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

2009-03-13牛耀堂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金融危机影响

牛耀堂

摘要:全球金融危机直接冲击着大学生就业市场,使毕业生供需矛盾更加突出,金融危机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出了挑战,造成大学毕业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但同时也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新的机遇。面对金融危机,高校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毕业生树立新的就业观,加快就业信息化建设,为毕业生提供丰富高效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加强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做好特殊群体毕业生的帮扶工作,以应对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关键词: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09)01-0093-03

一、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对我国经济特别是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影响日见凸显。笔者近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郑州大学和黄淮学院4所本科高校的1200名毕业生中就“金融危机对高校毕业生的影响”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经济危机对自己有影响的占56%,基本没影响的占18%,影响很大的占26%;就影响的范围来看,认为在就业方面有影响的占57%,生活方面有影响的占17%;对金融危机关注、非常关注的占60%和32%。从以上数字不难看出,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带来的诸方面影响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社会就业市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和心理素质三个方面。

(一)金融危机直接冲击就业市场,使毕业生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1%左右,特别是经济结构的升级加快,带动了对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高校毕业生的强劲需求,促进了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连续扩招,为更多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促进了教育公平,改进了个人职业发展潜力,促进了我国人力资源水平的整体提升。但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远高于经济增长。据统计,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495万,2008年559万,2009年将达到611万。以河南省为例,2008年高校毕业生32.5万,2009年将达到37万,而河南省每年能提供的有效岗位缺口仅有100万。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经济领域和相关产业受到很大影响,一是经济增长速度趋缓下降,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减弱。国家统计局目前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2008年1~9月份同比增长9.9%,比去年同期回落了2.3个百分点。如果这种局面持续发展,将会进一步影响我国就业增长空间。二是沿海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一些钢铁、服装、纺织加工制造等产业停工、歇业,使得部分农民工失业返乡。三是外资出口型企业出口减速,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部分民营企业用人计划缩水,裁工减员。据2008年《南风窗》报道:“仅珠江三角洲就有250万人失业,农民工占大多数。”以上事实表明,由于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使得大学生就业空间变小、就业难度加大、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数增多,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2008年12月12日~1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沈阳人力资源市场向前来参加大学生专场招聘会的大学生询问求职情况。胡锦涛指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明年我国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无论是高等院校,还是大学毕业生,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就业形势。

(二)金融危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阶段,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教学内容、方法、学生就业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还存在差距。这次金融危机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出了挑战。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指保持工作的能力,包括专业能力与市场能力,专业能力包括知识、技能与态度,知识是专业能力的基础,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操守等态度,是大学生专业能力中的关键。市场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向用人单位展示专业能力的方式以及他们寻找工作的特定环境。为了寻找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大学生必须要了解整个劳动市场,了解职位的职责要求,同时必须改进自己的展示方式,提高展示自我的能力,而大学毕业生的技能、态度和市场能力恰恰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是市场经济最需要而大学毕业生最缺少、最不足的。一些大学毕业生,在技能型就业岗位上竞争不过农民工,就是例证。

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就学校而言,名牌重点大学相对于普通院校,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小一些,就专业而言,财经类、国际金融与贸易、工商管理类的毕业生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大一些。据新闻媒体报道: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对外贸易大学等著名院校,往年毕业生招聘会上门庭若市,而今年也受到了“冷落”,“皇帝的女儿”也愁嫁了。

(三)金融危机造成大学毕业生心理压力过重

据“金融危机对高校毕业生影响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1200名大学毕业生中,金融危机造成心理影响的占20%,担忧找不到工作的占35%,认为对未来发展有影响的占17%。

从以上统计数字不难看出,金融危机造成就业难的严峻形势给一部分大学毕业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具体表现在,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部分毕业生表现出恐慌、迷茫、焦虑、担忧,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心理适应能力差、家庭经济困难、家住经济欠发达区域、依靠父母打工供学费、生活费的毕业生以及一些省辖市地方院校的毕业生心理压力更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金融危机造成就业难的严峻形势认识不足,估计不足。二是择业观、就业观滞后。树立一个正确的就业观是当前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的关键。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许多大学生不能紧跟时代发展而及时转变就业观念。据调查问卷数字显示,有90%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时都选择大中城市,而对于一些小城市的基层单位或县城,很少有人问津,有83%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国家机关、外企、国企、高校,而不愿选择小企业、民营企业和乡镇基层。一部分毕业生好高骛远,择业设计与实际脱钩,理想与现实脱钩,过高地估计自己,没毕业之前总是认为自己干什么都行,但往往实际能力却不尽人意。三是心理素质差,适应能力不强。大学毕业生多是独生子女,条件优越,个性张扬,在家里是“宠儿”,在社会上是“骄子”,一部分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选择,从吃喝到衣物购买都由父母操心、设计,依赖性强,陪读父母屡见不鲜,这部分学生一旦受到挫折便不知所措。

