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滨海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9-03-11嵇克豹徐登浩

绿色科技 2009年1期
关键词:防护林林业体系

高 波 嵇克豹 梁 炜 徐登浩

摘 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作出了贡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带来了契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作新贡献。

关键词: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S7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1-0067-03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推动农村改善环境的根本之策,也是发展农村经济富裕的重要途径。党中央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理解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精神,是推进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作新贡献,是一项关系到滨海争创率先达小康,争当苏北先进县的全局性重要任务。

1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改善了我县的生态环境,培育了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

1.1 建设了绿色屏障,改善了生态环境

经过多年的努力,滨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步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取得了明显成效。44.6公里海岸线基本上全部绿化成林,实现了初步合拢;以流域性的大中型河堤以及绿色通道为主的沿海防护林体系风格保证我县7.26万公顷农田的高产稳产,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1.2 新增致富项目,增加了农民收入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中推行生态经济型发展模式、把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结合起来,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目前有经济林近8万亩,近1.5万亩的桑园,年产蚕茧0.13万吨,总产值2600万元左右;6万亩左右的果园,年产鲜果7.4万吨,干果442.7吨,总产值1亿元左右;活立木蓄积量达180万立方米,总价值4.5亿多元,年增产值近5000万元。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了有效的增收渠道。

1.3 促进了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正是从这一实际出发,坚持城乡联动、总体推进的方针,把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始终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来实施,把城市园林化、农田林网化、通道林荫化、村庄花果化作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途径。实现了城乡互动、优势互补、相互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起到了防御海啸、台风、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作用。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起步发展,是我县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探索实践的前进过程,它为我县的林业建设作出了贡献。20多年的实践,为优化农村发展环境、加快城乡融合、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为我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

首先,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体现了农村的全面发展。以往重视“三农”问题更多只是从经济角度去看待,从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去考虑,对农村公益性事业发展不够,财力分配不合理,造成城乡差别扩大。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无论是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还是对农村公益性事业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前提和必要保障。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地位,维护农村生态安全和保障粮棉丰产丰收的重要作用,决定了没有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其次,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

经过20多年的努力,虽然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的生态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相比,与上级领导要求和全县人民群众要求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一是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生态需求不适应;二是绿化造林的标准不高、发展不快,与我县人民群众对尽快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愿望不适应;三是林分质量不高、结构不够合理,与发挥防护功能和人民生活日益增长对林业物质需求不适应。这就迫切需要我们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更深的层次、更新的领域,加快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步伐。

第三,积极寻求新的结合点。

我们既要正视眼前的困难,更要把握住难得的机遇,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要求,积极寻求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物质基础。通过调整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作的林业生产为布局,优化林业产业结构,理顺林业生产关系,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二是要着眼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优化农村发展和发展空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精神动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尽快完善农村文化设施,促进农村文明发展,推进和谐农村建设。三是要着眼于管理民主、社会监督,促进农村管理稳定与和谐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政治保障。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存经营机制。

3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作新贡献

加快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步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作贡献,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化发展观念引导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从而提高农村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3.1 指导思路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执行县委、县政府的英明决策,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在近二、三年再增3个百分点的奋斗目标,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作新贡献。

3.2 制订规划

搞好规划,在建设目标上要向“高度”拓展。在建设内容上,要向“广度”拓展,把沿海区域造林绿化统筹到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中来,实现结构相对单一的防护林体系,向以基干林带为主导,城镇乡村林网、成片林果等有机配套的多层次结构防护林体系扩展;在建设档次上,要向“美度”拓展,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农田、道路、河流、工厂区、居民区的绿化美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成我县百里海堤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实现从营造防护林向绿化美化城乡、改善人居环境的现代化新农村扩展。(1)总体布局,以海堤、绿色通道、流域性河堤为基干林带;以框圩马路、大中沟渠为主林带;以乡村沟河、路道渠旁为副林带;以条田河为辅助林带;以城市绿化、经济林果、港口公园为嵌点;以村庄绿化、四旁植树为相配套的沿海防护林体系格局。(2)总的目标,到2009年底实现森林覆盖率23%,城市绿化率40%。(3)主要指标:一是宜林荒(滩)地绿化率95%以上;二是林网控制率达100%,其中Ⅰ、Ⅱ级林网控制率达85%以上;三是一、二线海堤绿化率达95%以上;四是高速公路、省道、市(县)道两侧全部建成防护林带,绿化率达100%,乡、村道绿化率达90%以上;五是县、市际流域性河道绿化率达100%,县乡际区域性河道绿化率95%以上,乡村际河堤绿化率达90%以上;三是村庄绿化率达35%以上,农村每家住户四旁植树保存株数人均20株以上;四是市区主干道绿化率25%以上,新建住宅区及其开发区的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

3.3 保障措施

3.3.1 政策支持

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改革的意见》,推进我县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清晰森林资源权属,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流转,发展非公有制林地,鼓励农民、私营业主和社会各种所有制主体,共同投入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千方百计实现林地价值的最大优化,增加农民收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3.2 科技支撑

加快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加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对农民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林业知识和技术的培训,让农民尽快掌握林业知识和林业技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事业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加强病虫害防治,提高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和林产品综合利用率。

3.3.3 法制保障

加强行政执法是依法治林的手段,也是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要严厉打击乱砍滥伐、乱征滥占林地的违法行为,建议调整采伐管理方法,减轻农民林业税费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3.3.4 加强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地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认识,使全县上下形成合力,认识到党中央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代乡的基本途径,是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认识到我县实施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率先达小康,争当苏北林业第一县的目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动员、组织、协调各部门、各方面的力量,积极主动地把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抓好落实,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新贡献。

猜你喜欢

防护林林业体系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洋县林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