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中国改编钢琴曲演奏中的几个问题

2009-03-15李文红

飞天 2009年14期
关键词:民族乐器钢琴曲踏板

自赵元任创作的第一首钢琴曲《和平进行曲》问世,中国作曲家们秉着继承和发扬自身传统音乐精髓,吸收和融合外来音乐文化之精华这一宗旨,创作出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曲,其中引用民歌、器乐、古曲的曲调改编的钢琴作品在演奏和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浏阳河》《夕阳箫鼓》等, 演奏中国改编钢琴曲时应力图体现民族的特点,可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学习弹奏这些作品时特别困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不适应作品中五声音调的指法、和声;二是不了解作品的意蕴内涵,把握不住作品的民族风格;三是踏板的运用混乱。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笔者对演奏中国改编钢琴曲的几点想法。

一、演奏技术

在钢琴学习中,我们一直都在学习以西方大小调式为主的基本功训练,目的是解决西方钢琴作品中出现的技术难题。而对于建立在五声调式基础之上的中国钢琴作品中出现的技术要求则难以适应。这就是我们感觉到中国作品不好弹奏的主要原因。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难题呢?那就要进行专门的五声调式的基本功练习。

首先,在学习西方演奏技术的同时,要采用适合中国五声调式特征演奏的手指的机能训练教材。如果说《哈农钢琴练指法》是为学生演奏西方钢琴作品而选用的经典基本功训练教材,那么,黎英海的《五声音调钢琴指法练习》就是为演奏中国钢琴作品而特写的基本功训练教材。这种有中国特色的织体形式的指法练习教材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既可以大致地了解五声调式的基本特征,又可以把握相关音调音阶与琶音的特殊指法,为学生演奏中国五声性音调作品打下扎实的基础,也清除了学生在演奏中国钢琴作品时有可能遇到的技术障碍。

其次,引进、移植中国民族乐器的特殊演奏技法。在演奏由器乐曲改编的中国钢琴作品之前,先要掌握一些民族乐器的演奏方法、音响特点,借鉴其奏法,揣摩在钢琴上如何展现乐器的风采。教育学、心理学的技能迁移理论告诉我们,正确把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引入钢琴的演奏之中,就会形成正迁移,就会对钢琴的演奏技巧有所提高、有所创新,就会丰富钢琴的表现力。比如民族弹拨乐器筝是我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且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在中国钢琴曲运用筝的演奏方法,模仿筝的音质变化甚多。最常用的手法是“拂”“抹”。钢琴曲《绣金匾》第一小节第一拍的后半拍的三个装饰音就是模仿筝“抹”的手法,弹奏时模仿在筝上的演奏动作,手指贴键,浮光掠影般地一抹而过,好像不经意地在键盘上滑动了一下,发出的声音既不破坏原有的旋律线条,又增加了委婉妩媚的色彩。又如,琵琶的演奏技巧同样可以引入钢琴的演奏中。钢琴曲《夕阳箫鼓》的引子的开始处就是模仿琵琶的“滚”“轮”,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夕阳西下的浔阳江头的鼓声齐鸣的场面,拉开了乐曲的序幕。在钢琴上演奏时,要用指尖触键,然后在不知不觉中渐快、渐慢、渐密、渐疏、渐强、渐弱、渐实、渐虚,音与音之间要不留缝隙、痕迹,犹如白居易诗句“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但在钢琴上模仿民族乐器并不是完全再现其民族乐器的音色,而是对民族乐器演奏技能、技巧的扩张和移植,因为钢琴的材质与构造不可能尽善尽美地展现出所有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更多的时候是在于意会、传神,通过对民族乐器的演奏手法与钢琴演奏手法的比较研究,寻求各种乐器间的共性、特质,以达到技能互补、技巧共振之目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中国改编钢琴作品主要采用中国传统的民歌和器乐作品改编,要想演奏好中国改编钢琴作品就要深入地学习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并遵循中国音乐的审美观念来准确地诠释作品,使音乐表演与中国文化相融合,这对于学习西洋乐器的演奏者来说,对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有较高的要求。

