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苗族鼓舞象征意义与功能分析
2009-03-16麻三山
麻三山
一、湘西苗族鼓舞的渊源、种类和特征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人口达1320万人,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湘西为我国苗族的主要聚居区之一,这里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底蕴深厚,品类繁多,文化遗产特别丰富,苗族鼓舞是湘西苗族人民十分热爱的民间娱乐活动。据历史文献记载该舞源于汉代以前,产生在苗族祭祀活动中。汉文史籍中有零星记载,《苗防备览·风俗考》云:“刳长木空其中,冒皮其端以为鼓。使妇人之美者跳而击之,择男女善歌者,皆衣优伶无彩衣,或披红毡,戴折角巾,剪无色纸两条垂于背,男女左右旋绕而歌,名曰:‘跳鼓舞。”20世纪30年代,著名学者凌纯声、芮逸夫来湘西考察时,对湘西苗族鼓舞的历史起源做了研究,其合著《湘西苗族调查报告》(商务印书馆,1947年)中有“南阳石刻鼓舞图”两幅,经比较推断,其年代非常久远。随着时代的变化,苗族鼓舞已成为苗族人民最喜爱并广泛流行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
湘西苗族鼓舞种类多达数十种,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其种类除宗教仪式舞外,有花鼓舞、猴儿鼓舞、团圆鼓舞、女子单人鼓舞、男子单人鼓舞、双人鼓舞、四人鼓舞、多人鼓舞、跳年鼓舞、踩鼓舞、盾牌鼓舞等。主要流传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吉首市和凤凰、泸溪、保靖、花垣、古丈等县,多在庆年或请神时表演。各苗区对打鼓有不同的叫法,如:“报浓”、“读浓”、“辽龙”、“秋浓”等。时间和节气不同,鼓舞活动的叫法也有所变化,如庆年时表演的鼓舞俗称年鼓,一般从正月初四至正月十五时间内表演,苗语叫“报浓尖”、“辽浓尖”;请神时表演的鼓舞俗称神鼓,大多于秋冬时节椎牛、椎猪隆重举行祭祀活动时表演,苗语叫“读浓义”、“报浓义”;赶秋时就叫“读浓秋”;接亲时打鼓叫“报浓巧”等,内涵博大精深。
苗族鼓舞动作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形式多样,特点鲜明,除宗教仪式舞外,根据内容可以表演出各种各样不同的舞蹈动作,囊括生产劳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犁田插秧、打谷、推磨、纺织、美女梳头、绣花挑花等;也有模仿动物的动作,如水牛擦背、猴儿打鼓、猫儿洗脸等等,这些动作在代代相传中逐步形成了苗族鼓舞基本舞蹈动作及特点。其特点或温婉妩媚,身态柔美,或灵巧多变,风趣诙谐,或豪放刚健,场面宏大,激荡活泼。其内涵有的反映民族精神激励斗志,有的反映人民勤劳勇敢富于理想,有的反映人民热爱生活团结同心,也有反映人们对真、善、美的期盼与理想;在形式上既有男女共同表现的内容,也有单独表现女子、男子劳动生活的内容。在击鼓的表演上,因其情绪的不同,分打鼓、踩鼓、嗲鼓。苗族鼓舞表演精湛奇特,风格独具,在国内外具有很大影响。
二、湘西苗族鼓舞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在民问的重要性
湘西苗族鼓舞是苗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和艰苦的环境斗争中发展出来的光辉灿烂文化,蕴含着苗族人民特有的历史经验、想象力和精神价值,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着苗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其成因是多方面的,相当部分至今仍无法考证,只能做历史的推断和猜测,尽管如此,仍有一些碎片可供探究,可以说,其形成发展离不开以下原因:
1、特殊的历史记忆:苗族是个古老的民族,历史悠久,据历史文献记载和群体自身集体记忆,苗族几千年前就生活在华北地区黄河一带,其形成相当的早。而与之相联系,鼓的形成年代也相当的早。鼓是何时形成的,其形成原因、形成过程(如何形成)至今仍是个迷,难以推测考证。但不管怎样,其形成与当时部落之间的频繁战争、与苗族古歌里的大迁徙肯定有很大关系。在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特别是近代,在反抗封建朝廷过程与外来帝国主义势力的斗争中,苗鼓起到了号召与激励民众的作用,形成巨大的民族凝聚力,苗鼓更是成了湘西苗族的圣物。长期以来,苗族鼓舞的表演蕴涵了苗族人民的虔诚信仰和勇于创造、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因此,鼓舞的形成与特殊的历史有关。
