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26岁的副处级干部诞生:郭敬明当官啦!

2009-03-16

金山 2009年2期
关键词:副总郭敬明韩寒

“敬明高超,敬明雷人,敬明好棒!白猫黑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只要能升官发财,就是好样的。你为家乡争了光,添了彩,家乡的父老乡亲是不会忘记你的,你就继续抄袭吧,让那些嘲笑你的人喝西北风去!”

事件回放:1月4日,在2008年宣布涉足娱乐圈的郭敬明正式接受聘书,这个只有26岁的年轻人,成为长江出版集团北京中心副总编辑,享受副处级待遇。他也成为“80后”青年作家中担任出版社社长级领导职务的第一人。据了解,郭敬明的薪资待遇跟社长同级,而且不需要坐班,时间自由分配。郭敬明负责主抓青春类图书及杂志体系建设。对于郭敬明出任长江出版集团副总编辑的消息,不少网友都持怀疑态度。虽然长江出版集团表示郭敬明有抄袭污点并且争议不断,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但网友却不买账,也有网友尖锐指出,这是双方的炒作。

当事人回应:“接任副总编我很有信心。”

对于出任出版社高管,郭敬明称比较紧张,“表面看似很放松,其实压力很大。以我这样的年龄与经验,要当好‘高管的确不易,我必须扎扎实实做出些成绩,这样别人才不会认为我只是虚挂个名而已。”对于薪酬待遇,郭敬明拒绝透露,“其实什么样的待遇我并不在乎,关键是做事,做好事什么都有了。”

韩寒不羡慕郭敬明当高管

1月6日,万榕书业旗下签约作者媒体见面会上,作家韩寒对于同是80后作家的郭敬明出任长江文艺出版社高管,说自己并不羡慕。

网友观点:

今年听到的第一个笑话!

一个连成名作都被指抄袭的人,居然能当上副总编辑,这个是今年听到的第一个笑话。郭敬明有点名气,这可能也是长江出版集团最看重的一点。郭敬明现象的出现,说明了我们图书市场缺乏青少年读物,而青少年正是购买图书的最大受众。出版社想要提高效益,不应是单纯地聘任一个青少年写手,而应该找寻适合青少年的读物。

郭敬明只不过是块广告牌!

为何有污点的人也能当副总编?持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可是长江出版集团却不这样想,因为人家看中的是郭敬明的业绩。既然郭敬明有如此巨大的“能量”,他们想让其出任副总编,也就没有什么不可以。如果要责怪的话,也只能责怪那些追捧郭敬明的读者,为何如此热捧他?对郭敬明当副总编而愤愤不平,不值得,会让郭敬明和长江出版集团笑掉大牙的。

郭敬明韩寒是80后两大风向标

敚斘业呐卸鲜牵郭敬明正踏上转型之路,由一个偶像作家朝着影视明星或出版人转化。郭敬明担任出版社副总编辑,更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敚

我更愿意将郭敬明放到80后一代人的群像里进行观察。至少在文化和市场领域,郭敬明当之无愧是个中代表性人物。从郭敬明身上既可以看到80后对市场社会的适应程度,也可以看到其过于早熟的人生规划。郭敬明曾信心满满地称:中国文学史绝对避不开郭敬明三个字。只是他忘了一件事:并非写进文学史的都是好作家。而这恰又印证着一个时代的病症:成名要趁早,无论好名或恶名。在郭敬明身上,80后一代人的部分共同特征由此显露无疑。

敚敽寒和郭敬明都是从新概念作文大赛走出来的偶像作家。但除了个性一样张扬外,韩寒却和郭敬明迥然有别。从韩寒身上,我们可以找到“郭敬明”们所匮乏的社会责任意识。这也是许多人对韩寒赞誉有加的根本原因。由此,郭敬明和韩寒形成了80后两大风向标:一者坚信“实力决定一切”,为此甚至可以牺牲市场的正义原则;一者除此之外还具有强烈的社会参与和批判精神。如果说郭敬明是“现实主义”的化身,韩寒身上无疑还有着难能可贵的理想主义气质。

会炒才是硬道理

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走到哪都会有争议,作为有争议的郭敬明自然不能例外。近年来的郭敬明,可谓风风火火。不但在文学界、商业界里风风火火,还开始在娱乐圈里风风火火。风风火火的郭敬明,的确创下了不菲的成绩。比如图书大卖、多次进入各类排行榜,甚至于美国的《纽约时报》评价他为“中国最成功的作家”。

