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环境新闻的风险写作

2009-03-10王积龙

社会科学研究 2009年1期
关键词:风险

〔摘要〕 环境新闻不同于传统新闻的核心新闻价值在于它要突出风险。风险是一个指向未来的否定性预测,在新闻文本写作中还需要与当前发生的事情相结合,因而风险把过去、现在与未来联系起来。当今的西方环境新闻注重从科技、经济及文化习俗的视角来进行写作,这是因为:技术及其产品因为是功能化的“外在物”而与环境缺少互动;经济因暂时利益的逻辑而很容易掩盖未来风险生产的逻辑;工业与后工业文化因促进消费而缺少反思性,导致现代人生活在文明风险的火山口上。对于发展中国家记者来说,能够识别风险是阻止环境危机发生的第一步,西方国家的环境新闻理念与写作很值得我们深思与借鉴。

〔关键词〕 风险;环境新闻;风险文化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9)01-0190-07

环境新闻不同于传统新闻的核心新闻价值在于它要突出风险。环境新闻之风险是指,环境报道对生态在未来某一时间内会遭受某种危害性结果(人为所致,如技术与文化等)的判断。对于环境记者来说,风险的写作不仅需要立足于新闻事实,而且还需要从理论上来分析,理论指导结合事实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英国社会学家、威尔士大学教授芭芭拉•亚当(Barbara Adam)认为:“风险的本质并不在于它正在发生,而在于它可能发生;风险不仅仅在技术运用的过程中被生产出来,还在潜在危害、危险与威胁的技术敏感中被生产出来。为此,我们不能把风险作为一种外在之物来观察——风险一定是构建的。”〔1〕

当然,亚当并不同意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地去构建风险,她认为:“风险的构建并非建立在自愿想象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我们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去‘构建风险。相反,风险正是在构建的过程中被逐步地揭示出来。风险的建构必须遵循其揭示的逻辑。”〔2〕有鉴于此,环境记者立足报道的具体内容、严格按照“逻辑”来表现风险就显得尤其重要,这个“逻辑”就是科学与环境伦理学所关注的方向。

我国环境新闻写作尚缺乏风险理论的指导,本文对西方环境新闻文本与理论的分析,期待能对学界与业界产生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从科技角度来写风险

自1960年代以来,自然科学家与社会学家(从美国的生物学家卡逊到德国的社会学家贝克)都把环境危机的矛头指向科技——人类发明并用来征服自然及证明其超自然性的工具性装置。卡逊(Rachel Carson)曾经在她的《寂静的春天》结尾部分这样说道:“‘控制自然是一个妄自尊大的产物,是当生物学和哲学还处于低级幼稚阶段的产物”,“这些武器用来对付昆虫之余,现转过来威胁我们整个的大地,这真是我们时代巨大的不幸。”〔3〕由于卡逊在环境新闻方面的特殊地位,她的警告后来成为很多西方环境记者的写作原则,他们的环境风险写作首先对准了科技。

这种风险写作从某一类现象的总体上来考察,并结合比较的方法,这是西方记者的一般性思路。因为风险是跨越时间的,需要把过去和现在、未来联系起来,在展现风险的过程中,写作上常见的手法是对比,包括横向对比与纵向对比,这样既看到过去,又知道现在,还能警醒将来,很容易看出风险所在。2000年前后,西方媒体关于抗生素的讨论较为激烈。1999年,英国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了一则抗生素在动物体内过度使用会导致人类食用者传染的风险分析:

1992年,明尼苏达州只有1.3%的病例是由对多西环素所具有抗性的弯曲菌引起的。到1998年,这个比例增长到10.2%;其中只有一小部分病人曾经服用过多西环素。这是一个相当急剧的增长,研究者认为基本上可以认为这是由农业中抗生素的使用转移到人类的结果。在大批的采样中发现,具有抗性遗传品系的细菌,与从当地食品杂货店出售的多种鸡肉产品里发现的遗传品系相似。在91种鸡肉品种中,有80种带有弯曲菌。这些细菌对环丙沙星这种治疗人类的扩展性胃肠炎所必需的多西环素药物具有抗性。〔4〕

