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均州宗教与民居建筑艺术

2009-03-13黄朝华黄秀丽

武当 2009年3期
关键词:武当山古建筑庄园

黄朝华 黄秀丽

古均州为今湖北省丹江口市的前身。古均州的古建筑与武当山古建筑相为一体,基本上都是明清时代建造的,且与北京故宫建筑手法一致。后来,因为修建丹江口水库,古均州城沉入库底,使得闻名一世的均州古城及均州八大景,只剩龙山古塔一座。但是,在距武当山不远的浪河镇(丹江口市境内),还有保存完好的清末民宅建筑群(现名清末庄园)。它较好地反映了古均州民宅建筑的特征。若把武当山古建筑与浪河清末庄园建筑作以对比,不难看出,武当山古建筑能体现古均州净乐宫的宫殿式建筑艺术特征。而浪河清末庄园则反映了我国南方,即古均州民居建筑流派和风格艺术。

武当山古建筑群

武当山古建筑群,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总体规划宏伟壮观。从原均州城净乐宫到金顶,建筑线长达70余公里,设计者以之为轴线向东西侧发展,俯瞰整个建筑群,似巨龙飞腾。

第二,借景巧妙,选址合理。武当山的宫观庵堂往往是依山傍势,在峰、陀、岩、涧、坡、峦的适当位置,建成若干建筑单元,每个建筑单元规模的大小间距及疏密都恰到好处。有的以小巧取胜,诸如太子殿、赐剑台、梳妆台等;有的以庞大取胜,诸如玉虚宫,南岩宫等,兀落平畴;或以奇险取胜,又如紫禁城,用巨石琢磨对缝,砌在天柱峰的悬崖峭壁间,城周长1500米,城高3.5米,地势险要,气势恢弘。

第三,许多建筑寓道教经典与神话故事于其中。诸如磨针井,它是根据《三宝大有全书》中真武修仙的故事而建。而紫霄宫则取自“紫气东来的故事”。

第四建筑物的结构手法,严格遵从法式之制。武当山保存下来的道教建筑,基本上是明清时代建造的,以明永乐年间居多。这批建筑物的结构,严格遵守法式之规定,具有地地道道的明初皇家建筑之特点,与北京故宫的建筑手法相一致。营造武当山宫观庙庵的设计者及工匠,大多应是奉永乐皇帝之命而来的北京故宫建造者。诸如《法式》规定斗拱要以“材”量之,经测量,金殿仿木村建筑的斗拱,就是按此规格铸造的。因此,这批建物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在武当山庞大的古建筑群里,其中玄岳门建筑代表了我国大型石雕仿木建筑的精髓;铜铸仿木建筑金殿为我国第一例;木结构建筑紫霄宫不仅能体现我国历代宫殿式建筑特征,更能说明古均州宫殿式建筑(净乐宫)的艺术风格。

紫霄宫,在武当山展旗峰下,方位东南向,是武当山八大宫观中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一处道教建筑。宫内主体建筑紫霄殿,是武当山最有代表性的木构建筑,建在三层石台之上,每层台基均围以石雕栏杆,台基前正中及左右两侧均有踏道通向大殿的月台。

紫霄殿顶整体盖有孔雀蓝琉璃瓦,正脊、垂脊和戗脊等,均以黄绿二色为主镂零雕花,装饰题材丰富多彩而华丽,为其它宗教建筑所少见。

清末庄园

民居建筑“清末庄园”,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浪河镇徐家庙村,建于清末民初,经过10年修建完工,建筑面积为118.21平方米,房舍大小有百余间。庄园方位坐西北朝东南,按照中国古代建筑传统方式的布局,分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主体建筑为主人会客、寝居的主要场所,以中轴线依次由正门进入,至前庭、天井、厅堂到后院天井、卧室(寝室),中轴线两侧对称设有配房;附属建筑是为了完善主体建筑的功能而设计的。在庄园主体的两侧,修建有由花园、阁楼和炮楼组成的占地293.4平方米,专门为主人提供休憩与接待客人的场所。面对门庭左侧的炮楼高四层,从第二层至顶屋均设有嘹望孔与枪眼,用以增强庄园的自卫能力。

清代建筑分为三大类,有殿式建筑、大式建筑与小式建筑。主要是根据建筑物主人的社会地位高低,而选用不同的建筑材料。清末庄园为清代传统的“11檩大小式,抬梁式构架”,体现了我国古代“抬梁式木结构”的建筑特征。通过创造多种需要的房屋及平面形式,发挥了以“间”为单位的架构体系之长处。

清末庄园采用清式营造技术,以人为本,按尊卑长幼设计建造房间,白墙青瓦硬山顶(炮楼为四角攒顶),并大量采用雕刻工艺;有砖雕、石雕与木雕。在建筑物柱础、抱鼓、门槛、檐枋、雀替、楼板枋、挑头等部位雕刻有大量的图案,比较集中地运用了清代传统的雕刻手法与技艺,是研究清末古建筑雕刻艺术难得的实物资料。

结语

综上所述,武当山古建筑与清末庄园的建筑形式及风格既有传承关系,也有时代和级别差异。从建筑结构上看,它们都采用了木制框架结构。即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要的结构部分。这种结构,可以使房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满足生产生活及信仰所提出的功能要求。同时,由于房屋的墙壁不负荷重量,门窗设置有极大的灵活性。所不同之处在于,武当山建筑属于宫殿式建筑,即房檐下一束束的“斗拱”是由斗形木块和弓形的横木所构成,纵横交错,逐层向外挑出,形成大小的托座。这种构件既有支承荷载梁架的作用,又有装饰的效果。而清末庄园建筑属于民居建筑,房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直接放在柱上,没有丝毫斗拱的结构。但是,在门槛、檐枋、雀替、楼板枋、挑头等部位雕刻有大量的图案,也都用于装饰。

在建筑特点上,武当山主体建筑都采用了重檐歇山顶(紫霄殿)和重檐庑殿顶(金殿),黄色、孔雀蓝琉璃瓦顶,红墙红柱,白色石雕基杆和台阶,整体建筑呈现出五彩缤纷、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而清末庄园建筑则采用了青色瓦硬山顶(除炮楼为四攒顶)、青色砖墙及木柱,部分墙体有白色装饰,有少量的石雕,整体建筑给人以雅静和美观的视觉效果。

从用途上说,武当建筑为道家所建,所供奉的真武大帝乃皇帝之位。因此,其建筑形式应为皇家的风格,显得高贵、庄重、宏大,又具神圣感。而清末庄园建筑为民家宅居,建筑形式只能为民居风格。其青灰色的整体建筑在青山的衬托下,更显得素静、优雅而美丽,充分展现了它独特而富有魅力的艺术造型。

(责任编辑刘伟)

猜你喜欢

武当山古建筑庄园
传统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与恢复研究
古建筑文物现代防火保护的有效措施
奇怪的庄园
轻轻松松聊汉语:湖北武当山
武当山特区欢欢喜喜过大年
中国古建筑
刍议古建筑保护中的档案工作分析
皱眉人
动物庄园
印度KL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