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主题的异化与拓展
2009-03-16李顺燕
李顺燕
艺术家对人体的表现是艺术史上经久不衰的题材,不同时代的艺术家赋予了人体不同的内涵,承载了时代、文化等方面的痕迹,也留下了艺术家个人深刻的体验和思考。艺术家如何看待、表现身体,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思想含义。
一、从艺术史来看对人体的表现
艺术史中存在着大量表现身体的作品,涉及到审美、宗教、道德、伦理、人性、暴力和情色等方面。艺术家通过描绘身体揭示人物身份,传达个人体验。艺术家是有着敏感心灵的人,对人生、对艺术有真诚、执著的态度,对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这种体验是对自己灵魂的触动,并促使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将这种触及灵魂的感动物化为艺术作品。惟有这样的作品能感染欣赏者,激发欣赏者的共鸣,使得艺术家的个人体验得以交流,从而成为与他人分享的共同经验,起到艺术通灵的作用。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人的身体是人的灵魂的最好的图画。”另一个现象学的哲学家梅洛·庞蒂则认为:“世界的问题,可以从身体的问题开始。”
随着艺术的发展,身体自身逐渐成为美术作品的形式,包括人体的描绘、肖像及群像的表现,以及与身体相关的物品的表现,另外还出现了当代的身体艺术和行为艺术。从艺术史来看,人们对身体的表现也是人对自我的认识的演变过程。远古人类绘画对人体的生理特征夸张,性器官突出,正是人类生命意识的萌芽,自我意识的觉醒,审美意识的起源。从考古中我们知道,运用艺术形式表现人类的生殖崇拜和繁衍渴望有着久远的历史,出土的众多作品,不仅反映了人类早期的生殖崇拜观念,同时也道出了人类最初的审美价值标准和判断。
古希腊艺术家对身体的表现则以理想之美塑造形象,体现人性的神圣与庄严。从其人体完美的造型、端庄的表情、优美典雅的动态刻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希腊人在“神人同形同性”中所追求的人体艺术的完美与崇高的表现形式。欧洲中世纪对身体表现的苦涩、禁欲,是对人生罪恶的反思与忏悔,体现着生命的谦卑。欧洲中世纪宗教势力强盛,占据统治地位,虽然对当时人们的思想文化造成了压制,但在这期间形成了人对自身的反省,使人得以超出个人的狭隘来思索、升华。人们在宗教中体认到人世的苦难,卑微和罪恶,从寻求解脱之中使人的思想有了超越自身、升华自身的可能。基督教美术表现了众多的耶稣及圣徒的受难故事,使肉身成言得以实现,赋于身体以宗教的象征含义。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中出现的人体形象虽然大多仍然和宗教故事或神话传说相关,但其内涵却是人文主义的,是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与肯定。人文主义的主导思想是对人的肯定,反对人的生活受神的主宰,反对宗教的禁欲主义和隐逸生活,提倡现世的奋斗精神,提倡享受现世的欢乐与幸福。人文主义者崇尚理性,主张积极探索人与自然的秘密;崇尚希腊罗马古典遗产,他们在古典遗产中发现了一个与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异同的文化世界,找到了借以推行改革的精神力量。
西方人体艺术从19世纪末开始对传统的美学观念提出质疑和颠覆。马奈、罗丹、劳特累克、高更等现代派艺术家都用自己创造的人体艺术作品对传统提出了质疑。20世纪以来,西方艺术家以更为大胆的艺术形式表现人体,如立体主义对人体的支解,重组,使人体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形式。现、当代艺术家更以变形、扭曲身体的方式揭示着人处境的荒诞与人性的异化。
二、以人体的表现探究身份
艺术家以身体的表现来探究身份,自我的存在是通过自身的体验来感受,进而感知他人的存在以及差异和压力,从而确定自我身份。身体作为文化动物的载体,投射了文化、宗教、民族、道德、伦理以及权力等方面的痕迹,使得任何表现身体的方式都会带有文化批判的作用,揭示人们的生存状况,引发人们对存在的思考。在表现身体的艺术作品中大量出现了赤裸的形象,赤裸与掩饰揭示了文明演进的冲突,但更多的赤裸形象剥离了肉体的情欲成为形而上的意义,通过隐喻、转喻的方式呈现艺术家的世界观。艺术史中既有以愉悦的方式表现人体的作品,也有表现人体的困境与罪恶的作品,体现对身体的超越而达到精神的救赎。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和后工业化文明后,人的异化逐渐加深,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与孤独,人的处境的荒诞,身体的异化与身份的异化成为令人瞩目的问题。有的作品表现身体的伤害或者污秽,对人们习以为常的审美期待造成冲击,带给人们压迫感与不适感,从而起到振聋发聩的效果,引发人们对人体、身份与处境不同寻常的思考。特别是在女权主义运动之中,身体作为性别的载体而具有强化意识形态的特征,具有更为复杂的含义。米歇尔·福柯认为灵魂是肉体之监狱。在艺术领域,人体也不再仅仅是描画、雕刻的形式与对象,而是艺术创造的画布、画笔、支架和质料,成为艺术家的个人精神、情感和群体观念冲突的角斗场。甚至,身体被确定为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的工具,成为展示复杂的艺术观念的舞台、艺术行动的现场。