(四)金融危机给大学生就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

挑战与机遇并存,是事物发展的辩证法。金融危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某种机遇。尽管大学生就业还面临着不少困难,解决这些困难可能还需要较长时间,但是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看,大学生就业也面临着一些重大机遇。

大学生不必对就业形势过于悲观。因为我国经济从总体上并没有因为金融危机而发生重大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强劲,2008年前三个季度经济增长还在9.9%以上,全国经济市场运行基本平稳有序,这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了保障。首先,为化解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宏观经济措施,力促经济平稳运行,如最近中央出台了10项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投资4万亿以拉动内需上涨,新增投资44亿用于教育;其次,针对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冲击和影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目前教育等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相关政策,拓展就业领域,疏通就业渠道,为大学生创造更大的就业空间;同时,各高校一方面更加关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市场内涵,正在将就业能力的市场内涵转化为教学创新活动,另一方面,利用学校就业中心的信息网络和校友的人脉资源,举行不同形式的招聘活动,借助讲座、座谈等手段帮助大学生了解职业市场要求,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环境,树立就业信心,改进他们展示专业水平的能力,通过全方位的职业指导与服务,增强就业能力,实现顺利就业。

二、金融危机条件下,实现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在危机中寻求生机,在困境中开拓新的出路,是人生的智慧。基于此,笔者认为,在金融危机的条件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从根本上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第一,高校要把培养大量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教育教学的第一要务,坚持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第二,立足校情,找准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要在知识更新、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等关键环节上下大力气;第三,要增强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大力培育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专业,逐步形成自身的品牌专业;第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第五,掌握知识,积蓄力量,贮存发展后劲。经济史、科技史证明,经济的发展是有周期性的,但是克服经济周期性危机的问题,往往需要依靠科学的力量,知识和科技的力量能够增加人们的需求,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一系列新的变革,从而成为克服困难的更为有力的因素。经济危机并不证明知识无用,反而更加彰显了知识的价值。从这种意义上说,大学生应该努力掌握知识,积蓄力量,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新的就业观

就业是毕业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一步,越是就业形势严峻,越要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要引导大学生客观、理性、辩证地认识就业形势,帮助毕业生解疑释惑、稳定心态;第二,要引导大学生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掌握大学生就业工作主动权[5],科学合理地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恰当分析自己,找准定位,防止“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的极端现象发生,做到先就业,后择业、以就业求生存,以择业谋发展;第三,要形成到基层就业光荣,在基层锻炼成长成才的校园风尚,引导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基层最需要人才,也最能展示人的才华。无数实践证明:凡成就大事业者,必从小事做起,基层是事业的起点,是成才的舞台。第四,要建立宣传、教育、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拓宽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渠道,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好,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健康持续发展。第五,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三)加快就业信息化建设,为毕业生提供丰富、高效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

各高校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就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充分发挥网络在促进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为毕业生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就业信息服务,降低毕业生求职择业成本。要加快实现部门间、高校间、校企间求职招聘信息共享,依托网络开展政策咨询、企业推介、职业培训等多种服务,拓展服务功能,各高校要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通过网络提供个性化、深度信息服务。通过建立多极网络实现就业工作网络化是实现大学生就业工作创新的重要途径,有条件的学校要尽快为供需双方实现远程见面和网上初选提供便利,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进一步完善设施,丰富信息内容,突出网站特色,千方百计收集岗位信息,采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招聘活动形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四)加强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做好特殊群体毕业生帮扶工作

当前,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要重点做好就业政策的宣传和咨询,让毕业生及时全面地了解国家和地方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各高校要根据社会需求和专业特点加强分类指导,针对学生自身情况,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特别要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灾区生源毕业生、残疾毕业生、长线专业毕业生、女毕业生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指导和帮扶工作。要建立就业帮扶机制,实施对口就业服务,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求职技巧上的实际困难,同时对家庭特别困难的毕业生要在求职过程中给予一定的经济援助。对一些心理素质差,心理负担过重的毕业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对一的重点指导、帮扶,并优先推荐就业岗位。

猜你喜欢

大学生就业金融危机影响
公允价值会计的历史沿革及其推动因素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曾荫权谈金融危机中的亚洲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