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和命运的悲剧
2009-03-15李银明孔国勇
李银明 孔国勇
《德伯家的苔丝》,描绘了一个纯洁女性的悲剧性毁灭。哈代在小说的副标题中称女主人公为“一个纯洁的女人”,公开地向维多利亚时代虚伪的社会道德挑战。女主人公苔丝是一个农家姑娘,由于家境贫寒,她不得不听从母亲的劝说,跑到地主庄园去做工,被地主少爷亚雷奸污怀着身孕回到家乡。同时在她身上又有着可贵的坚强、自尊和大胆反抗厄运的品格。新婚之夜,向克莱尔讲述了自己以往的遭遇。丈夫的不谅解,幸福的破灭没有打倒她,她毅然地选择独立谋生。在对待亚雷的态度上,苔丝也充分体现了自己的尊严。面对亚雷的引诱,她明确表示厌恶。最后,她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杀死这个毁了她一生的仇人。这一切也导致了苔丝悲剧性的一生,并让她最终走向了毁灭。
一、苔丝悲剧结局的性格因素
(一)与生俱来的纯朴是造成苔丝悲剧的因素之一
苔丝的祖先曾经是显赫富有的贵族,但到19世纪后期,家族衰败,在偶然得知家族背景后,苔丝的父亲为自己的高贵出身而得意,德北太太也为丈夫的出身而自喜。与此相反,苔丝却厌恶父母的庸俗,鄙视这种高贵出身,坚持认为自己是农家的女儿,是自己劳动谋生的,“我本是爹妈养的,我的美貌是我妈给的,她不过是一个挤牛奶的女工罢了”;同时,苔丝坚持姓平庸的德北(Durberfield)姓,而不愿姓高贵的德伯(Durberville)姓;当克莱尔提议苔丝改姓德伯,以提高她身份地位时,苔丝断然拒绝了,以上这些都充分表现出苔丝的质朴、纯真、鄙视门第观念,以劳动为荣的高尚品德。当一家人流落荒野,处于危难之中时,她毅然选择了与亚雷再次同居,但此时她并未因丰裕的物质生活而受到腐蚀,自始至终心中只有克莱尔。为了他,她不惜剪掉自己的眉毛,把脸裹起来,把自己扮成一个丑女。她对克莱尔非常崇拜,认为他是一个完美的男性,是智慧的化身。在苔丝当时所处的19世纪后期,法律禁止男子与死去妻子的姐妹结婚,但她蔑视这一法律,认为这一教规跟她早已毫无关系,所以希望丈夫与妹妹日后能共同生活。
(二)她在反抗传统道德时出现的软弱性也促成了她的悲剧
她在受到世俗舆论、传统道德迫害时,又用这一道德标准来静观自己,认为自己是有罪的。她把自己看作一个罪恶的化身, 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在注意她的情形,不敢抬头见人,她比别人更不能忘记自己的耻辱。苔丝用一张自己织成的道德网把自己束缚起来。其实,她的自我束缚意识是整个社会意识的具体表现。苔丝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个人,必然会形成特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和道德观念,她的思想和行动也必然会受到时代和社会意识的制约。 苔丝认为失身是一种罪恶,这一罪恶长期折磨着、压抑着她。尽管人物性格在悲剧中越来越重要,但导致悲剧结局的决定性力量往往不是性格本身,而是原始形式的命运。苔丝以失去自我为前提,对克莱尔极度崇拜。保守性,加重了苔丝命运的悲剧性。
二、苔丝悲剧的社会制度根源
(一)伪善的宗教
亚雷这个伪善的人物揭露了伪善的宗教。他是依靠商业致富的资产者和暴发户,是一个“肉欲的人”。他设下圈套引诱了苔丝,却利用《圣经》的典故把责任推到苔丝身上。后来他竟然变成了一个劝人行善的牧师。可见,在资本主义社会,宗教只是反动统治阶级麻醉、欺骗和愚弄劳动人民的一种工具。
(二)不公正的法律制度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法律制度都是以维护剥削阶级的利益和承认剥削阶级压迫人民的权力为前提的,是为维护其反动统治服务的。亚雷在乡野称霸,为非作歹,却受到法律的保护,而苔丝却被判处死刑。这正说明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反动性。
(三)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
