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视到尊重
2009-03-17刘利民
刘利民
2008年,让所有中国人难以忘怀。这一年,我们曾面临严峻的考验:南方罕见的暴风雪,汶川特大地震……灾难见证了我们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这一年,鸟巢的焰火照亮了所有关注中国的眼睛,“神七”飞天,中国航天员漫步太空再一次令全世界瞩目……
2008年,首都基础教育也取得了新的发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们进一步确立了基础教育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在保公平、促均衡、抓质量、显特色方面有了显著的进展。
2009年,首都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将更加关注社会、市民对基础教育的需求和期待。均衡、公平、质量、特色仍然是我们要关注的核心词汇。
要追求和谐发展、教育公平,在发展中实现公平。均衡不是平均,促进教育公平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换言之,是否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各得其所的发展是检验教育公平与否的重要标准。“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孩子”,有效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实现均衡发展,是我们新一年工作的重心和着力点。
充分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更要尊重基础教育的发展规律,促进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尊重教师与学生的发展。这是教育“以人为本”的根本。尊重学生,切实为学生享有教育幸福和一生健康成长服务。尊重教师,更重要的是尊重教师脑力工作的特殊属性,创造条件引导并使教师体验到脑力工作者的快乐,生成教育智慧。幸福的教师能为社会教育出更多幸福的学生。
要尊重学校的发展。这是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延伸。事实上,社会对基础教育的需求,根本体现在能够为不同发展潜质的孩子提供适应其发展的教育。我们期待若干年后,通过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和给予学校课程管理权,强化学校的自主发展和发展责任,并通过办学成就评价等方式,激发学校的活力和创造性,使各级各类学校各得其所,同步发展。中小学校基本面貌和增长方式将由此发生改变,不再有“千校一面”的忧虑。
要尊重区域教育的发展。这是教育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教育发展离不开区域自然与文化的基础,一个地区的学校必然反映当地的文化特色和传统。区域基础教育的先进与优质最终要体现在是否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人的发展和区域文化的演进。因此其自身要具备一种能够有所作为的、不断超越的特征,不再是单纯出于对外国的参照和对发达地区的比较,而是出自于对自身历史与现实的自我反思、自我批判和自我认知。
因重视而尊重,因尊重而发展。站在2009年的起点,展望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的未来,我们充满期待,也充满信心。□
编辑 王雪莉 付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