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味语文 “读”占鳌头

2009-03-13张颖丽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4期
关键词:流利朗读课文感情

张颖丽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不再是教师一味地将知识灌给学生,更注重的是学生能从朗读中真正感悟课文的真谛,去享受课文的美感。朗读是能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基础训练,也是开拓思维、提高认识的一条有效途径。

朗读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2年级)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个阶段(3-4年级)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个阶段(5-6年级)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三个阶段的主旨都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层次相当分明。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这三点的确不是很容易,教师必须得运用正确的方法来指导学生朗读。几年的教学下来,我总结了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和情感阅读的几点经验。

●创情境,感悟读

大纲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这句话指出了朗读教学的意义。在朗读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求形式而不求实效的读,忽视了“感情”的激发和培养。但由于多数学生未能真正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抽象的文字未能活化为清晰逼真、鲜灵活泼的艺术形象,难以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感觉语言的感染力,难以真切地体会课文的感情,因而未能真正达到感情朗读的要求。因此,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是有感情朗读的基础和关键。

(一)利用媒体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小学语文界提出“以读为本”的口号,要求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然而学生一遍遍地读,却读不出感情来,更谈不上在朗读中有所感悟、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指导方法还不到位,只是纸上谈兵式地强调要用“高兴、自豪、赞美、愤恨……”的语气来读,而学生根本没有和老师达到共鸣,最终还是不甚明白该怎么读。所以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来指导朗读是一种好方法。

特级教师王文丽在执教《二泉映月》一课时就恰倒好处地运用了媒体手段来指导朗读。由于学生不了解当时阿炳身处的年代,朗读的时候感情没有到位。于是王老师运用多媒体出示了四幅情景画:1.寒冬腊月,天上飘着雪花,阿炳一个人在破旧的家里拉二胡。2.阿炳的眼睛不好,不小心打翻了水果摊,遭到了老板的责骂和捶打。3.阿炳在街上卖艺,受到了其他行乞者的欺负。4.阿炳病倒了,陪伴着他的只有他的妻子。根据这四幅图,先让学生补充说说当时你想象到的情景,想象阿炳的遭遇。当学生说好以后,再让学生回到课文中进行朗读,学生的思绪一下子就进入到阿炳当时生活的时期,情感非常投入,一字一词无不恰到好处,和之前的朗读真是天壤之别。

(二)充当文中角色,指导朗读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让学生充当文中的角色,会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去摹拟原角色的语气,摹拟他的腔调,摹拟他的神态,摹拟他的动作,使朗读绘声绘色。

《假如》是人教版新课标第三册中的一篇课文,是一首诗歌。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诗歌的情感表达有些薄弱。在教学时,我做了这样一个设计:假如你就是冬天里的一棵小树,在风中冷得瑟瑟发抖,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假如你是一只小鸟,孤独地在家里等待妈妈,你会着急吗?假如你是一个失去双腿的孩子,永远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在操场上游戏,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移情体验,分别说说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心情。学生很快地就领悟到其中悲伤焦急的心情,再读课文时,情感得到了升华。

●激兴趣,愉快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产生了兴趣的时候,这就已经为学生更好地朗读铺下了基石。

(一)大家争当小老师

一些学生对于朗读技巧的掌握不够好,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于一些生字、新词及长句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出来确实比较困难。这时我就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我在每教授一篇课文时,都要范读几遍,让学生以听助读,模仿老师的语感,模仿老师的朗读方法,以提高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为了达到朗读的目的,我开始实施“大家争当小老师”的计划,被评选为小老师的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可以给其他学生范读,而且在第二天的早读课上还能充当教师的角色领读课文。对于学生来讲,老师是最值得尊重的,老师这个职业也是他们所崇拜的。因而在选拔的过程中有许多学生都特别积极,对此我又对小老师提出了几点要求:1.读时声音要响亮。2.朗读时口齿清楚,发音标准。3.必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听到要求后马上在座位上自由练读起来,一只只小手举得很高,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经过多次的尝试,读书的兴趣在他们的脑海中已占据了一定的位置。

(二)宽容和鼓励

学生在朗读时往往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当他们读错时,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应该去否定他们、批评他们,而应该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帮助学生找到原因,毕竟我们面对的不是专家学者,而是一群涉世不深、学历很浅的小学生,他们出现错误是必然的。当他们出现错误时,教师应该用鼓励的语言和亲热的动作去帮助他们从失败中走出来,树立起“我一定要读好书”的信心。

●抓重点,理解读

朱作仁先生在谈朗读时指出:“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注意讲解和朗读的有机结合,抓住重点,让学生能进行理解性地朗读。

所谓抓重点就是要抓住一些提示语、关键的词以及描写动作的词等等。在指导《蓝色的树叶》一课的朗读时,我重点指导“吞吞吐吐”、“怕”、“不要”、“小心”等词的语调速度,突出林园园当时不愿意借绿色水彩笔的心情。课文的最后一段,抓住“蓝树叶”、“不由得”等词来理解林园园看到李丽画的蓝树叶后愧疚、后悔的心情。把林园园内疚的心情读出来,使人回味深思。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到了同学之间应互帮互助。

朗读教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从而掌握一定的朗读方法和技巧,提高朗读的水平,让朗读产生无穷的魅力。■

猜你喜欢

流利朗读课文感情
最好的感情
《青铜葵花》选段
感情工作
《水滴的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简析
调节课堂气氛策略探讨
基于能力培养的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不分对错
感情强烈的叹号
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的几点看法
流利口语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