这是典型的科技风险写作。贝克认为:“风险概念扭转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过去已经无力决定现在,决定现在经验行动的判断地位已经被未来所取代;也就是说,被一些尚不存在的、建构的和虚构的东西所取代。我们所讨论和争议的并‘不是现实的东西,而是一些如果我们一意孤行就有可能发生的东西。”〔5〕这种“一意孤行”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在逻辑上有因果关系,故此,通过对比就能够揭露出风险所在。《医学杂志》这篇报道也就是“扭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通过比较来确定风险所在。

为了呈现新闻中表述的风险,西方环境记者往往需要罗列很多详细的数据资料以确定风险(如上例),这种写作风格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科学写作的精神,而往往不同于传统的描述性甚至讲故事为主的写作特征。西方记者这种风格的形成可能受到1960年代卡逊《寂静的春天》的影响。贝克论述风险社会之“风险”时认为:“风险陈述是一种‘数学化道德。作为一种数学计算(概率计算或事件脚本),风险总是直接或者间接地与文化定义或生活是否容忍的标准有关。”〔6〕因此,即使是对技术风险的确认,也不能够缺少“数学计算”,因为这些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与文化或生活的“可容忍标准”有关,从而确立起“风险”。虽然新闻报道面向大众,往往拒绝抽象的数据与概念,然而在涉及到核心科学证明时,环境记者为了摆脱世俗的纠缠,体现科学性,往往不得不列出“数学计算”。卡逊《寂静的春天》所引发的争议,也多亏了其中翔实的数据才能够帮助她打败对手的无理指控。

环境报道中数据是西方新闻记者揭露风险的常用材料。例如很多人对于生物燃料这项新科技的负面影响认识较少,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路易斯•史密斯(Lewis Smith)就是运用数据来揭示生物燃料的风险。他在报道中指出:“油菜籽和玉米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分别比矿物燃料多出70%和50%”;“它(生物燃料气体)作为温室气体的破坏力相当于二氧化碳的296倍”;“化肥中3%到5%的氮转化成了这种气体并释放出去,但此前国际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采用的数据是2%。”〔7〕虽然数字有些枯燥,但作为环境新闻写作,必须突出科学的精确性,往往没有太多的选择。贝克所说的“数学计算”就呈现在这则环境新闻写作当中,用来突出这项技术(即生物燃料)对于气候变暖的风险。

对于2008年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报道,西方环境记者也同样通过技术风险来写污染问题。在任何一种情况下,技术及其创造物一直被环境记者视为风险考察的重要切入点。请看下列报道:

在四川大地震灾区,搭建安置房等重建工作已经正式启动,但地震造成的环境污染却十分严重……

中国环境保护部23日公布,在地震造成的化工厂倒塌中,发生了4起与化学物质泄漏有关的事故……

目前,地震的次生污染正在扩大。在灾区,因为担心爆发传染病,在公路干线和避难所喷洒了大量消毒液。然而,喷洒的消毒液已经过量。四川省政府发出警告说:“有可能在水源附近引起污染,喷洒消毒液时需要注意”这种情况有可能造成新的环境污染。〔8〕

汶川地震时日本环境记者只是根据定势或惯性思维,把科技产品作为一个风险的切入口,指出今后灾区应该注意化学品所带来的环境风险。另一方面,从深层的哲学高度寻求技术风险的原因,这对我们写作环境风险新闻会有很大的帮助。英国威尔士大学社会学教授芭芭拉•亚当在贝克《风险社会——通往另一个现代的路上》一书出版以后就曾经做过深入的哲学探究。她认为技术之所以存在风险是因为:“技术产品是为特定功能而创造出来的,没有认识到生活的网络互联性,它是作为一种‘外来物进入生活世界的。它一旦被塞进了生活环境以后,它们就开始与其网络化环境产生相互作用。一旦这样,科学家也好、工程师也罢,都无可避免地失去了对这些创造物产生后果的控制。”〔9〕像四川汶川这样的大地震,人身处其中都无法抗拒自然力量,人造就出来的技术物——化学产品也会失去控制,成为风险诱因。