1.性与性别
性是人类生命存在的一种本能,性别是依据生理特征对几乎所有的生命活体所作的一种最基本的类别区分。然而,在人类的生活中,性欲性别从来都不是单纯的生理特性的描述,它们总是和某些特定的心理活动联系在一起,和人类的情感、欲望和伦理道德纠缠不清。在艺术领域中,当性别与身份问题相钩连后更是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性的思考和叙述的方式。身份意味着对性与性别关系的自觉,意味着人们在思考和描述性与性别关系的时候,不再是以人的自然的欲求为最基本的思维定势和判断标准,而是自觉地扮演现实中的某一特定的角色,并且经由这一特定的角色来描述和判断。
2.身体的异化与荒诞
卡夫卡在《变形记》中以冷峻而怪诞的“甲虫”形象揭示出在人的异化状态后,它便像其它曾产生过震惊的伟大形象一样,最终被经典化。现代人在震惊之余并未真向卡夫卡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对抗并超越异化。恰恰相反,这个高速运转的时代迫使人们努力地适应着这种异化。人们必须以解构与抹消人性本来的方式,才能在这个世界中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和位置,人只能在各种角色中寄寓自己,即便被这些角色撕碎也在所不惜。人性与角色的错位,构成了亦真亦幻的多重世界。然而,人们对此浑然不觉,他们的意识对外在刺激的防护能力方面,已在高度异化中丧失殆尽,根本无法帮助他们在生活中重建自我形象。
3.身体的痕迹
人类的身体是人类的生命存在的载体,人类身体的运动是生命延续的需要。为了生命的延续,人类工作着、享乐着。然而当代的艺术家们却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身体的另类功用。在这里,身体远离了它作为生命存在的本来面目,演化为艺术家的一种工具,一件对于某些特定的观念来说更具表现力的道具,一个出于艺术表达而非生命存在的需要而进行各种怪异的装扮和承受各种难以忍受的身心摧残的试验之所。身体有我们生命的载体演变为生命的他者,降格为物,自身的生命存在和生命意志都是毫无意义的物。这正是福柯所叫喊的人的死亡的最为深刻的注解。
4.身体与环境及物
赏心悦目、方便实用,这大概是人类对于所处的环境和所使用的器物最本能的需求。现代环境设计艺术和产品设计艺术最根本的目标也在尽最大的努力来满足人们这种日益复杂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然而,在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社会观念日益系统化的现代社会,在对于社会叛逆的追讨,从权力机构演化为社会公众的日常话语的现代社会,人们已经远离了自己内心真实,沦为各种公共观念碎片的集合体。然而,自我丧失的代价并没有换来人类的和谐与安宁,局部的整齐划一和整体的盲目无序,使人类社会变得更加难以预料和危机四伏。这种可怕的悖论让现代人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孤独和恐惧,再好的环境,再美妙的器具都无法将其抹去。敏感的艺术家注意到这种荒谬的存在,他们往往通过对环境和器物与身体关系的重新解读来揭示现实中的这种荒诞性。
三、作为体验的身体
作为体验的身体成为艺术具有私密性和内省性,与艺术家的个人经验息息相关。艺术家体验所达到的深度与厚度也与个人的选择相联系。艺术家是有着丰富情感的人,内心世界十分的敏感,其体验往往是深层的,隐秘的,而体验的所指常常是人生的终极意义,反思自身存在的意义、价值和目的。有众多的艺术家发出了疑问: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生的意义与目的何在?如此的内省是因为个体对于生命在时间之维中的短暂,在空间之维中的渺茫;这种体验超越了人的理性与思辩,是有心灵直觉到身体所处的世界的空旷与孤独。艺术家身受内心与外界的纠缠与冲撞,使其经受痛苦的煎熬。而这样艰难的体验最终积累直至爆发,通过作品的物化或者身体的行为的表达得以释放,完成艺术家自身的升华。但现实世界与内心的交错纠缠仍然会继续,迷惘、焦灼与矛盾也将相伴随。
从自我来说,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生命的脆弱与无助。面对生老病死,面对灾难,自比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实在是脆弱的不堪一击。2、生存的荒诞与挣扎。人的命运往往与社会环境相依,为环境所摆布,在这种摆布中作为个体是苍白无力的、荒诞的,如此人对环境的选择和抗争,才显得异样的挣扎。3、作为无根的文化漂泊者的体验,中华民族文化在近代受西方文明的冲击甚重,相对而成为弱势文明,文化的根源被淡化,从而成为文明的边缘者。在这种文化环境中的个体是漂泊着,文化的根基欠缺着。4、社会群体中个体的牺牲扮演者,个人在群体社会中感受着疏离与压力,个人力量的弱小往往被群体所掩盖,而成为无意义的牺牲者,包括自己对艺术的追求与幻想也难免成为艺术的牺牲品。5、暴力的伤害,无论现实生活中的暴力还是影视图象中的暴力都对人们的视觉、心理带来了伤害;而且影视、网络等媒体中的暴力使大众成为看客,更造成了深层的心灵麻木。
艺术史上对身体的表现可谓层出不穷,当代也有众多的艺术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表现、诠释身体,赋予人体更为复杂的涵义。
(作者单位:孝感学院美术系)
责任编辑: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