2、祖先崇拜与宗教信仰:湘西鼓舞的形成,祖先崇拜和宗教是特别重要的原因。根据贵州地区苗族的宗教观念,苗族最高的神是祖先,是生命始祖枫树和蝴蝶妈妈。“鼓”是祖先神灵的象征。传说蝴蝶妈妈是枫树生出来的,所以苗族崇拜枫树。既然祖宗的老家在枫树心里,用枫树做成的木鼓就成了祖宗安息的地方,祭祖便成了祭鼓。鼓藏节就是祭祀神枫树和蝴蝶妈妈。而作为苗族重要支系的湘西苗族,情况类似,其鼓舞的形成也不可避免受到祖先崇拜和宗教信仰的影响。
3、自然环境的影响:湘西苗族聚居区位于湖南省西部,与鄂、瀹、黔交界,为苗族聚居区。这里为山区,森林茂盛,河流蔓延,野兽横行,特殊封闭的地理环境,对苗族的生产、生活、居住、交通等产生重要影响,对文化产生影响,也不能不对鼓舞的形成产生一定影响。
4、生计方式因素:苗族是个农业民族,以农耕为主,传统上一些地方在农耕之余还兼狩猎。山地农耕,发展出特有的文化方式。正是在这样的生计方式下,促使了湘西苗族特有的性格特点,因而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湘西苗族鼓舞文化,比如,湘西的苗族鼓舞,有相当部分都是表现生产劳动的动作,梨田、耙田、插秧、打谷、织布、砍树、锯料、扯炉、打铁等,另外,还有很多模仿动物的动作,如水牛擦背、猴儿打鼓、猫儿洗脸等,可以说,农业民族生计方式是湘西鼓舞的重要素材。
5、交往:与苗族内部各群体及外部之间的交往是湘西苗族鼓舞形成的又一个重要因素。族群的关系,使民族内部之间交流,促使鼓舞的发展;外部的族际关系,也会影响到文化的发展状况。尤其是族际冲突,封建统治者的压迫,使鼓在战争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强化族际边界,无疑也促使了鼓舞文化的形成。
6、文化娱乐:苗族文化的形成是个特殊的历史过程,在苗族文化形成的过程中,鼓舞熏陶人的心灵,给人们带来无穷欢快和巨大愉悦。人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不断改变,人的精神、价值观也在不断的改变,苗族文化的符号体系、核心价值观也在不断的演变,而这些,无疑对作为文化意义的鼓舞产生重大的影响。可以说,苗族特有的文化是促使湘西苗族鼓舞形成发展的又一重要内因。
鼓舞,不仅在苗族过去的生存、生产、生活和社会斗争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着辉煌灿烂的过去,在当今城乡生活中也起到重要作用,鼓声咚咚,扣人心弦,振奋精神。古往今来,在所有重大活动的场合里,总会有鼓的身影,总会看到热烈的场面;尤其是如今,在街头公园的老年人健身队、花鼓队里,鼓舞的传习活动十分活跃;苗族民间人民民俗活动,苗族人们的婚丧娶嫁,尤其是宗教礼仪、做法事、祭拜祖先、祭祀中,不能缺鼓,更不能缺舞;除传统的这些场合外,人们强烈的观赏欲望,更创新出各种鼓乐、鼓舞。鼓不仅在湘西农村重要,更演变成现代城市人们文化生活、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鼓是人们的文化活动和情感联系的纽带,鼓舞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鼓和鼓舞本身,成为象征符号,在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对湘西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有着特殊意义。
三 湘西苗族鼓舞象征意义及功能:历史记忆、文化展示与民族认同
鼓舞是一个文化象征符号,其背后蕴涵着丰富深厚的人类文化内涵和意义。格尔兹曾对“文化”作过非常精辟的总结:文化是有序的意义系统和符号系统,是人们用来定义世界、表达感情、做出判断的价值框架,是符合逻辑、有意义的整合。文化的本质是其象征意义。“象征”(symbol)一词最初源于希腊语“Symbolon”,意指某种用以证明或识别身份的实物符号,后引申为“借用具体可感的形象或符号,以表现某种对外都世界的感受而生成的概括的思想感情、意境或抽象的概念、哲理”(邹贤敏主编《西方现代艺术词典》,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简言之,象征是“某种具有精神含义的东西”。包含两个因素,第一是意义,其次是这意义的具体表现方式(符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5月)。鼓舞就是一套象征符号系统,背后蕴涵着包括物、人、关系、活动、仪式、观念、时间等丰富内涵的人类文化意义。要对这些文化现象、符号本质“深描”,对其承载意义进行阐释,才能了解湘西苗族鼓舞所蕴涵的特殊内涵。
象征是一种表达方式,象征的意义是人们主观赋予象征物的。湘西苗鼓有群体性、主体性、多重性、时空性和传承性等特征,在苗族的传统文化心理结构中不只是普通的打击乐器,而是神圣的祭器,乃至神的表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故对其象征意义解读十分重要:
(一)鼓舞的符号表达系统背后隐藏深层结构——历史记忆(文化血脉)
在人们的心目中,鼓不单是打击乐器,更是苗族人民崇拜的圣物,其背后隐藏着苗族千百年来的历史记忆,凝聚着几千年来的共同的起源、迁徙、磨难,凝聚着苗族人民的历史发展轨迹、血脉和情感。传说苗族祖先蚩尤兵败后,苗族先民开始了向西南迁徙的历程,西迁时每个宗支队伍都置有一面木鼓,约定敲鼓前进以作联系,避免掉队。向大西南迁徙的途中,什么东西都丢了,就背着一面鼓,因为那是寻根的凭证。迁到新地后就按宗支来重新建立自己的社会组织,因而称为“鼓社”,或叫“立鼓为社”。木鼓是苗族祖先的象征,是苗族起源和迁徙的象征,是苗族的一种有灵魂、有知觉、有感情的灵物,是苗族人民崇拜的圣物。它是苗族文化记忆的保存者,高度凝结着苗族古老过去语境的历史和文化大量信息;根据古歌和传说,《木鼓舞》大约是苗族最早的舞蹈。鼓文化的延续,就是集体记忆的存在,就是保存自己过去的经验,变为原始记忆,并对文化记忆不断迁移和再创造。
(二)鼓及鼓舞是驱邪逐鬼、消灾祈福、敬重祖先、教育承前启后的象征
苗族地区信巫蛊,信鬼神成风,有众神,有大鬼,有小鬼,有恶鬼。鼓是用来驱邪逐鬼不可缺少的工具。鼓作为苗族特殊的打击乐器,也是苗族的一种古老祭器,凝聚着祖先的神力,能以超自然的神秘力量驱邪化灾,与天神通融,能祈福。通过跳鼓祭祀等,达到人神沟通,是“通天神器”,是苗族祈求生存繁衔的崇拜物,是众人崇拜的吉祥物,是“生”的象征,能为人们守护的功能和心灵上的安全保障。信仰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鼓舞是苗族敬重祖先的象征。苗族认为木鼓中藏着祖先的灵,跳鼓即对祖先的祭祀和缅怀。跳鼓至今仍保留着祖灵祭祀的内容,但随时代演进而有所变化,表现在祖灵祭祀上有了远祖和近祖之分。远祖祭祀保留了跳鼓的最初的内容和形态,近祖祭祀则更多地加进了本族祖先崇拜的内容。通过跳鼓,表达敬重祖先、缅怀过去,同时也教育子孙敬重先人。通过鼓舞祭祖的定期再现,使后代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地将传统的文化符号及其意义功能承袭和传递下去,达到承前启后,展望未来的功效。
(三)是苗族热爱美,热爱生活,展示文化,传播文化,丰富精神生活的象征
苗族是个爱美的民族,是个热爱生活、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通过鼓舞等象征手法,表达出热爱美、热爱生活的精神追求,表达出开朗豁达乐观的性格特点和注重礼仪的民族习惯。在鼓舞中,特别是在节庆期间,舞蹈者和观众都身着艳美的服饰,参加鼓舞或迎送宾客或节庆活动。在活动中服饰、图案、乐曲、仪式、礼节、祭品、饮食、器物等各种符号的美得到了充分展示,鼓舞者更是用尽各种手法,拿出浑身解数向人们表达和展示美。鼓舞是苗族人民热爱生活的表现。苗族地区环境闭塞,娱乐方式有限,鼓舞成为特定环境下的重要娱乐,石启贵在《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中记载:“苗人在环境上,苦于种族、政治、经济之压迫,无以进展,故文化知识较落人后,而所居之地,又在荒山峡谷之间,出作人息,少与汉人接近,坐井观天,孤陋寡闻。若不寻求一种娱乐,则不足以资人生乐趣、提高思想、活跃精神、促进健康,而有裨益于人身者,仅鼓乐一项。”在鼓舞中,舞者酣畅淋漓,表达了勤劳大方、开朗乐观幽默的情怀,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客人的尊敬和欢迎,表达出注重礼仪的民族习惯。苗族人跳鼓时,往往步法多姿,形式不拘,歌声、鼓声、牛角声交织在一起。苗族鼓舞,是民族性格的自我展示,是积极乐观生活态度的反映,并从中获得巨大精神满足。象征理论认为,象征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人类的基本思维方法与生存方式。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说,语言并不是人类唯一的表达工具,语言不能完成情感的表达。人们力求在语言之外去寻求其他情感表达途径,而鼓舞正是“有着象征内涵的事物”,满足了人们的情感表达,通过鼓舞的仪式、音乐、鼓点、动作、舞蹈者表演等各种手法,传达出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对文化做了再创造。
(四)是情感的象征,是交往、感情交流、融洽社会关系的象征