英国学者维尼(Brian Wynne)认为人造技术具有无可避免的“非决定性”,这些昂贵的“外来物”的效果以一种不均匀的密度散布在我们的星球上,它造成的风险不仅在空间上扩展,而且在时间上弥散。〔10〕灾难新闻尤其要考虑到技术因素,包括灾难事件本身的技术成因、可能的失控后果等。因此,技术对于环境的风险普遍存在着,应该成为环境新闻记者写作新闻很好的一个视角,无论西方抑或东方,现在还是未来。

二、通过经济视角来写风险

贝克认为:“在风险社会中,我们必须扪心自问:我们希望怎样生活?这就意味着从本性上说,风险陈述只有在一种跨学科的(竞争)关系中才能够破解,因为它们预设对技术知识的洞见,以及对文化的理解和对规范熟悉的程度都是均等的。”〔11〕贝克跳出了技术来谈技术风险,要求从更宽广的视角来看技术风险,为此,他进一步把造成这类风险的批判矛头指向经济,在此之前先批判卵翼这种经济的政治(因为政治是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策源地):“当国家(政策)威胁到其公民的生命与生存时,公民权就是抵抗权”;“也要把(风险的)源泉归咎于那些社会秩序的制造者与保证者,包括商业的、政治的、法律的和科学的秩序,也就是说怀疑那些负责保护公共福祉的人往往就是威胁公共福祉的人” 。〔12〕

在这个系统中,贝克指向最核心的问题——财富(也就是经济利益的追求)。他说:“工业社会反思现代化的主导理念是由两方面来展开的:首先我们可以用财富生产与风险生产为例”;“相对于工业社会内,财富生产的‘逻辑主宰着风险生产的‘逻辑;然而,在风险社会(即反思性的现代化社会——本文作者注)中,这样的关系是倒过来的”。〔13〕按照贝克的观点,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即“财富”)的过程中,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种对环境造成的“风险”往往被追求财富的“逻辑”所掩盖。因此,在环境报道中,记者应该站在“风险社会”的高度,揭示“财富”掩盖下的“风险”。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中心”是多年来被用来衡量主要政策得失的标准。然而,在西方环境记者眼里就存在着风险。西方环境记者多通过这种“财富生产的‘逻辑主宰着风险生产的‘逻辑”来分析问题。下面就是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一个环境记者2007年8月的一篇环境风险分析的报道:

目前,中国环境退化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引起国内外强烈的反响,污染不仅成为中国民众长期的重大负担,也对执政党构成了政治挑战。目前还不清楚中国能否控制可怕的经济毁灭力量。〔14〕

这篇关于中国环境报道的核心新闻价值在于:揭示中国过去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策下给环境所带来的风险。记者写作报道的时候以经济为切入点,从公共健康、大气污染、能源消耗、对其他国家造成的连带污染、水资源短缺等角度,来一一罗列过去发展经济所掩盖了的对于环境所造成的风险。并在报道的最后提到了中国政府最新的政策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这一方面分析了中国过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带来的环境风险,另一方面也解释了中国政府政策转向的原因。

对于经济利益生产出的环境风险,贝克有过追根溯源的论述:“风险生产与分配的‘逻辑,是在财富分配的(由至今的社会理论思想所决定的)‘逻辑上所发展出来的。其核心问题在于现代化的风险及其结果,它们化身于植物、动物以及人类生命那种无法回转的危险上。”〔15〕也就是说,风险之所以被连续不断地生产出来,原因在于“财富分配的‘逻辑”,这种财富的分配是在“植物、动物以及人类生命那种无法回转的危险上”取得的。因此在新闻写作中,对于环境风险的呈现还要追寻这种“财富分配的‘逻辑”,也就是说是谁获得了环境风险为代价的“财富”,这样才能够防止环境风险在丰硕经济成果掩盖下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16〕

西方环境新闻记者往往能够从一些热点问题着手来分析与写作经济成果掩盖下的风险再生产问题。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西方国家媒体纷纷指责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了本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恶化。对此,日本《呼声》月刊2007年11月号刊登了竹村真一的《是全世界在污染中国》一文。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环境风险的责任在谁——也就是谁污染谁的问题,竹村真一这样写道:

第一就是无需多说“越境”污染问题……但产生这些污染的原因之一是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结果,她独自承担了世界范围内相当比例的制造业生产,这一点是不能忽略的。生产基地集中在中国,相应的环境负担也会集中到中国。〔17〕

文章一开始就指出了风险的归属问题:是“全世界污染了中国”,而不是“中国污染了全世界”,因为中国是“世界工厂”。那些责备中国的西方国家其实是环境风险问题的制造者,是经济秩序的既得利益者。他接着指出这些污染给中国带了沉重的环境风险:(正是这些污染物)“喜马拉雅及整个青藏高原地区的冰川消融的势头得以出现……如果冰川消融的势头得不到遏制,10年内全亚洲将可能面临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因此,这篇报道抓住了经济利益掩盖下真正的污染源所在——“财富”利益获得者的西方发达国家乃至整个世界,中国才是真正的环境受害者。

文章把环境风险的责任进行刨根问底以后指出彻底解决问题的出路:“如果现在还要抵制中国产品,把因北京奥运会产生的大气污染和水资源不足问题当作别人家的事不闻不问,那就太不合时宜了。如何把中国问题作为全球性问题平稳地解决,是我们现在必须要面对的课题。”在环境问题的新闻报道中,寻求风险的责任方也就意味着很大程度上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也是新闻写作的真正目的所在。因此,从竹村真一的这篇报道里我们不难发现,沿着利益分配这个线索,透过经济表面现象,很容易找到环境风险的根源所在。

汶川大地震报道中,西方的部分媒体(包括中文媒体)渗透着经济视角来揭示风险的报道。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版就曾刊登过一篇《四川,你会造这样一座碑吗?》的评论。文中指出,地震倒塌房屋中学校居多,主要是因为“豆腐渣工程”:“那一点有限的学校基建资金,经过一些腐败的负责人和偷工减料的承包商的克扣,又大大缩了水”;也就是腐败的负责人与承包商之间“财富生产的逻辑掩盖了风险生产的逻辑”。因此,作者“建议四川在灾后建造一座名为‘永不的纪念碑,其含义有二:永不忘记已经发生的这些悲剧;永不让这样的悲剧以后再发生” 。〔18〕就是要通过这个纪念碑来警醒后人,不要为了不法金钱生产而掩盖了风险的生产。

然而,经济利益的风险远远不止于此,它的表现形态会比环境记者或者媒体受众所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当有些环境风险发生时,人们可能会更多地同情造成环境风险的人而不是所受到伤害的环境;记者也许会在新闻报道中转向人类中心主义的人文关怀,而忽视了对风险的认知。对于此,贝克警告:“忽略那些反正不会认知的风险,其实就是风险或危险之所以会开花、成长、繁茂而依附的政治与文化土壤。”〔19〕故此,西方环境记者写作这类风险的时候是相当谨慎的,注意从经济角度去探求环境风险的根源,因为这样才能够真正找到环境风险的根源,从而促使问题得到解决。

非洲、东南亚地区的类人猿、黑猩猩在急剧减少,西方记者到达非洲卢旺达与东南亚采访时发现,这些类人猿其实都是由当地的农民捕捉或者杀害的,然而环境记者很难在新闻报道里谴责这些杀害类人猿的农民,因为他们完全依赖自然经济为生,黑猩猩、大猩猩的肉几乎是他们维持最低生存的唯一经济来源。美国《新闻周刊》的环境记者罗恩(Ron Moreau)在采访了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洲中部情况后这样写道:

在狗的配合下,农民用大砍刀砍,尖棍戳,杀死了母猩猩,小猩猩被抓住……每只以100美元的价格作为宠物待售,或准备卖给野生生物的商贩,死去的母猩猩被剥皮后吃掉。〔20〕

这篇报道所描绘的黑猩猩被捕杀的场面是相当血腥的,同时也侧面刻画了与这些黑猩猩命运相连的印尼农民的生活——充满无奈。对于这类风险责任的刨根问底,伦敦大学古德史密斯学院的社会学教授斯科特•拉什(Scott Lash)就警告说:“他们(责问风险的人)认为有组织的不负责任是次要的。真正重要的是,那些认同不同风险文化的个人不是先去发现风险,再来推定归咎于谁。相反,这些人总是先找到他们想归咎的社会群体,再由此推定应该关注哪些风险。”〔21〕拉什所强调的风险归咎逻辑应该是先发现风险,再推理归咎责任,而不是相反。一些西方环境新闻记者在此方面严格按照这种推理进行写作,这样报道环境问题,也就很容易找出解决风险的途径。同样是黑猩猩保护,1997年美国《新闻周刊》报道后,1998年美国《新科学家》杂志很快在非洲找到了保护大猩猩的办法:

在乌干达难以穿越的Bwindi原始森林……在1995年它是全球剩余650只山地大猩猩中300只的家园……最近进行的一项实验研究表明生态旅游是如何起到(保护大猩猩)作用的……如果说维持一个乌干达6口之家每年需要526美元,村社的这笔额外收入代表了一大笔银子,从而刺激了村民保护能够创收的大猩猩的激情。实际上,这些人因为维护公园的工作而得到了大猩猩付给的报酬。〔22〕

把环境风险责任归咎于他人然后再去寻求解决途径,这无异于缘木而求鱼。正是记者把大猩猩被捕杀的责任归咎于造成饥饿农民的社会,才有可能出现为了解决农民的生存而建立起大猩猩保护公园的生态旅游,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大猩猩被灭绝的风险。环境记者写作时一定要能够发现风险的根源所在,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

贝克在《风险社会》中指出:“风险工业都迁移到工资低廉的国家。这绝非意外,因为在绝对贫困与绝对风险之间存在着一个系统性相互拉扯的吸引力。”〔23〕因此在那些解决不了生存问题的国家里,人为了基本的生存而被迫造成环境风险,环境新闻记者写作时不能够仅仅把责任归咎于饥饿中的人,而应该从“系统上”找出风险的责任所在。从这个角度来说,经济利益生产出的环境风险往往还要求诸于社会复杂的“系统性”。

三、通过文化习俗来写风险

文化的风险写作不同于上述各类实体物的写作,它往往包含的是置身于人的思想意识中的一种理念。在环境新闻报道中,它更多地表现为人脑中的一种有意识或潜意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意识是通过长期生活或文化传统所形成的。贝克认为:“(造成风险的)第一个源泉与生存的普世价值之文化重要性有关。”〔24〕斯科特•拉什教授诠释风险文化时认为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文化是以工业为核心、为工业化服务的制度性、秩序性、规范化与功利性的问题文化,缺少反思性;与之相对,“风险文化”则是非制度性、反制度性、水平分布、非功利性、反思性、非决定性背景下建立的共同体,并可以识别环境风险和其他风险。〔25〕因此,风险文化是作为工业社会或者缺少反思性的现代社会的对立物,并为了纠正这些错误而推出的。

环境灾难的危机处理是揭示风险文化的集中入口,因为人的错误认识与生活方式会有对环境或人造成伤害之风险。汶川大地震报道中,《华盛顿邮报》就揭示环境灾难状况下的一些错误认知,就风险文化来说,这又是生活常识性的浅层结构,是风险文化的起点。

地震发生后,“挤压综合症”是仅次于建筑物坍塌导致的外伤的第二大死亡杀手,不过如果得到及时正确的救治,许多人可以保命……

这种损害经常是在幸存者被解救出来以后才开始的。在被挖掘出来之前,压在伤者身上的瓦砾起着止血带的作用,有效地让血液循环不经过受压部位(多半是腿部)。

埋在瓦砾下时,伤者相对是安全的。当压迫身体的东西被移走时,血液会进入肌肉组织,这时麻烦就来了。对于压在废墟里的幸存者来说,成功的救援往往意味着危险的开始,而不是终结。〔26〕