作品中克莱尔就是资产阶级虚伪道德的体现者,他虽然是个有开明思想的知识分子,但他心理深层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他自己也有过放荡行为,并得到苔丝的原谅,但他却不肯原谅原本无辜的苔丝。资产阶级的印记仍深深地烙在他的灵魂深处:认为身份不一样,道德观念也不一样。他还用传统的贞操观来看待一个女人的纯洁与否,对苔丝没有丝毫的同情,置苔丝于痛苦绝望之中,使苔丝又被迫回到亚雷的身边。克莱尔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虚伪的资产阶级道德把苔丝推向了悲剧的深渊。
三、苔丝命运悲剧的根源和必然性
苔丝的一生完美体现了哈代的宿命论思想。哈代生活的时代和年代正处于社会经济巨大变化时期,由此引起了人们生活的巨大变化,这给哈代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迷惑,当时由于信仰宗教的普遍存在,哈代因此把无法进行科学合理解释的这些情况归结于宿命的安排,并在小说中通过女主人公苔丝体现出来。所以苔丝人物的戏剧性、悲剧性是哈代产生的,她的一生被哈代以宿命论包裹着,以悲观色彩体现出来。因而,苔丝的悲剧是必然的。在作品中,哈代通过设计许多偶然巧合的情节让人想到苔丝的一生都由命运作祟,是命运把她一步步推向悲剧的结局。其实不然,因为偶然性与必然性紧密相连,偶然性是许多社会必然性与自然必然性的交叉点,是必然性的一种反映。生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苔丝,其悲剧命运是社会规律的必然反映。哈代在作品中用一道深不可测的鸿沟暗示了苔丝的悲剧是当时的社会造成的。他通过法律判处苔丝死刑的描写,把主人公毁灭的真正原因从神秘的命运移到了现实世界。可见,导致苔丝悲剧的不是盲目的无从追究责任的命运,而是环境和社会的力量,也是必然的。 如果苦难落在一个生性懦弱的人头上,他逆来顺受地接受了苦难,那就不是真正的悲剧。只有当他表现出坚毅和斗争的时候,才有真正的悲剧,哪怕表现出的仅仅是片刻的省略、激情和灵感,使超越平时的自己。悲剧全在于对灾难的反抗。当不幸和苦难降临时,苔丝仍然做殊死的抗争,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超越它们,显示出超常的精神力量、惊人的生存欲望和抗争精神,把人的生存本质、人的自由意志和生命力提升到超然的高度。虽然命运使纯洁的苔丝被资产阶级虚伪的伦理道德打入深渊,也仍未就此屈服,其悲剧色彩也就更加浓重。
通过对苔丝这一女性悲剧形象的阅读,我们感觉到的已经不仅仅是苔丝悲惨的命运,还有苔丝带来的许多高尚、纯洁的东西,我们对当代新女性形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无论命运会怎样,人性中的高尚和纯洁永远不会灭。哈代以满怀的同情和高度的良知给我们展示了苔丝这一女性悲剧形象。他让我们了解了男权中心社会里妇女的生存状态。而他所塑造的苔丝这一令人心疼和难以忘怀的女性形象,与其说是地域性解读所带给我们的对妇女生存状态的反思,更是启示,对当代的妇女解放运动同样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M].上海:译林出版社,1993,(3).
[2]张中载.托马斯·哈代——思想和创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
[3]刘存波.英美文学史及作品选读一英国部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雷芳.哈佛蓝星双语名著导读一苔丝[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出版,2003.
[5]秦玲.苔丝悲剧的形成原因[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
(作者简介:李银明,河北农业大学教师;孔国勇,河北农业大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