郭敬明的争议,主要来源于他的抄袭。实际上,郭敬明是个“炒作”专家、“营销”高手。他一会儿玩“选秀”寻找接班人,一会儿杀入娱乐圈要大展拳脚,一会儿在身份上又成了出版集团的副总。似乎在这个社会里,没有什么是郭敬明不能做的事。而且,事情还做得都很成功。虽然在“做人”的方面差了点,但在“做事”的方面郭敬明倒真是不能小觑。

一个人道德上有瑕疵,不能因此否定一个人的全部价值。完全以道德评价一个人的时代已经结束。你可以去做道德模范,但同时也应该准许他人不做道德模范。郭敬明是“成功”的,郭敬明的成功不是来之于他的道德,而是来之于他的商业炒作和营销。至于长江出版集团,作为一个以商业运作的出版社,需要的是一個营销高手却不是道德模范。所以,郭敬明当了出版集团的“官”,实在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我们又有什么可争议的呢?

郭敬明当官,戳痛了谁

郭敬明当官了,副处级。然后大家就不干了,很气愤,很生气,比《非诚勿扰》里找不到老婆的葛优还着急。

我在想大家为什么对郭敬明当上出版社的副总编辑这么着急?原因大概就是两个:其一就是沸沸扬扬的抄袭事件。头上戴着个“郭抄抄”的大帽子,却被提拔为出版社的副总编辑,也难怪有人说“郭敬明这下子更方便了,左手抄袭,右手印刷”。还有一个原因,没人愿意明说,就是郭敬明是第一个登上国家编制内这么高职位的80后作家。前一段出来的中国作家富豪榜,郭敬明就是排行老大;又有钱,又有权,才二十多岁的年纪,大约也是触痛了许多人埋在心底最深处的一个“痒痒肉”。

但真的只是一种时代大环境里的商业行为而已,道德大棍请暂时放下,心理嫉妒也请稍稍平复。

郭敬明也许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大家,但他绝对会是一个金光闪闪的赚钱机器,引用一位工作人员的原话:“现在,谁不看重郭敬明就是和时代的发展过不去,你不信,我们不做,会有很多家来抢,现在谁还有他这样的销量,谁家不眼红?再说,凭他的脑子、能力,创造的价值,也够了。”

说白了,郭敬明当官之所以会引发众议,实际上只是道德的棍子暂时还敌不过金条而已。别动气,郭敬明只是个文化商人。

郭敬明从成名至今,一直争议不断,尤其是“抄袭事件”,几乎已成他身上的多种标签之一。但这一由名利欲望驱使而造成的生命污点,并没遮蔽郭敬明的光芒,甚至还放大了其名人效应,让其名利双收。他展示出了当代中国的图书文化、娱乐业市场化运作比较成功的范式。传统意义上的创作已被分解为多个环节,由多人承担,最终出现在读者手中的图书,实质是在一个个“工厂”里完成本体制作的。市场至上,则是这些图书制造者的终极理念。

很显然,郭敬明在这样的图书生产系统中的种种作为,都不是为文学而文学,只是以文学的美丽名义,做着商业运作的活计。本质上,郭敬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化商人。他自然要服从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与他的团队一起,生产出消费者最满意的商品,扩张市场版图。而今“副总编辑”加身,不过是为更好地调动他的品牌效应,将市场进一步做大做强而已。

不必苛求一个文化商人具有高尚的良知操守、道义担当。喜欢郭敬明的书,读读无妨,不喜欢,一笑而过。

搞笑版:

郭敬明雷人感言:名声越臭越好

郭敬明升副处了,晚上回到家里,喜不自禁,对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说:“我抄袭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还不照常升官发财了。如果没有这个美名,我的文章能卖出去吗?中国比我厉害的作家多的是,为何他们的作品没人买,一到我的手里,就供不应求呢?有的人一辈子希望自己的好名声远播四海,可是折腾了一辈子,名声连一个省都打不出去。所以,要想出名,就要有臭名声,越臭越好,臭如狗屎最好。这和厚黑学一个道理,李宗吾先生不是说,当官脸皮厚如城墙,心黑如焦炭最好。在一定程度上说,臭名声让你升官发财,好名声只会让你一穷二白。这是一门学问,不足为外人道也。”

没等郭敬明说完,众人都俯伏在地说:“敬明高超,敬明雷人,敬明好棒!白猫黑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只要能升官发财,就是好样的。你为家乡争了光,添了彩,家乡的父老乡亲是不会忘记你的,你就继续抄袭吧,让那些嘲笑你的人喝西北风去!”

(夜子 辑)

猜你喜欢

副总郭敬明韩寒
老乡
韩寒 笑一笑,已苍老
张本煜,韩寒说他值得比现在更红十倍
Law Offices of Scott Warmuth
The Fall of Han
找个台阶给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