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巴甫洛夫学说认识人体内存在着感应系统

2009-03-16刘德才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4期

刘德才

[摘要] 经络的传导通道,经过感应场和网络器,像现代计算机和手机一样,通过不同的感应波,产生不同的感应激活现象。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分析,进一步认识感应激活现象,我们将会发现,人体内存在着一个尚未明了的“感应系统”,这种感应系统是不同于神经系统的一个特殊系统,它通过感应场、网络器和感应波形成,因不同的条件反射,在感应场中出现不同的感应激活现象,产生不同的感应效果。人体的生物钟现象就是因条件反射引起的典型的感应激活现象。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与人们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皆可致病,这些都是感应激活现象所致。从条件反射引起的感应激活现象认识感应系统,就能发现经络的实质。

[关键词] 感应系统;感应波;条件反射;感应激活现象

[中图分类号] R2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1(2009)02(a)-070-02

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有着它内在的规律,并经千百年来的实践,已被人接受,然而,对它的验证,不免被人怀疑。经络到底是客观存在,还是虚无的,成为当代科学研究的一大难题。对此,作者从中西医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过探讨。传统中医经络是如何形成的,它的实质是什么?现代医学的反射痛是如何产生的,它的原理是什么?作者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做综合性的分析论证,提出了“感应理论”的见解。

论证之一,从传统中医的阴阳学说与人体存在的生物电现象分析,把经络作为人体内存在的感应电路,由于它的通道与神经分布并不完全一致,那么,经络形成的通道中,存在着一种未被我们认识的中介体。

论证之二,经络中的中介体是如何存在的,可能在经络形成的传导通道中,存在着两个生物电的电极,可以称为感应端,当发放冲动产生扩散现象,与相感应的另一端产生类磁场现象,则形成感应场,在感应场中,有介质在两个感应端之间起着连接、传导,产生振荡电流的作用,这种介质可以称为网络器,它在经络的运行通道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可能是经络形成的根本原理。

论证之三,现代医学中的反射痛(或称牵涉痛)是因患者某一器官发生病变,除感觉患病器官的疼痛外,还可感应到远离该器官的某些体表或者深部的疼痛,当反射痛早期表现不在原发病灶、而在反射部位时,则容易导致误诊[1]。对于反射痛,从经络存在的感应场和网络器分析,它可能是沿着经络,通过感应场,在相应的网络器的作用下产生的疼痛反应。

对于以上论述,首先要认识经络中存在的感应场。关于经络中“感应场”学说,与人体内存在的生物电现象有关,它通过体内的阴阳消长、正负电荷的释放转化而形成生物感应场。再就是“网络器”,它作为活性介质,在中间起着活性传导作用,为经络开辟着一条看不见的通道。

关于经络的传导通道,我们还要进一步认识人体内的“感应波”现象。经络在它的传导形成过程中的感应场也可能象电讯电波一样,它的传导无法用肉眼看到,但可以通过感应场和网络器接收到传导信息密码,象电脑、手机接收信号一样,有各自的传导或传输系统,网络器接收到的感应波信号,就会产生感应激活现象。这样,经络感应场中存在的感应波现象,它在解剖学上就无法看到。只要从电波现象去分析、去认识,就不难发现,经络是客观存在的。从感应场、网络器以及感应场中存在的感应波现象去认识,经络决不是虚幻的。

通过传统中医学的经络和现代医学的反射痛的综合探讨,认识经络感应场与网络器,进一步认识感应波现象,我们就可以发现,经络的本质是“感应系统”。

在此,可以通过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1]学说进一步认识感应系统,认识经络。巴甫洛夫的学说就是通过动物实验,每次给狗喂食前摇响铃声,然后再给食物,这样反复多次结合实验,最后,只摇铃声,狗就会出现流唾液、嘴动现象,虽然铃声与唾液分泌无关,但铃声成了进食信号,这样形成了条件反射。从感应系统分析,就会发现许多现象与此有关,他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却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下面笔者从几个方面作出论证。