对于风险文化的写作,更多与工业或后工业社会有关,不仅仅停留在像四川汶川大地震灾难环境里的常识认知上,风险文化还有深层次原因。拉什认为:“风险社会的概念和反思现代化假设了一个从传统转向简单现代性,最终转向反思现代性的三个阶段变动序列”。也就是说,按照拉什的观点,从传统的封建生产关系转向工业资本主义是现代化的第一阶段,这个阶段虽然进行了工业化,但是缺少反思,社会风险重重;最后工业社会要转向反思性的现代社会,这种具有反思性、能够纠错的社会才是真正的现代性,人类社会需要经历这样三个阶段。其中,“在反思现代性阶段(指风险文化里),取代了共同体和传统秩序的社会的主宰地位正受到来自全球地理、日常生活的文化熏陶,和信息化以及社会规范合法性降低的挑战。”〔27〕拉什这里所说的“传统秩序”、“社会规范”其实就是指称能够带来环境风险的旧有文化,而“挑战”这些“传统秩序”的是“风险文化”,因旧有“社会规范”“合法性降低”,“风险文化”取代“传统秩序”是环境新闻中突出风险的又一重点部分,这也成为美国这样的西方媒体环境新闻的一个卖点。〔28〕

在环境新闻的写作中,文化总是和人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视角可以从单一的社会基础细胞——家庭,一直延续到整个社会。在贝克看来,风险的最基础部分在于家庭。他在《风险社会》一书中,通过对“玫瑰战争”的分析,解读最基础的社会细胞——家庭文化的变革,指出自我中心主义使得传统婚姻分崩离析。在环境新闻写作的过程中,家庭的文化变革往往牵涉到整个社会,社会的种种风险文化往往经过对家庭的放大找到根本的原因。因此,家庭文化的变革也是西方环境记者写作新闻的切入点。请看以下这篇法新社新闻:

在2001年至2005年期间,研究人员在美国调查了3283个家庭,他们发现在离异的家庭中,登记在册的人均占有房间数量增加了61%,而已婚家庭人均占有房间仅增加了6%。

这项研究表明,“由于人均消耗上升,离异家庭的单个人可能会产生更多的废物、废水,以及温室气体等废气,从而导致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全球环境变化”。〔29〕

这个环境新闻的写作从后工业社会的家庭文化着手,逐渐推导出这种家庭文化的变革所造成的对资源、环境所产生的风险。写作的思路是从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家庭文化变革开始,以人的生物性需求作为一个侧面,逐步得出这种文化变革所产生的环境风险,值得读者深思。因为人类中心主义者往往从女权、孩子教育、经济利益等角度来分析离婚的后果;而环境中心主义者却把婚姻文化的变革纳入到生态整体中来考察,并确定风险。因此,环境新闻的风险文化写作,个体或者家庭是一个很好的视角。

作为环境新闻之风险文化写作,也可以对准一个群体或者一个社会特定人群的文化或者心理来进行,表现“传统秩序”或文化对于环境的风险。其实,风险文化是对“传统秩序”或潜藏其下的文化心理的一种纠正,具有反思性。拉什教授认为:“风险文化是合理的(虽然并不是理性主义的)和反思的共同体:是在风险的制度性的非决定性背景下建立的共同体,并可以识别环境风险和其他风险”〔30〕。在拉什看来,“反思性判断其实就是风险文化的核心”,这种“反思性”判断不仅仅包括精神的和思考的概念化,同时还包括对鉴赏力之情感的、身体的和习惯性的理解。〔31〕

因此,在拉什的风险文化的概念里,精神、心理、理解等精神现象都纳入了考察的范围。西方环境记者把文化深层的结构——精神与心理也纳入到风险文化的考察中来,用以确定文化对环境造成的风险。这一点对于东方的环境记者很有启迪,因为我们往往观察到的是表面的行为,很少注重心理。下面来看英国《泰晤士报》网站相关环境报道的风险写作:

耸人听闻的气候变化报道也许会令环境学家感到揪心,但大多数人对此不闻不问。……人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本性,我们往往会让自己相信,只要其他人都不担心,也就一切正常。

约翰•达利做了一个试验。他邀请一批大学生坐在房间里填写问卷,当烟雾从通风口进入房间时,所有事先安排好的“其他人”都对此视而不见,镇定自若地继续填写问卷。90%的人会模仿他们,哪怕烟雾已经到了浓得无法写字甚至咳嗽的地步。但如果让一个试验对象单独坐在房间里,一旦遇到相同的事情,几乎所有人都会报道紧急情况。这是一项令人吃惊的发现:其他人的无动于衷会让我们低估自身安全受到的威胁。〔32〕