(一)中国传统音乐审美的提高

在弹奏中国钢琴作品时,演奏者要有意识地提高对中国钢琴作品意境的理解和神韵的体悟,使音乐审美得到提高。演奏中国民歌和器乐曲改编而成的钢琴曲,首先就要把握音乐中的韵味,即声韵和气韵。

声韵在音乐上表现得十分具体,与演奏有着密切的联系,就像说话时一定要有语气。任何一个国家的音乐都和它的语调有着很大的关系。中国的语言特点是一字多音、多声,一声多韵。在演奏中国乐曲时,如果把所有的音都演奏成为直接了当的音,就不符合“一音多意”的特点。声韵这一问题非常重要,明确这一问题将对演奏好中国改编钢琴作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由湖南民歌改编创作的钢琴曲《浏阳河》主题流畅、朴实而亲切,要将其旋律音调演奏得委婉动听,就要细心体会其中关于声韵的变化,乐句中音与音之间有实有虚,才能使音乐演奏形象而又动人。

气韵常被做为一个词来应用,实际上它们是不同的。“韵”是音乐风格的外部特征,“气”则是在内部蕴含着的。“韵”是通过对每个音乐的基本要素——单个音、节奏、速度、力度,音的长短和音高的细微变化等等来达到。“气”则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它不但实际存在,更是音乐风格特征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气与韵表里相应,只可“混一”,而不可“缺一”。演奏时要把握住“贯气”之感,使音乐保持连贯、委婉的效果。

(二)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的提高

将古典诗词的意韵与钢琴演奏相结合,使乐曲具有别具一格的中国风韵是民族器乐曲改编成钢琴曲的一大特点。例如,钢琴曲《夕阳箫鼓》是由同名琵琶曲改编的,又名《浔阳月夜》《浔阳曲》,这些各种不同名称都含有“浔阳”二字,这与白居易的诗《琵琶行》中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此曲相传为唐代虞世南所作,后定名为《春江花月夜》,并改编成民族管弦乐,音乐语言十分生动和富于表现力。乐曲第五段的慢板(Lento)——水深云际,再现了大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中的“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壮观景色,给人以美的熏陶和享受,体现了中国音乐“音中有诗,诗中有画”的深远意境。我国古代文人追求的是宁静志远、淡薄名利、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和谐的人生观和艺术观。他们借描写景物来抒发自己的心志。对友人亲人的思念,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大好河山的赞美,都是通过诗音画三者的交融展示意境的。

三、踏板的运用

由于中国改编钢琴音乐中传统意义上的五声化与现代意义上的音集化、踏板的使用也与西方钢琴作品有一定的不同之处。

(一)延音踏板的运用

在演奏中国改编钢琴曲时,延音踏板的用法基本由乐曲的旋律与节奏特点、和声的变化以及乐曲色彩的特殊需要来决定。例如储望华改编的钢琴曲《南海渔童》中结尾部分有七小节的音高结构是同构的,就需要全部踩在一个延音踏板内。又如黎英海改编的《夕阳箫鼓》中运用延音踏板模仿了很多中国的民族乐器,如鼓、箫、古筝、琵琶等,使演奏更能表现出琵琶扫弦的效果。

(二)弱音踏板的运用

弱音踏板可以丰富和改变钢琴的音色,更能表现出中国改编钢琴曲中音色与意境的虚实对比。例如《夕阳箫鼓》中的一段音乐左右手是相隔两个八度的平行八度,给人一种空旷的感觉,使音色更加暗淡、柔和,更能表现一种虚无缥缈的意境。

总之,我们只有在一定的演奏技术和音乐文化审美能力全面提高的前提下,才能在演奏中国改编钢琴作品时理解和领悟中国传统音乐所蕴含的美学思想,把握其意境,体现其民族韵味。

【参考文献】

[1]沈洽.音腔论[D].油印本,19 .

[2]赵晓声.钢琴演奏之道[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 23.

(作者简介:李文红,潍坊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民族乐器钢琴曲踏板
某轻客车型离合踏板回位不良研究
夜的钢琴曲(六)
钢琴踏板的基本用法
民族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论钢琴踏板的正确使用
如何培养孩子对民族乐器的兴趣
夜的钢琴曲(二十八)
科技改变生活
漫话中国民间乐器的性格
丰富多彩的民族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