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可靠性及相关性的影响

2009-03-17杨丽敏

理论纵横 2009年12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公允价值现实意义

杨丽敏

摘要:在理论界,围绕公允价值的运用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影响。有些学者认为,尽管用历史成本对资产进行计量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但由于市场价值的变动,历史成本与现实脱节,不能正确反映资产的当前价值,缺乏相关性,从而影响了会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合理的投资决策。反对本文着重讨论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信息质量;现实意义

一、公允价值的定义及本质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指在一项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自愿的双方交换一项资产或清偿一项债务所使用的金额。”公允价值的本质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是市场而不是其它主体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认定。存在市场交易价格的情况下,交换价格即为公允价值市场以价格为信号传递信息,市场根据不同资产的风险与收益决定其具有不同的交换价格。因此,市价是所有市场参与者充分考虑了某项资产或负债未来现金流量及其不确定性风险之后所形成的共识。若没有相反的证据表明所进行的交易是不公正的或非出于自愿的。市场交易价格即为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二、公允价值对我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引入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成为新准则的一大亮点,其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金融工具确认及计量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1《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人当期损益:(1)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增加了限定条件以防止上市公司利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虚增利润。同时还指出,交易双方存在关联关系,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该规定谨慎地运用公允价值,极大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2新增的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旨在规范股份支付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股份支付分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人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资本公积。在行权日,企业根据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确定应转入实收资本或股本的金额,将其转入实收资本或股本。该规定完善了会计信息的披露功能,同时采用公允价值来计量,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另外将股票期权作为费用处理,提高了会计利润计算的可靠性。

3《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规定了可能产生损益的四种情况:第一,以现金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现金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第二,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第三,将债务转为资本的,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第四,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新准则明确了债务重组准则的适用范围,使公允价值的应用更能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公允性。

4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时以成本计量,期末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人当期损益。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持有不是为了长期持有,而是为了交易,因此期末采用市价法计量更能反映其交易的实质,从而更符合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但对上市公司持有的法人股,新会计准则没有将其认定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而是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该类资产新会计准则规定,取得时按照成本计量,期末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人所有者权益。新会计准则规定,金融工具的期未计量采用公允价值,反映了金融工具在企业和市场的真实价值。同时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和期初成本之间差额的确认,前者计入当期损益,后者计人所有者权益,这种区分既提高了当期损益的真实性,又保证了所有者权益的可靠性。

三、公允价值推行的现实意义

1公允价值的计量有利于我国企业的资本保全。

生产需要生产要素的耗费,公允价值计量可以很好地反映当前的成本价格。尤其是在通货膨胀下,用历史成本计量得出的金额将购不会原来相应规模的生产能力。企业的生产职能在萎缩的状态下进行。反过来,当企业耗费的生产能力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此时不管是何时耗费的生产能力,一律按现行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量,则计量得出的金额,即使是在物价上涨的环境下,也可在现时情况下购回原来相应规模的生产能力,企业的实物资本得到维护,企业的生产将在正常的状态下进行。

2公允价值的计量符合会计的配比原则。

不仅是收入与成本、费用要保持时间上的配比;而且要求配比的收入与成本、费用之间应具有经济内容和性质上的必然因果联系,即不同收入的取得是因为发生了与之相适应的不同成本和费用。目前,收入和成本、费用在计量的单位方面是配比的,都是采用货币计量单位。但是在计量的属性方面却不配比,收入是按现行市价计量,成本、费用却是按历史成本计价。因此为使会计核算符合配比原则就有必要推行公允价值计量。

3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收益

由于收入、费用计量基础不同,导致收入、费用不配比,造成收益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劳动者创造的纯利润,另一部分则是由经济因素影响形成的价格差。如按旧的利润分配制度对这两者却不加区分,从而导致收益超分配、虚利润的现象。

4我国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当今经济形式发展呈现竞争激烈、风险加大、除了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外,市场创新、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且越演越烈。特别是金融创新,产生了复杂多样的衍生金融工具。尤其是金融行业按历史成本计量不能真实反映其金融资产的价值,给投资者导致了重大的损失。

参考文献:

[1]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07。

[2]谢诗芬,公允价值:国际会计前沿问题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02。

[3]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4]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面向2l世纪的计量模式,会计研究,1997(12)。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质量公允价值现实意义
儒学视阈下刍议箪食瓢饮的颜回之乐与现实意义
负商誉与公允价值
论大数据对会计计量属性的影响
创新驱动发展下信息管税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研究
XBRL在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应用的研究
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矛盾与协调
心灵的旅程
论“教之道, 贵以专”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