这个环境报道先从人类的心理层次上来研究风险,这种植根于人类内心深处的精神现象对研究风险文化很有帮助,也很具有价值,它让读者看到了人类文化心理中令人吃惊的一面,这也正是造成我们对周围环境危害无多少人过问的文化与心理层面上的主要原因。从环境新闻文本诞生以来,一直保持着这种心理层面的风险性的特点。〔33〕记者卡米拉(Camilla Cavendish)从这种心理层面进一步写下去:“尽管绿色组织不断呼吁,我们仍在找借口逃避;我们把问题归咎于印度、中国或是大企业”。

既然风险文化是对工业社会文化不负责任的一种纠正,那么,“通过符号和空间经济的数字化计算机组织,同时也通过其文化政策的元规范(meta瞨egulation),风险文化系统地将风险预先解决并‘确保了未来”〔34〕。因此,作为这一类文化风险的分析,需要找到出路,也就是通过风险文化对工业文化或传统文化的纠正,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记者卡米拉这样写作新闻的结尾:

烟雾正从通风口涌进来。如果有足够的人开始谈论烟雾,也许其他人就会看到它;如果有足够的人采取行动,其他人也许就会模仿,因为这似乎是人的本性。〔35〕

作为环境新闻的写作,谈论传统文化与工业文化的纠正路径往往是重要一环,这里就需要表现风险文化。风险文化从哪里来?“在贝克看来,风险的社会相互作用中最主要的是应对工业化技术导致的风险的环保运动”〔36〕。其实这样就把环保思想及其倡导的文化重要性突现出来,也把科学家放在了关键的地位。为此,环境记者在写作新闻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多多学习,另一方面也要向环保专家、生态科学家多多请教。这些都是风险文化的重要来源。

拉什认为风险文化属于“亚政治团体”,也就是说它和政治有一定区隔,但又不能完全分开。其实这里是强调风险文化不受政治利益的干扰。然而,在风险文化的倡导过程中却往往需要政治在其中发挥作用,因为政治属于上层建筑,在社会结构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作为环境新闻记者,在写作风险文化的时候,往往需要从政治或者它的某个切入口来进行考察,对一些新政策进行评价,对生活进行观察与分析。下面看一则美国《芝加哥论坛报》商业新闻首席记者戴维•格雷辛(David Greising)关于中国政府减排的报道:

在北京,中央政府正在大力执行一项前所未有的计划,对全国的一些公司实行强制性的能源和排放限制。……

中国希望到2010年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10%。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如果成功,那会对全球环境产生真正的影响。……

加利福尼亚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研究中国排放政策的专家林恩•普赖斯说:“他们也许只能达到一半的目标。那也是了不起的”。〔37〕

早在邓小平时期,中国把“发展是硬道理”放在第一位,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现今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已经是中国政府与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全球不断变暖的今天,这种文化对环境的维护是有风险的。为此,要倡导风险文化仅仅靠媒体的推动还是不足够的,还需要借助政治的力量来强制完成,以从上到下建立一种风险文化的角度来看政治的介入是必要的。《芝加哥论坛报》对于中国环境报道写作的整体思路就是沿着这样的逻辑展开的。

风险文化的着力点在于对未来风险的预知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责任的分担,它涉及到人类活动中的各个方面,是对工业社会造成风险的一种纠正。按照拉什教授的观点,“预料后风险文化不再把技术当作一种技术发展的未果来处理”,因此风险文化是“反思性”的、具有较为全面的现代化;“风险的制造者、应急部门的技术科学家和技术艺术家将处于更中心的位置”。从这些角度讲,“这些社会相互作用和集体组织的运作将不再是基于对其他人未预料后果的反应,而是主要是自身风险责任后果的承担”。如果那样,“我们需要开始对风险社会告别了”。〔38〕因此,以上西方环境记者写作的诸多角度都是环境新闻写作风险的着力点与逻辑思路。

