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

2009-03-16

中国新闻周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琴科钥匙定价

新书推荐

《荒废集》

陈丹青

广西师大出版社

定价:39元

相较于《退步集》及其“续编”,《荒废集》依然显示作者敏锐多变的观察和视角,还有作者新言路的尝试及对历史与文艺的深层阐述。

《北京的红尘旧梦》

刘东黎

人民文学出版社

定价:33元

北京是一座古老的剧院,台上戏码转换不迭——那些文人丛中的旧闻轶事、政界学界里的陈迹残影,平和之中带有诗意,雍容之中包含智慧。

《中国所有制改革30年》

邹东涛欧阳日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定价:79元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我国的所有制改革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重大课题。本书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了所有制改革的进程、解决的主要矛盾、发展趋势和基本经验。

《对话欧洲——公民社会与启蒙精神》

陈乐民史傅德

三联书店

定价:16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前所长陈乐民与巴黎第八大学欧洲近现代史教授史傅德的对话录。“对话”分启蒙精神和公民社会两大部分。

《莎拉的礼物:母亲经历过的大屠杀岁月》

[美]安·科什那

新星出版社

定价:34元

7个纳粹劳动营、5年奴隶般的劳役,这是作者母亲多年保守着的一个秘密。作者公布7母亲350多封信、相片和一本日记,记录了这段非人的痛苦经历。

一条反动的、忧郁的狗

康慨

这是本奇怪的书,被称之为“科学文艺小说”,里面有自传,有科普,有哲学。左琴科说:“我写这本书是期望它能造福于人。”

巴甫洛夫研究狗,左琴科研究人。巴甫洛夫发现狗会对本来与己无关的光、电或声音信号产生本不该有的唾液反应,左琴科则发现人同样具有这种精神上的反射机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想帮助人们消除这种本不该出现的条件反射,给他们一把“幸福的钥匙”。

他剖析自己:“我就是用做种种实验的狗。”他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回溯童年和青春,寻找像他一洋沉于忧郁不能自拔的艺术家:肖邦、福楼拜、巴尔扎克、涅克拉索夫、果戈理、马雅可夫斯基……总共113则小故事。当他不能如愿找到忧郁的病因时,便继续沿人生的大河前往上游,写出两岁到五岁之间“稚儿的十二则故事”:啄食他奶油面包的公鸡,突然窜出的狗,拴在棍子上的鸟,大人吓唬他,要把他送给乞丐,动物园可怕的大象,萨沙叔叔死了,等等,亦无满意的发现,于是继续回返两岁之前——生命的拂晓阶段,即“日出之前”(这也是《幸福的钥匙》最早发表时的书名)。“悲剧正是在那个时候演出的,这一点我已不再怀疑。”

巴甫洛夫和弗洛伊德先后出现,“我记起了我经常梦见的是老虎走进我的卧室,是叫花子站在大门口乞讨,是我在海里游泳……我梦见不久前上吊而死的叶赛宁走进我的卧室。”

通过巴甫洛夫,左琴科找到了病因,继而开始探索解决之道。

《幸福的钥匙》与政治无关,我也不想把它论述为一部政治作品,它甚至与左琴科赖以成名的讽刺小说大相径庭,当年他名气之大,以至于有工人来信写道:“为什么人们拿怜悯的目光看待没听说过您名字的人?”《幸福的钥匙》只是在讲人的忧郁与幸福,但这两样东西有时恰恰是政治性的。我们知道,有些国家是不允许人民忧郁的,更不允许公开表露忧郁,否则就是攻击社会、挑战制度。你无权忧郁,你的不幸福和不快乐,与宣称人人生来幸福的伟大社会格格不入。你的忧郁是有毒的,具有传染性,可能危害高昂奋进的集体主义。因此,忧郁者与反动分子无异。《幸福的钥匙》在前苏联的杂志《十月》连载到中途便被勒令中止,几年后,左琴科的儿童文学作品《猴子奇遇记》再度触怒了斯大林,导致后者大谈“我为什么不喜欢左琴科这样的人”。苏共中央通过批判左琴科的决议,主管意识形态的日丹诺夫也作报告,对他做出政治定性,斥之为“反动”“敌对”“异己”,甚至以“流氓”“渣滓”和“下流坯”加以人格侮辱,外界一度盛传左琴科已遭枪决。

戴骢先生在译后记里提及,1988年,苏联学者托马谢夫斯基写过一篇左琴科述评,题目叫做《作家一旦吓破了胆也就失去了创作能力》,这句话显然不是形容作家本人的。1954年6月,在列宁格勒作协举行的批斗大会上,左琴科终于愤怒地发出抗议:“你们的宽宏大量……我都不需要了!我的身心已经远远超过了疲惫!我愿意接受任何命运,就是不要现在的命运!”

1958年,在屈辱与贫困中。大作家左琴科死在列宁格勒。

猜你喜欢

琴科钥匙定价
扫地
欢迎选购
欢迎选购
最新出版图书
钥匙和锁
俄判乌女飞行员22年监禁
俄罗斯判乌克兰女飞行员谋杀
钥匙
钥匙失踪记
钥匙与锁的幽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