象征的意义是人们主观地赋予某一事物其客观象征性。象征的产生,与他们最初的感知方式、内容及情感有很大的关系。在最初的感知过程中.客观对象在人们心中内化为一种心理表象,进而转化为一种情感。鼓是社的象征,是血缘历史的象征,是生死与共的象征,是悲壮的象征。与通常意义上的思想与情感表达不同,鼓凝聚了湘西苗族人民生命情感的意义符号,它可以使人在自我及相互情感中达到最大强度的交流。鼓舞以苗族人个体情感与集体感情的方式相融汇聚,以约定俗成的民族民间习俗达到人们心理效应的意象过程,其具体的表达与隐喻的内涵直接具体在社会活动场景中得到展示和交织。鼓舞的意义,不管跳鼓舞的人还是旁观者看来,重要的不是物质性的获取,而是通过鼓舞来表达一种缅怀,获得认可、交流、理解、敬重、尊严、荣誉,甚至名望。如在一些鼓舞中,当跳至高潮时,人们无论男女老少、主人宾客、演员观众全体出场,逗趣耍笑,插科打诨,相互挑逗,沉浸在一种原始平等的氛围之中。鼓舞变成了一种特殊的语言,跳鼓舞可有效地强化血缘,在互相之间建立起传达交流关系,获得友谊。
(五)是民族精神的象征,象征勤劳、勇敢、坚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鼓是民族精神的象征,鼓舞更是民族精神的生动展现。按历史文献说法,鼓最初是用于战场,用于鼓舞战士的士气。后来,随着交往增多和社会发展,鼓舞的意义和用途发生了转变。鼓舞在近代特别是今天,有了新意义,成为湘西苗族人民勤劳、勇敢、爱好和平、坚强奋斗、自强不息的象征,凝聚着历史长河中不断开拓的坚强意志和创新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伟大象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薪火相传、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岁月里继往开来、自强不息、屹立于世界强大民族之林的精神资本和精神动力。
(六)是民族认同、振奋精神、加强凝聚力、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象征
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洪(clyde Kluckhohn)认为“人是文化的存在物。从根本上说,人是使用象征的动物”(《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卷)第195页,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3月)。鼓及鼓舞是湘西苗族文化认同、加强情感纽带、加强凝聚力的象征。鼓作为苗族的精神和文化象征之一,自然成为情感纽带。在发展早期,鼓是苗族人民用来驱邪逐鬼,召集部落成员,告急友邻,出征决斗时不可缺少的工具,甚至在某些历史时期成为事关生死攸关的强烈象征。后来随社会的发展意义产生了变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共同的起源、共同的区域繁衍生息、共同的奋斗经历,共同的风俗习惯,催生了共同的文化标志。鼓及鼓舞作为苗族的重要象征,以强烈的生命旋律音符,整合族体成员、维系群体感情,成为某种社会团结的黏合剂,使群体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这一点在节日符号里特别明显。鼓及鼓舞是振奋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加强凝聚力、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载体。特别是在今天,鼓及鼓舞的意义不仅没消失,反而不断往前发展,对群体成员有巨大的感召力,在振奋民族精神、加强凝聚力、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活动中,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湘西苗族鼓舞是一个文化象征符号,其背后承载着湘西苗族的集体历史记忆、生产生活、宗教信仰、自我展示、对美和未来的向往等,蕴涵着丰富深厚的人类文化内涵和意义。弘扬这一优秀民族文化,对于延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对于保持不断开拓的民族精神,保持生生不息的旺盛的生命力,挖掘本土资源,促进民族的繁荣发展,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强大民族之林,更有着特殊的意义。湘西苗族鼓舞虽然倍受重视:已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他遗产名录,但其仍在急剧萎缩,发展仍很令人担忧,表现在濒临失传、文化断代、年轻人几乎不学、传承人年事已高,缺乏创新、活力不够等方面,还需革新方法,加大传承与保护力度。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民社学院)
责任编辑: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