四、结论

西方环境新闻并不把科技作为万能之物,相反科技被认为是现代工业社会生态危机的制造者;西方把发展经济带来的暂时利益与掩藏着的未来风险区别开来;把目前已经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文化价值取向与未来的风险生产联系起来;这对于热衷科技万能与经济第一的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启示,对于满足现存舒适的消费文化生活方式的人是一种警醒,因为我们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发展中国家因为生存压力而必须把经济与科技发展放在第一位,但缺少反思性的现代化对环境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压力与牺牲,也制造了未来重重的风险。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记者来说,能够识别风险是阻止环境危机发生的第一步,西方国家的环境新闻理念与写作很值得我们深思与借鉴。

〔参考文献〕

〔1〕〔2〕〔9〕Barbara Adam and Loost Van Loon, “Introduction: Repositioning Risk; the Challenge for Social Theory”, in (eds) Barbara Adam, Ulrich Beck, 玊he Risk Society and Beyond, Critical Issues for Social Theory, SAGE.2000. pp.2-3,p.3,p.6.

〔3〕Carson, Rachel. 玈ilent Spring, Boston: Houghton Miffln, 1962, p.297.

〔4〕B.P. Johnson, K.A. Moore and M.T. Osterholm, “Quinolone-resistant Campylobacter jejuni Infections in Minnesota, 1992-1998”, 玊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40(20), 1999: p.152.

〔5〕〔6〕〔11〕〔12〕Ulrich Beck, “Risk Society Revisited: Theory, Politics and Research Programmes”, in (eds) Barbara Adam, Ulrich Beck, 玊he Risk Society and Beyond, Critical Issues for Social Theory, p.214, p.214 ,p.215, p.214.

〔7〕Lewis Smith ,“Biofuels Produce More Greenhouse Gases Than Oil and Gasoline”, 玊hames, September 22th, 2007.

〔8〕地震次生环境污染〔N〕.读卖新闻,2008-05-26;参考消息,2008-05-27.

〔10〕Brian Wynne,“May the Sheep Safely Graze? A Reflexive View of the Expert-Lay Knowledge Divide”, in S.Lash, B. Szerszynski and B. Wynne(eds), 玆isk, Environment and Modernity. SAGE, 1996, p.45.

〔13〕〔15〕〔19〕〔23〕Ulrich Beck, 玆isk Society: Towards a New Modernity. SAGE, 1992, p.8, p.9, p.51,p.36.

〔14〕“As China Rises, Pollution Soars”,E-article of 獻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from www.iht.com, August 25.

〔16〕王积龙.美国环境新闻的社会控制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3).

〔17〕竹村真一.世界中が中国を汚している,月刊誌玍oice,2007年11月10発売号,p.114.

〔18〕丁学良.四川,你会造这样一座碑吗?〔N〕.金融时报 (中文版),2008-05-19.

〔20〕Ron Moreau, “A Shove Toward Extinction”, 玁ewsweek, December 8, 1997.

〔21〕〔24〕〔25〕〔27〕〔30〕〔34〕〔36〕〔38〕Scott Lash, “Risk Culture”, in (eds) Barbara Adam, Ulrich Beck, 玊he Risk Society and Beyond, Critical Issues for Social Theory, p.51, p.251, pp.47-62, pp.47-62, pp.47-62, pp.47-62, pp.47-62,pp.47-62.

〔22〕John Blatchford, “Apes and Gorillas Are People Too”, 玁ew Scientist, January 24, 1998, p.37.

〔26〕“Rescue Can Bring Quake Victims New Danger”, washingtonpost.com, May 17, 2008.

〔28〕王积龙.美国媒体如何报道汶川大地震?——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10):198.

〔29〕AFP. Washington: “Divorce Bad for Environment”, from www.news.com.au, November 3, 2007.

〔31〕Scott Lash, “Reflexivity and its Doubles-Structure Aesthetics Community”, in Ulrich Beck, 玆eflexive Modernization. Cambridge: Polity, 1994, pp. 73-110.

〔32〕〔35〕Camilla Cavendish, “Wake up and smell the smoke of disaster”, 玊imes Online, from www.timesonline .co.uk. November 8, 2007.

〔33〕王积龙.美国环境新闻的滥觞与诞生期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7):169.

〔37〕David Greising, “China Takes Aim at Smoggy Skies”, from chicagotribune.com, September 24, 2007.

(责任编辑:尹 富)

猜你喜欢

风险
预付账款的管理及风险防控措施探究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策略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和监管问题研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