就现代医学而言,植物神经不受意志支配。例如: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肢体活动,但不能随意支配自己的心脏跳动。这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当人们面对某种情形感到紧张,或在黑暗中感到恐惧,甚或某一意念出现时,心跳就会加速,这就是一种感应现象,是因为感应系统受到刺激时,发放的冲动通过感应场、网络器传感所致。而通常所说的神经官能症,无论是胃肠神经官能症,还是心脏神经官能症,都是由于某种原因长期刺激出现敏感性甚或是随意性征兆,这都是感应性症状,若能找到原因,就能有效地治疗。再如,人体的肤色是意志无法改变的,但是人们害羞、兴奋或恐惧、紧张时都可以出现面色改变。尤其是女性,因为目光或语言刺激,或仅仅是因为自己害羞出现的面如桃花的现象,就是典型的感应现象。“人逢喜事精神爽”则使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发生改变。除此之外,发怒则面色胀红或青紫,憔悴则面色暗淡,恐惧则面色苍白,失意则精神萎靡,这些现象都是因为刺激了感应系统,刺激了其中的感应密码即信息密码,由感应波产生的感应激活效应,不同的刺激就会产生不同的感应效果。还有,肢体是不会说话的,但肢体动作可提示或传达某些语言所要表达的内容。如手势,在体育比赛时裁判的手势、交通手势、旗语等。尤其是哑语,就是最好的例证。再就是眼色,虽然眼睛不会说话,但眼色也可暗示,由目光产生感应现象,流露或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如“眉目传情”就是相好的两个人之间产生的情感方面的感应。看眼色行事则是因为条件反射所产生的行为反应。“横眉冷对千夫指”则表示出愤怒与蔑视。不仅如此,人们对声、光、色、温等产生的各种条件反射出现的情感变化,都是刺激了感应系统所致。根据感应系统所产生的感应现象,可以证明,条件反射的通道是通过感应系统形成的。不同的感应密码受到刺激,就会产生不同的效应。我们通常所说的“生物钟现象”就是如此。当人在睡眠时,因受到特定时间的刺激而醒来,久而久之,当没有了这种刺激,到时也会自然醒来。这种“生物钟现象”就是因条件反射引起的典型的感应激活现象。我们经常见到有的小孩吃蛋黄被噎之后不再吃蛋黄,被鱼刺卡后害怕吃鱼。还有民间所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现象,就是这种感应效果。通过生物钟现象,我们可以认识一些重症反应性的病症。因为条件反射引起的情感心理障碍,也是值得临床重视的问题。在临床上还有些体检者,本身没有任何症状,但检查发现阳性指标,或是说可能会出现什么症状,他的症状随之就出现了,并且明显加重。从感应现象分析更年期综合征,就可以发现女性为何高于男性,这是因为女性对各种条件反射更敏感,敏感者更容易发生更年期综合征。还有女性在月经周期出现的烦躁、易激动或者抑郁等情绪变化的症状,甚至痛经,也可能是月经初潮时恐惧或者某种环境下的心理因素所致。同样,这实际上是感应现象引起的一种月经周期综合征。当外环境与内环境变化甚或失调,感应系统就会产生敏感的感应性症状,可以统称为感应综合征。如临床常见的焦虑症、强迫症,尤其是癌症等重症患者,则会导致心理崩溃、精神紧张、食欲下降、体重减轻,这些都是感应综合征引起的。

现在有些检测仪,如测谎仪,就是通过感应现象测出感应波,而心电图表现出的图象就是一种心脏感应波,各个导联正好反映了不同感应场的感应现象及心电感应原理。从心电图不同的导联出现不同的感应波,我们可以认识到不同的感应场会产生不同的感应现象。还有脑电图,也是同样道理。关于脑电图脑电波的来源,其实质可能就是感应波现象。

感应系统的感应波是形成经络系统的一个网络通道,也是反射痛以及各种条件反射的通道。

我们再看看汗腺与泪腺。引起汗腺分泌的主要是温度,高温可以引起出汗,感染可引起发热、出汗,而心理因素也可以引起出汗。虽然汗腺不受意志支配,但心理因素出现的恐惧可以出现冷汗,激动、兴奋、紧张可以出现热汗,有的仅仅表现为手中捏一把汗,有的表现为头上冒汗,既可表现为全身出汗,也可表现为局部出汗,这些表现依然是某种条件反射刺激了感应场,使感应系统被激活所致。对于泪腺分泌,外在的风沙刺激可以流泪,咽喉的刺激也可反射性地流泪,而伤感、痛苦、感动引起流泪则是与情感有关,并可以受意志控制,这些都表现为感应场激活现象。这种感应场激活现象可以把它称为“感应激活系统”。例如:机体受到寒冷刺激,可以出现寒颤现象,但“不寒而栗”则是情绪产生的寒颤。外在的寒冷与内在的情感变化出现的寒颤,两者都有本质的区别。同样,热度引起的出汗与恐惧、紧张引起的出汗,其本质也不一样,这些都说明感应激活系统因不同的刺激而产生不同的效应。

对于感应系统而言,人体的感应场现象十分明显。

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自然现象可以致病,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绪可以致病,都因条件反射使相应的感应场被激活所致。一种是外在的条件反射现象引起病症,一种是内在的条件反射引起病症,不同的感应密码,在感应场产生不同的效应。常言道,心病还得心药治,讲的就是心理因素引起的病症只能通过调节心理因素而达到治疗目的。通过认识感应系统,我们可以去认识、了解、治疗许多疾病。还有一些药物引起的副作用,长期应用可能掩盖病情甚或加重病情,这种药源性的感应性病症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也是必须引起临床重视的。中国古老的《易经》强调“无妄之药,不可试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可见,人体内存在着感应系统,各种条件反射产生的现象都是通过感应系统完成的。这种感应系统是区别于神经系统的一个特殊系统,它是通过感应场、网络器、感应波形成的。感应场现象中的网络器、感应波或许就象现代计算机系统和手机网络的网络现象,因不同的网络产生不同的效应,在体内不同区域起着介质作用,通过感应波形成传感通道。从条件反射认识感应系统及其感应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真正认识传统中医关于经络的实质,并且可以认识许多疾病并有利于治疗。

[参考文献]

[1]姚泰.生理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01-330.

(收稿日期:200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