我在听树说话,这棵小树告诉我它被绳索勒得很疼呢,我听到了它哭泣的声音。”两个孩子更加疑惑,也跑过来将耳朵贴在树干上听,好一会儿,才自言自语:“没有啊。”忽然间他们像是悟出了什么,互相对望了一下,看看我,然后拽下绳索一溜烟儿跑了。

望着孩子渐渐消失的身影,我想,教育者在道义上被社会寄予了无穷的希望,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忘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而且,教育儿童的时候,应该用自然的方式介入,没有恐吓,没有强制,甚至不需要灌输道理。教育,首先要让孩子感受到教育者人性的美好,要让自己受教育的过程成为人生美好回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想起这个温暖的故事,常常为这两个幼小生命的瞬间敞亮而感怀不已。

把这个故事讲给老师们听,他们也非常认同我的教育机智。可是,当我把它讲给学生们听的时候,始料未及的一幕发生了——

大多数人听完故事掌声雷动,只有一个学生没有鼓掌,而且,还嘀咕了一句什么。无意中我注意到了这一个细节,就让他说说有什么见解。这个学生出奇地大方,他说:“老师,你怎么就不认为当时那两个孩子是被你吓跑的?你想,天马上就要黑了,你作为一个陌生人,还说树里有哭泣的声音,这是不是够可怕呀?”

一语惊醒梦中人。是啊,教育作为价值引导的工作,总是被教育者赋予了带有理想色彩的善良的期待,但是现实是很具体的,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两个孩子固然有可能通过角色换位、移情体验理解了我的意图,但是,毕竟也有合适而充分的理由说明孩子是带着疑惧和不解的心态离去的。如果是那样的话,我成全了一棵小树,却伤害了两个孩子:他们以后还能像这一次一样快乐吗?他们还会在傍晚时分出门玩耍吗?他们还敢和陌生人说话吗……也许,我当时可以和他们先攀谈一下再引导他们;也许,我当时可以帮助他们找一找别的“荡秋千”的办法。

这是一个不期而遇的教育场景。也许,任何人永远都找不出一个最好的、最标准的方案来解决这样一个“看似平常却奇崛”的问题。给我带来强烈震动的,是我自以为找到了一个貌似合理的答案,而停止了对问题、对孩子持续的思考和关注。活生生的生命,所能带给教育者的,永远是无限的体会人性、体会成长的空间,它拒斥一切一蹴而就的果断和强力,它需要永无止境的教育者的教养与耐心。

老师们对我的认同缘于教育学角度的合理性,而这位学生的质疑却基于生命的丰富性和差异性。教育,“始终指向一个个永无重复、永难穷尽的生命个体,始终以成全每一个健全和富有个性的人为自己最根本的目的”(张文质语)。这就需要我们教育者多一点想像力,多一点创造力,再多一点热情。上述案例(包括所有教育案例)的解决途径存在着无限可能性,而且每一种策略其实都可能带来了并不确定的多种结果。在任何情况下,教育都不可能完美,但是教育者可以推测哪一种结果是完美的,然后沉迷在这种信念和追求中,通过实践不停地重构“心灵经验”,提炼属于自己的教育艺术。

教育,不是一锤子买卖,它需要不断深入的诘问与反思。正是通过一次次诘问,一次次实践,一次次反思,教育者的心灵经验才逐步丰富起来、成长起来。教育,没有悲天悯人、时刻对孩子惺惺相惜的体悟,是很难做好的。比如,一位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师,在关注自己教学合理性的同时,都不应该忘记自己的“合理”指向的可能仅仅是部分学生,而对另外一部分学生却可能是“残酷”的和“不人道”的。这样,面对一个个独特的学生,他才不会固执地用一种声音淹没另一种声音,他才不会千方百计地剥夺学生的话语权。他会时常要求自己作出这样的回答:“这样做对这个孩子合适吗?”“还可以怎么做?”“现在我该做什么?”每一个案例,都让教育者产生无穷的想象,都给教育者提供了美轮美奂的实践场景。诘问,让教育者时时保持着雪落无声的觉醒状态,这是修正自己教育行为使之不断臻于至境的前提。用贴近生命的方式去理解教育“之难”,教育者在诘问自己的时候就多了几分理性的气息和清晰的“能见度”,他会始终像牛顿一样认为“自己就像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儿,偶尔拾到一颗美丽的贝壳”,他的成熟永远表现为他的谦抑、他的内心的明敏和理智的好奇心。从某种程度上说,不是我们(教师)给生命以教育,而是生命给我们(师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启迪和自觉思考——教育者也将因为自己的生命实践而不断地确认自己工作的意义,确认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不断地获得生命本身的丰富感、满足感和成就感。

自我诘问,扪心自审,是教育者净化心灵、塑造人格、自我扬弃的过程,是一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高尚的教育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位专业化程度很高的教师必然是一个善于和习惯于自我诘问的人,他们因生命的考验和诘问而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可以说,“自我诘问是教师最美的表情之一”,它是成长的标志,也是成长的过程和结果。

自我诘问,然后去肯定心灵所感知的一切。再度遇到类似上述案例,孩子远去的背影将在我的心中留下一个问号,而不是一个句号。孩子世界的神秘性和不可知性是教育的大美,教育者当满怀敬畏之心,用热情,用虔诚,且行且问,慢慢接近自己梦中的香格里拉。□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教育局)

编辑 付江泓

猜你喜欢

小树教育者心灵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唤醒心灵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送你一棵小树
我们的小树屋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教育者应当不断充实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